学术投稿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36例康复护理回顾性分析

姜洋

关键词:康复护理, 高血压, 脑出血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中术后康复护理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综合康复护理,改善了患者的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吞咽功能等,其中治愈20例,好转13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积极开展综合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精密过滤输液器对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采用SYQ-系列,以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材料,过滤器过滤介质孔径小于等于3.0μm的天津哈娜好医材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带配套自用静脉输液针)对静脉输注的化疗药液进行净化处理,减少对局部血管的刺激,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保证化疗顺利进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 对100例临床肿瘤化疗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采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和临床常用的普通输液器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输注疼痛和静脉炎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示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可有效减少输注疼痛和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陈黎黎;王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妇女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的相关因素

    目的 调查妇女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的发病状况,探讨其相关因素,为妇女的健康保健工作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对2008年10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检查的1600例妇女患者进行调查问卷.结果 调查的1600例妇女中,有96例妇女患乳腺疾病,发病率为6.00%,其中乳腺癌8例,乳腺增生88例,发病率依次为0.50%、5.50%.结论 乳腺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尤其是乳腺增生和乳腺癌,严重威胁妇女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因此,在生活中应切实加强乳腺疾病的预防工作,尽量避免各种诱因的影响,切实保障女性安全.

    作者:夏重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胃镜检查当中对病患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20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取80例病患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0人进行探讨.结果 经过优质护理的病患,其进行镜检的成功率、满意度等问题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差异,即P<0.01.结论 病患进行胃镜检查之前,给予病患优质护理,能够提高病患镜检的成功率、提高病患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增强患者与护理人员的情感沟通,有利于护士地位的提高和社会的认可.

    作者:王云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患者右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法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右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7月-2010年12月226例实施右颈内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护理的重要性.结果 226例患者当中出现9例导管感染情况,2例患者穿刺口发生渗血,3例患者导管被堵塞,通过及时正确处理,导管恢复正常.结论 加强血液透析时右颈内静脉置管护理工作,可以降低患者痛苦,减少医用花费,提高患者治愈几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翠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青少年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青少年风湿病的血液检验情况.方法 对我院2009年2月到2011年2月所收治的青少年风湿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对比除红细胞压积没有明显差异,免疫学各项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健康对比组相比均较高.结论 血液检验是及时确诊及时治疗青少年风湿的重要方法.

    作者:潘高茂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不同清洗方法对供应室器械的清洗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清洗方法对供应室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 将400件中等污染程度的金属类器械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中的200件器械先在含氯的消毒液中浸泡,之后采用多酶清洗剂人工浸泡清洗.对照组中的200件器械常规在含氯的消毒液中浸泡进行人工清洗.清洗完成后对两组器械随机抽样调查器械残留污染和洁净度的情况.结果 加用多酶清洗剂进行清洗的器械其洁净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整体清洗效果好于对照租.结论 供应室内使用加酶清洗剂对器械的清洗效果更加理想,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陈良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前牙修复中烤瓷冠粘结前排龈线排龈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前牙修复中烤瓷冠粘结前排龈线排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84颗牙)需行前牙烤瓷冠修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分成2组,均在牙体制备及取印模时采用排龈线排龈,对照组予以直接粘连,而观察组则予以烤瓷冠粘结前排龈线排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 对照组1个月发生牙龈变色的为19.5%,发生牙龈炎的为17.1%,发生牙周炎的为2.4%,而对应的观察组则为6.9%、4.6%和0;6个月后发生对照组牙龈变色的为31.7%,发生牙龈炎的为26.8%,发生牙周炎的为9.7%,而对应的观察组则为11.6%、9.3%和0.以上情况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牙修复中运用烤瓷冠粘结前排龈线排龈,可明显降低牙周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邱玉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咪达唑仑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效果.方法 患者取左侧卧位,开放右上肢静脉通道,乳酸钠林格液匀速输注,麻醉前2min开始鼻导管给氧,流量2-5L/min,至胃镜检查结束,监测呼吸、血压、心率、SpO2.A组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5ug;B组静脉注射1mg的咪达唑仑与5ug芬太尼,以后每次追加舒芬太尼5ug,每次给药间隔5-10min.待睫毛反射消失后插入胃镜检查.结果 胃镜经咽时、镜检时和镜检后5min两组血液动力学变化,A组在胃镜经咽时、镜检时HR较B组明显增快;A组患者MAP明显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SpO2(%)术中无明显变化.B组与A组的不良反应之间的比较,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镜检查成功率100%,术后患者满意程度达100%.结论 咪达唑仑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能更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呼吸、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性,确保安全,也可有效减少或减轻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检查和治疗的痛苦.无痛胃镜技术拥有无痛苦、创伤小、时间短、更精准等优势,缓解了胃肠病患者做胃镜检查时的疼痛与不适,使检查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使检查和治疗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苗荷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产后出血25例护理分析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出生24小时内产妇出血量超过500ml者,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我国产后出血近年来一直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这一情况更加突出.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测量和收集出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实际发病率更高.及早预防和制定正确的治疗、护理方案,才能成功地控制产后出血.现将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成功护理的25例产后出血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8例,25例产后有出血事件发生.其中年龄22-44岁,平均(32.5±3.1)岁.10例为经产妇,15例为初产妇,500ml-1450ml出血量,平均(618.8±4.5)ml.21例孕龄>37周,4例为28-37周;妊娠合并疾病包括剖宫产者6例,重度先兆子痫5例,胎盘早剥3例.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出血12例,胎盘因素8例,软产道损伤4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

    作者:姜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血糖高渗状态病例分析

    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是体内胰岛素相对缺乏致血糖增高,并进一步引起脱水,终导致严重的高渗状态.现分析我院2001-2012年收治HHS患者临床资料如下:1 一般资料1.1 病例特点 30例,其中男患18例,女患12例,年龄均≥60岁.16例既往未诊断过糖尿病,14例患糖尿病.入院时处于昏迷状态20例,意识模糊10例;12例有恶心、呕吐、低血压症状.诱发因素:感染19例,脑血管意外5例,6例因腹泻、呕吐引起.

    作者:隋洪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眼球摘除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及效果

    目的 观察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眼球摘除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64例眼球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手术前、后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积分、焦虑积分变化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相比较焦虑积分均明显好转,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焦虑积分、疼痛积分、住院天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对眼球摘除术患者有重要意义,应该常规进行心理护理.

    作者:周薇;马东萍;岳丽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中西医护理研究进展

    中风偏瘫也被叫做半身不遂,是指一侧肢体不能自己控制活动,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偏瘫病人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不知、疼痛不觉等.患中风后,大部分患者都遗留偏瘫,不仅由于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对中风偏瘫康复训练的中西医护理研究日益增多.给予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和中西医护理,能够恢复肢体的部分功能,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蔡丽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对口腔外科颌面部损伤的分析探讨

    目的 对造成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原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评价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89例颌面部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结果 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人数占住院总人数的29.1%.男女比例为9.11:1.年龄段在20-41岁为发病高峰.交通事故成主要原因,在发生颌面损伤中接近一半发生骨折,在骨折中主要以下颌骨骨折为常见,而颅脑外伤是颌面骨折中常见的并发性反应.结论 男性青壮年成为颌面损伤高发人群,交通事故是颌面部损伤的主要原因,常造成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并可合并颅脑外伤.

    作者:董慧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电子病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的不断深化、发展,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医疗领域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目前我国一些医院实施了电子病历的管理,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电子病历在我国医疗领域获得更大的发展,需要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以及计算机软件研发人士共同努力来实现.

    作者:张冰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关于儿童有机磷经皮肤吸收中毒误诊的分析

    根据我科多年来有机磷中毒的病例分析,经皮肤吸收者占有70%,经消化道吸收者占30%,其中有意口服者占10%,误服者占20%.故一半以上儿童有机磷中毒为皮肤吸收中毒.皮肤吸收中毒因缺乏主诉,病史隐匿不详,且潜伏期长,起病缓慢,并有突然加重的特点,往往造成误诊,延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现将我科多年来收治的有机磷中毒误诊病例分析如下,与大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1 临床资料例1:患儿女,3个月,因咳嗽、呼吸困难3天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3°C,脉搏120次/分,呼吸40次/分.神志清,精神差,面色苍白,大汗,口唇轻度发绀,双肺充满中小水泡音,心音低钝,肝脾未触及.初步诊断:婴幼儿肺炎.予以吸氧,抗感染及对症治疗.

    作者:张钧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CD133/prominin-1分子的研究进展

    CD133/ prominin-1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的表面标志物.近年来研究发现,CD133也在多种实体肿瘤的肿瘤干细胞中表达,在体内发挥着多种生物学作用.本文从CD133的分子结构、与肿瘤的关系,以及其在外伤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等几方面论述了CD133分子的生物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王晓婷;于娜;全金梅;张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对分娩镇痛的效果比较

    目的 研究分析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对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镇痛的产妇,选取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I组采用0.1%罗哌卡因复合0.2ug/ml舒芬太尼,Ⅱ组采用0.1%罗哌卡因复合0.4ug/ml舒芬太尼,Ⅲ组给予0.1%罗哌卡因复合0.6ug/ml舒芬太尼,观察对比三组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Ⅱ组和Ⅲ组产妇的镇痛效果高于I组产妇,p<0.05;I组镇痛起效时间较长,与其他两组比较,p<0.05;Ⅲ组产妇缩宫素使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等高于I组与Ⅱ组,p<0.05.结论 采用0.4ug/ml舒芬太尼复合0.1%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较好,能够保证产妇镇痛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作者:章春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加强健康教育的效果护理

    目的 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护理后的效果.方法 将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吸氧、心理、体位等的护理.实验组在应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护理方案.将两组的复发率及发病率对比.结果 实验组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患者健康恢复.

    作者:谌建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麻醉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到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无痛人流患者102例,随机将这102例无痛人流患者分成观察组51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麻醉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经分组护理后,观察组效果优的20例,效果良的29例,效果差的2例,效果优良率为96.08%;对照组效果优的9例,效果良的32例,效果差的10例,效果优良率为80.39%.观察组的效果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c2=12.1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无痛人流患者在常规麻醉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可显著提高麻醉效果,减少患者在手术中的疼痛感,增加手术舒适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凤琼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性胰腺炎CT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CT检查的临床表现及重要意义,提高急性胰腺炎的CT检查水平.方法 对我院自2006年5月-2010年7月收治的1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CT检查,总结CT临床表现.结果 本组130例患者急性单纯性胰腺炎79例,其中CT表现A级3例,B级24例,C级43例,D级9例;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51例,其中CT表现D级18例,E级33例.本组患者根据CT检查评级进行病情评估诊断,经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125例,死亡5例,好转率为96.2%.死亡病例均为CT表现E级者,与分级危险度相吻合.结论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进行CT检查,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通过CT诊断评级标准可对患者病情危险度提供参考,对患者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