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中的疗效观察

许丰;尹晓玲

关键词:强制性运动疗法, 偏瘫患者,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 将48例符合条件的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普通治疗组(24例),一组为强制治疗组(24例).强制治疗组在2-3周内固定或降低健侧肢体的使用,给予集中的、重复的强制使用训练.比较两组功能改善的情况,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MA)测试运动能力,Ba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 治疗后强制治疗组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普通治疗组(P<0.05),ADL能力改善明显优于普通康复组.结论 强制性运动疗法在特定患者的康复疗效优于普通康复.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24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所有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半年至2年的随访,分析患者愈合的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所有患者的切口全部一期愈合,骨折复位良好,位置量好,随访中出现2例钢板断裂现象,其余患者均为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6周,评分优良率为96.7%.结论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黄远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 评价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n=56,瑞舒伐他汀10mg,qn)和辛伐他汀组(n=56,辛伐他汀20mg,qn),疗程8周,观察两药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瑞舒伐他汀组经8周治疗,血浆LDL-C下降幅度(41.6%)显著大于辛伐他汀组(34.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瑞舒伐他汀组LDL-C达标率(67.9%)高于辛伐他汀组(55.4%),未达统计学意义;瑞舒伐他汀升高HDL-C幅度(6.3%)也明显大于辛伐他汀组(1.5%),两者比较,瑞舒伐他汀优于辛伐他汀组(分别为28.5%,16.2%),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本次研究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腹胀、乏力、转氨酶升高,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对高胆固醇血症人群,瑞舒伐他汀具有更强的降脂效果和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冯福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蛟河市2011年法定传染病疫情监测分析

    目的 掌握蛟河市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更好地制定控制规范.方法 对蛟河市2011年网络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描述.结果 蛟河市2011年传染病年发病率342.86/10万,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猩红热;春夏季发病率略高;农民和学生居多,分别占31.1%和17.3%;病种以呼吸道传染病(32.82.0%)为主,其次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29.19.0%).结论 加大对托幼机构、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力度能力更好地监测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统一规范肺结核、乙肝等传染病的诊断和报告标准,有利于提高对传染病疫情的分析判断.

    作者:王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ELISA法测梅毒抗体假阳性原因分析及对策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具有高特异性、高敏感性以及低检测费用等特点,其操作简单,无需特殊设备,适宜大批量检测,已在国内广泛应用.但因为影响因素诸多,难免会造成假阳性,因此了解假阳性出现的原因,避免假阳性结果的产生是极其必要的.

    作者:吴香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切口位置选择的手术体会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切口位置的选择对手术的影响及术中出血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经产妇,回顾性分析120例再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手术位置选择瘢痕组织上2厘米切口,对照组产妇手术位置选择瘢痕组织下2厘米切口,比较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出血情况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产妇,且术后出血情况也小于对照组.结论 经过充分的调查结果显示,产妇手术位置选择瘢痕组织上2厘米的位置在各方面比手术位置选择瘢痕组织下2厘米切口位置情况表现良好,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作者:苟明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基层医务人员脑死亡的伦理与法律意识现状调查

    本文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来了解基层医务人员脑死亡的伦理和法律意识现状,我们了解到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对脑死亡的判断熟练,支持脑死亡立法,并有意识促进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但目前群众对临床脑死亡接受程度有限,要实现脑死亡立法及器官移植立法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作者:陈涛;楮荣涛;陈波;张碧波;张晓东;方卫刚;张志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带状疱疹的治疗体会

    目的 浅谈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综述浅谈带状疱疹的治疗过程,并加以分析病变原因和药物原理,采取药证相投,对证治疗的方法.结果 发现炎可宁片合六味五灵片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结论 可宁片合六味五灵片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雒生国;贺建中;宁桂兰;袁瑞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67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67例消化道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67例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静滴泮托拉唑钠的治疗方法;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静滴奥美拉唑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经过3-10天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止血和溃疡愈合情况进行分析,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3-10天的治疗后,在止血时间及溃疡愈合时间上,观察组早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34例患者,20例显效,14例有效,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33例患者,18例显效,13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9%.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头痛、1例出现乏力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无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泮托拉唑在治疗消化道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上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无不良反应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崔德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辛伐他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初次确诊为2型糖尿病伴不同程度血脂异常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用二甲双胍0.25-0.5g/次,3次/d.治疗组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辛伐他汀20mg/次,每晚1次,总疗程8周.结果 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率有显着性意义(P<0.05).血脂改善明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降血糖、降血脂效果好.两药合用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疗效显着,值得推广.

    作者:张吉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卵巢囊肿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卵巢囊肿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积极的围手术期护理并总结术后护理心得,观察临床效果,为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的舒适护理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1年5月-2012年5月间于我院收治的100例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术前进行积极充分的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并总结其理心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全部100例患者经精心的妇科专业护理及治疗后,住院4-5天后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4.5±0.2)d.100例患者手术治疗均获圆满成功,患者配合度高,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舒适护理在卵巢囊肿切除术的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使患者正确面对病情同时克服负面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唐瑞英;吴曙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医疗机构中拆零药品配售的现状及对策

    医疗机构药品调剂人员在调剂药品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大包装药品进行拆零销售.这样拆零配售方便了患者,从药品经济学的角度看节约了药品资源,减少了浪费.但是如果管理不当也给患者的用药安全造成隐患.加强拆零药品的管理,改进调剂方法,减少用药隐患是目前药学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蔡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及健康宣教体会

    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糖尿病护理知识教育,通过对患者在饮食、情志、糖尿病知识、及足部护理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健康教育,消除原有的不良生活习惯及护理方式,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达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护理目标.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强骨生血口服液对斜视弱视的疗效

    目的 谈论对弱视斜视有效的治疗与预防方法.方法 通过回顾性总结有效疗法.结果 发现强骨生血口服液对斜视弱视的疗效显著.结论 强骨生血口服液合并对斜视弱视的疗效显著.

    作者:李小红;李小玲;任一龙;袁瑞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会阴切口愈合的效果研究

    目的 针对初产妇的切口愈合情况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07年5月-2012年5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自然分娩且会阴侧切的产妇1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80例和干预组80例.针对干预组产妇采取会阴切口愈合的护理干预,使用电磁波治疗仪进行手术切口的治疗;针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基本的护理即可,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80例产妇均在Ⅰ期愈合,并无一例产妇存在切口裂开的情况;对照组产妇Ⅰ期愈合的人数有61例,12例患者在Ⅱ期愈合,剩余7例患者出现切口裂开的现象.干预组100%的总愈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91.3%的总愈合率,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采取会阴侧切术的初产妇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极大地提高了术后切口愈合率,帮助产妇早日康复,护理干预在会阴侧切术中的应用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桂江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炎琥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 对炎琥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98名,分成A、B两组,A组64名患儿为治疗组,给予炎琥宁药物医治;B组34名患儿为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医治.结果 经治疗,A组患儿腹泻、腹胀、恶心等病症恢复优于B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B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患儿.结论 炎琥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有效率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刘新安;吕冰;黄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呼吸科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

    目的 对我院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病原因进行探讨,并研究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患者126例,对这些患者的基本资料、感染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进行分析与统计.结果 呼吸科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主要以肺部的感染为主,其感染率占总感染者的53.97%;感染情况与年龄也有一定的关系,年龄在60以上的感染患者占总感染患者的84.13%;住院时间在一个月以内的,其感染率高,点总感染患者的48.41%.结论 对于呼吸科医院的感染情况,应以预防为主要措施,加强对呼吸科医院感染的管理,才能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刘金萍;王学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儿缺铁性贫血小剂量铁剂口服治疗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小儿缺铁性贫血小剂量铁剂口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2年06月期间在我中心接受治疗的缺铁性贫血患儿76例,随机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硫酸亚铁进行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药量服用,即每天给予硫酸亚铁30mg/kg,研究组则每天给予硫酸亚铁5mg/kg,连续用药3个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儿的血红蛋白(Hb)和血清铁蛋白(SF)进行测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Hb、SF均比治疗前有明显好转,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患儿的Hb、SF值分别比较时,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采用小剂量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业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院前急救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急救中心2009年8月-2011年7月记录在册的有关院前急救纠纷30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笔者所在医院的30例纠纷中4例为因为患者发生坠床引起,3例患者因为药物及设备不全引起,5例患者因为操作不熟练而引起,18例患者因为就诊时间过长而引起.结论 根据纠纷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医疗事故与纠纷的发生.

    作者:陈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病情反复迁延,已成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负担.患者由于精神症状的影响和无自知力,否认自己有病,故其对于给予其进行各项的治疗措施均有一定的抵触,故给予此类患者实施行之有效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非常关键,其可解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压力,延缓心身衰退,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建萍;耿利琼;秦春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穿刺致假性动脉瘤内科保守治疗一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诊断:多囊肾,慢性肾功能不全(CKD5期)于2011年8月行左侧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术,术后恢复可,内瘘震颤强,予2011年11月开始维持性血透治疗.在2012年5月21日行血透治疗时,穿刺左肘部内侧血管作静脉回路,当时静脉压偏高,在220mmhg左右,该患者平时血透静脉压在80-100mmhg,但患者无明显疼痛、回血处肿块出现等情况.血透结束后回血正常.护士按压2分钟后嘱患者按压,患者按压后回家,肘部出现逐渐增大的肿块,但患者未重视,至2012.5.24患者再次来院血透,肿块在直径5cm左右,触及有波动感;听诊可及吹风样杂音;影响肘关节活动,无明显疼痛.予血管B超:左前臂所示处探及范围3.6*2.0cm无回声包块,界清,与其旁一动脉相通,宽约0.2cm.

    作者:蒋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