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心脑血管方面预防和治疗研究的探讨

刘新智

关键词:心脑血管, 预防, 治疗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人们的血压血脂普遍偏高,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多发性常见疾病.在医院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中老年人群占了很大比例,由此导致的因病致残甚至导致病人死亡的现象并不少见.笔者从医多年,深知心脑血管疾病给病人带来的生理上的痛楚和病人家所承受的巨大经济压力,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比较注意收集有关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一些常识和有效方法,供大家参考.本文客观地提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并列举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立普妥)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运用立普妥对控制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本院收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立普妥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使用前后患者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 从治疗效果来看,本组中90例患者效果显著,75例患者治疗有效,仅有15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91.6%,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组180例患者在用药后并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血尿常规与肝功能均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 立普妥在调节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郭莹婧;崔国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疾病及母婴健康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疾病及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的妇产科2009年3月-2011年4月接收的7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就妊娠期并发症、围产儿预后及分娩方式与65例妊娠未合并糖尿病孕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妊娠合并糖尿病组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感染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外(P<0.05),剖宫产和产后出血等发病率两组对此差异不明显(P>0.05).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上,NRDS、早产、巨大儿和新生儿低血糖等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畸形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分娩方式上观察组顺产为17例,剖宫产57例(70.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及胎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围生儿死亡率高,及时诊断及恰当的处理对孕产妇和围产儿有明显影响.

    作者:黄桂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析近年剖宫产率逐年升高的原因

    目的 分析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与剖宫产率逐年升高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五年来在我院剖宫产394例,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结果 剖宫产指征由过去的母亲因素、头盆因素向社会因素、胎儿因素的转变.结论 社会因素及胎儿因素是使近几年剖宫产率逐年升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招正卫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降糖药物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临床特点.方法 测定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空腹血糖、骨钙素、碱性磷酸酶、血钙、血磷.结果 与老年非糖尿病患者相比,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明显减低,且女性骨密度明显低于男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碱性磷酸酶、血钙、血磷则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减低明显,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作者:苏日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乳腺癌的彩超特征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彩超特征与病例检查结果比较.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到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疑似乳腺癌的患者121例,全部进行彩超检查和病理检查,回顾性的比较分析本组患者的彩超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形态不规则103例,形态规则18例;边界不清楚呈浸润状67例,呈毛刺状32例,边界清楚22例;低回声92例,等回声不均匀12例,等回声均匀17例;微小钙化44例,腋窝淋巴结肿大34例;血流信号检出109例,其中0级35例,Ⅰ级46例,Ⅱ级18例,Ⅲ级10例;RI大于0.75的81例.本组患者经彩超检查诊断为乳腺癌阳性104例,阴性17例;经病例检查诊断乳腺癌阳性102例,阴性19例.病理诊断浸润性导管癌67例(55.37%),浸润性小叶癌31例(25.62%),单纯癌2例(1.65%),黏液腺癌1例(1.65%),炎性乳癌1例(1.65%),乳腺纤维瘤15例(12.40%),乳腺增生症4例(3.31%).彩超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99.02%,特异度为84.21%,准确度为96.68%.结论 使用彩超检查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准确性较高,对乳腺癌的手术前确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药物治疗进展

    临床上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上一种发病急、病情进展速度快、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病死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由于SAP患者的病情比较凶险、复杂、个体间差异性大,所以目前在临床内、外科医生中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针对药物对该病症治疗情况展开阐述.

    作者:陈雪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贝朗补片治疗腹股沟疝68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贝朗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自主成型补片作为疝修补材料.对68例不同类型腹股沟疝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切口疼痛、并发症、住院时间和复发率进行随访6个月-2年.结果 全组患者均满意离院,手术时间25-65分钟,平均40分钟,术后2-5小时即下地活动及小便,伤口疼痛轻微,无切口感染,均未使用止痛药,未出现任何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随访6个月-2年,无明显异物感,无复发.结论 贝朗自主成型补片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贝朗补片能较好地修补腹股沟疝,可用于各种类型的腹股沟疝.

    作者:赖文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舒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将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我科室收治的130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65例,采用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观察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较小,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拔管后观察组躁动明显优于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好,可长时间维持患者平稳镇静,患者术后躁动现象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光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下肢远端恶性肿瘤保肢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目的 分析下肢远端恶性肿瘤保肢术后并发症发病原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随访观察到本院行保肢手术治疗的48例下肢远端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8例患者中有22例发生并发症,占45.83%;其中肿瘤局部复发7例(31.81%),感染、未愈合7例(31.82%),移植骨、脱位5例(22.73%),双侧肢体不等长3例(13.64%).结论 四肢恶性骨肿瘤保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方式及术后辅助治疗、功能锻炼密切相关.

    作者:姚清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CD133/prominin-1分子的研究进展

    CD133/ prominin-1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的表面标志物.近年来研究发现,CD133也在多种实体肿瘤的肿瘤干细胞中表达,在体内发挥着多种生物学作用.本文从CD133的分子结构、与肿瘤的关系,以及其在外伤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等几方面论述了CD133分子的生物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王晓婷;于娜;全金梅;张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盆炎丸治疗多重耐药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盆炎丸治疗具有多重耐药性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05年12月-2012年1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符合本实验的妇女患者50例,将她们分为25例治疗组和25例对照组,治疗组使用盆炎丸,对照组使用强力霉素.结果 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对照组为52%,经统计学分析,Z=1.615,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不同药物的治疗下支原体感染转阴率的比较,治疗组由阳性转为阴性的百分比为64.0%(16/25),对照组由阳性转为阴性的百分比为36.0%(9/25),经统计学分析,Z=1.778,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盆炎丸的25例病患在治疗期间身体未出现不良状况,而服用强力霉素的25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了轻度腹泻,1例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现象,休息一段时间并进食后症状有所缓解,未出现停药处理.结论 从治疗结果看来盆炎丸不仅具有明显的治疗多重耐药性支原体感染的效果,对人体身体调养也极具优势,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小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关于基层医院药剂科管理的的几点思考

    药剂科是医院重要的医疗科室之一,在医院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医院重要的经济来源.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医院药剂科的管理开始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医院的健康发展.

    作者:姜继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78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临床诊治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入院的7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编入妊娠期糖尿病组,对改组患者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观察他们的母婴结局.并选取同期入院的正常产妇78例作为对照组,将妊娠期糖尿病组的母婴情况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组的患者并发高血压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并发羊水过多的例数多于对照组,进行剖宫产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并发早产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并发产后出血的例数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妊娠期糖尿病组妊娠后的新生儿与对照组相比,患有高胆血红症、呼吸困难、窒息及巨大儿等新生儿的常见疾病的例数均明显偏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合并症发生概率高,并且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增加胎儿的发病率,对于该病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作者:高春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60例胸外科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促使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我医院2010年-2011年期间在院治疗的6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临床使用抗菌药物进行临床治疗的资料进行分析,这6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在临床上应用的抗菌药物为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孢菌素类等3类药物.结果 ①本组6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概率为100%,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概率为40%,在基本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占32%,在不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占28%.②胸外科手术患者在合理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后的血常规检查、咳痰以及体温等检查情况显著的好过不合理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胸外科手术患者.③胸外科手术患者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后出现感染的情况有1例,在不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胸外科手术患者中出现感染的情况有6例.两组患者在胸外科的手术后出现感染的概率有着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 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临床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后出现感染的概率,促使病患身体尽快康复,在胸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具有极大的推广意义和作用.

    作者:李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腹腔镜与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近期疗效对比

    目的 通过对比腹腔镜与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探讨研究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可行性、根治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03月-2012年08月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患者30例,其中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实验组)12例,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对照组)18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稍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相似(P>0.05);但实验组患者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 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与传统的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有相同的疗效,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小、恢复快、根治性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达热拜·热达提;王海江;尹东;孟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BF-5180血液分析仪白细跑分类功能评价

    目的 评价BF-5180血夜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功能.方法 选择6份标本各测5次,观察其批内精密度,对1200例标本,进行血片复检,评价其报警系统的性能.结果 BF-5180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具有很高精密度,其报警系统的特异性94.5%,灵敏度100%,总有效率95.5%.结论 BF-5180白细胞分类及报警系统的功能良好,符合临床应用需求.

    作者:韩丽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分析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3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应用超声进行诊断检查,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经超声检查的13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中,确诊123例,诊断符合率为90.44%.其中,急性盆腔炎40例,诊断符合率为90%;异位妊娠46例,诊断符合率为95.65%;黄体破裂28例,诊断符合率为82.14%;卵巢囊肿蒂扭转22例,诊断符合率为90.91%.结论 超声检查对于妇科急腹症具有方便快速、诊断准确度高、无创的特点,可作为妇科急腹症诊断的首选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时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解析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对策

    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对策进行解析.方法 抽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心血管内科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中的心血管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对观察组中的患者采取改良护理.对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对于护理满意的患者有21例,占84.0%;而观察组中对于护理满意的患者有24例,占96.0%,即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均较为满意,但是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心血管内科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相关护理时,应针对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相应的改良,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职业素养,加强护患沟通,从而有效的改善护理质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林智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妇产科患者人性化护理分析

    目的 本文主要就妇产科患者人性化护理的实际效果与护理体会展开分析.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70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实验组35例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对照组3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对护理之后两组的护理质量展开评分,对比分析两组结果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人性化护理之后,HA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结果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全程人性化护理措施对于降低妇产科患者的并发症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普及.

    作者:卢丽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100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100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4%,对照组总有效率8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患者比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好,可以有效提高痊愈率和总有效率,让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

    作者:吴曙华;郑计华;安天航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