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的彩超特征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分析

刘颖

关键词:乳腺癌, 彩超, 特征, 病理检查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彩超特征与病例检查结果比较.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到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疑似乳腺癌的患者121例,全部进行彩超检查和病理检查,回顾性的比较分析本组患者的彩超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形态不规则103例,形态规则18例;边界不清楚呈浸润状67例,呈毛刺状32例,边界清楚22例;低回声92例,等回声不均匀12例,等回声均匀17例;微小钙化44例,腋窝淋巴结肿大34例;血流信号检出109例,其中0级35例,Ⅰ级46例,Ⅱ级18例,Ⅲ级10例;RI大于0.75的81例.本组患者经彩超检查诊断为乳腺癌阳性104例,阴性17例;经病例检查诊断乳腺癌阳性102例,阴性19例.病理诊断浸润性导管癌67例(55.37%),浸润性小叶癌31例(25.62%),单纯癌2例(1.65%),黏液腺癌1例(1.65%),炎性乳癌1例(1.65%),乳腺纤维瘤15例(12.40%),乳腺增生症4例(3.31%).彩超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99.02%,特异度为84.21%,准确度为96.68%.结论 使用彩超检查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准确性较高,对乳腺癌的手术前确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嗜铬细胞瘤25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25经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意外瘤20例,高血压、血或尿去甲肾上腺素升高为其主要特点,意外瘤5例,临床表现不典型,部分患者存在高血压;腹部B超异常14/15例,CT异常25/25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良性嗜铬细胞瘤2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4例;肾上腺原发肿瘤24例,肾上腺外肿瘤1例.结论 血、尿儿茶酚胺检测、影像学检查仍是嗜铬细胞瘤首选的诊断方法,手术为根本的治疗手段;对于高血压患者,可行腹部B超以提高非典型嗜铬细胞瘤的检出率.

    作者:朱剑;陶沙;金星;马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妇科急腹症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降低误诊率.方法 对270例妇科急腹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0例病人均为妇科急腹症,误诊1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加强对妇科急腹症的认识和重视,提高确诊率.

    作者:陶秋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烧伤重病区专科责任护士对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体会

    目的 为了提高烧伤患者治愈率,提高健康教育落实程度和良好效果,对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探索,提高患者依从性是对治疗及治疗行为遵从的程度[1]从而提高治愈及满意率.方法 由专科责任护士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结论 在目前我国护理队伍整体健康能力有待提高的情况下,由专科护士个体化健康教育,更有利于健康教育的贯彻实施.体会 由专科责任护士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促进了患者对治疗的配合.

    作者:刘咏兰;舒自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药物流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药物流产终止妊娠后出血的主要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诊断为早孕并自愿口服药物进行流产的284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本研究选取的284例患者有210例(73.94%)患者完全流产,另外有74例(26.06%)患者给予其清宫术,对使用清宫术的患者年龄、妊娠天数、孕产次进行研究证实,患者若年龄越大、妊娠天数越长、胎产次越多,则需要进行清宫率越高.结论 药物流产后出血与患者年龄、妊娠天数以及孕产次有着明确关系,患者使用药物流产后需要给予观察,一旦发生异常立即给予处理.

    作者:张晓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妇产科病房护理服务中风险现状分析及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公众对医疗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人们的健康知识、法律观念、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加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法律对自己权益的保护作用.妇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科室,护理中会产生很多风险因素,近些年来妇产科病房医患纠纷不断,也日趋成为全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就妇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现状及研究进展、风险出现的原因、防患对策等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周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性阑尾炎合并结肠癌误诊漏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合并结肠癌的误诊漏诊原因,减少结肠癌误诊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的26例急性阑尾炎合并结肠癌的诊断治疗经过.结果 病理诊断阑尾: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4例,坏疽性阑尾炎3例,慢性阑尾炎3例.结肠:腺癌22例,黏液腺癌3例,回盲部恶性淋巴瘤1例.肿瘤的部位:回盲部17例,升结肠6例,结肠肝曲2例,横结肠1例.结论 合并急性阑尾炎表现的近端结肠癌,很难与单纯地与急性阑尾炎相鉴别,常易误诊漏诊.对40岁以上中老年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详细系统询问病史,仔细查体,是减少急性阑尾炎合并近端结肠癌误诊漏诊的关键.

    作者:周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拉氧头孢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 对拉氧头孢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对40例重症肺炎患者使用拉氧头孢进行治疗,然后观察治疗前后的体温、血象、APACHE评分、C反应蛋白、动脉血氧分压如何.结果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以后发现,治疗前后患者的体温、血象、C反应蛋白、变化和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和治疗前的PA、动脉血氧分压相比有所好转.结论 使用拉氧头孢治疗重症肺炎效果很好,而且使用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彭理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以家庭为单位的糖尿病护理干预及体会

    目的 分析观察以家庭为单位的糖尿病的护理干预效果,为该模式的糖尿病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与借鉴,提高其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本医院在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确诊的7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对其进行家庭护理的干预,指导患者及家属了解并学习与之相关的家庭护理知识,并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然后在该措施实施一年之后观察分析其干预的效果.结果 经过这一年的护理干预,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改善了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其生化与生理指标也逐渐正常.结论 经过本次研究可知,以家庭为单位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实行干预的模式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病情具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王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在胰腺癌诊断中超声和CT之间的比较

    目的 探讨胰腺癌的诊断中超声和CT的价值比较.方法 我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胰腺癌的患者40例,分别进行B超和CT诊断,以观察两者之间的确诊率和漏诊、误诊率.结果 B超的确诊率为80.00%,漏诊率为5.00%,误诊率为15.00%;CT的确诊率为90.00%,漏诊率为2.5%,误诊率为7.5%,并且两者之间经过比较之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T在诊断胰腺癌的准确性方面明显高于B超,更加有利于对胰腺癌的诊断.

    作者:宋鹏远;王禄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颈肌改变与颈椎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颈椎病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类型,其发病机制和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从传统认识认为颈椎病属退行性疾病,与椎间盘突出有关,近年来研究证实颈椎病的发生与颈椎周围的颈肌改变或病变有紧密关系.颈肌由于本身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及生物学特性决定其容易发生劳损和退变,颈肌的改变致使肌肉张力不平衡,导致颈椎静力平衡失调,引起颈椎骨关节系统发生病变.现将颈肌改变与颈椎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康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不规则抗体筛选在新生儿溶血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血型不合的孕妇产前进行抗体筛选及效价对产后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8年9月-2010年9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夫妻血型不合的O型血孕妇5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5例和对照组225例,观察组对孕妇进行IgG抗A或抗B的筛选与效价,对抗体效价≥64的孕妇进行产前治疗;对照组的夫妻血型不合的孕妇不进行产前抗体检测.观察出现新生儿溶血病的机率.结果 观察组5例出现新生儿溶血病(1.81%),24h内出现的1例,2-3天出现的2例,>3天出现的2例;对照组19例出现新生儿溶血病(8.83%),24h内出现的3例,2-3天出现的13例,>3天出现的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规则抗体筛选及效价对新生儿溶血病有重要作用,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咏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源性感染严重威胁着患者及家属的身心健康,它不仅影响着病人的康复及愈后,而且极有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延长住院时间,影响医院病床使用周转率.在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的同时容易暴发大面积医源性感染事件.而供应室是院内感染管理的重中之重,是预防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和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就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容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如下,旨在提高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的控制措施及规范化管理.1 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

    作者:张秀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神经内科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程序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程序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5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诊断规范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神经内科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巩固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改善其预后情况,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代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通过开展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通过对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了准确地了解自身存在的缺陷,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帮助病人消除心理障碍,掌握了自我检测及胰岛素注射操作技能等相关知识.

    作者:刘婷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析血液细胞分析仪校准

    众所周知,血液细胞分析仪已经成为当前临床医学中进行血液检查的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临床医学的进步和发展.校准工作是使用血液细胞分析仪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血液细胞分析仪校准的必要性,继而分析了校准工作的主要步骤和方法,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校准工作.

    作者:郑丽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症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23例肩峰下撞击综合症患者实施肩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配合专业的护理、预防并发症和肢体功能训练等措施.结果 23例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出院,未出现与护理不当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肩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是有效的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症方法,且配合有效护理,适时地进行功能锻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术后疗效.

    作者:董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1200例

    泌尿系统结石症是常见病,是新疆地区的高发病之一,形成机制未完全阐明,有多种学说.平时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少数伴有上腹或腰部钝疼,结石发生梗阻时,常导致肾绞痛.结石一般在肾中生成,即为肾结石,较小的肾结石一经掉入输尿管则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结石是临床泌尿系统急症之一.肾、输尿管B超明确结石大小、部位,中草药汤剂、理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症.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能直接震碎结石,在配合中草药排石汤剂治疗,清热利湿、化石、溶石.能有效缓解症状,又能缩短结石排出的时间,我院结石科超声定位下,中草药汤剂、理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结石300例,达有效率95%、治愈率达90%,输尿管结石900例,达有效率99%、治愈率达96.5%,先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涛;徐秀玲;周小娟;周瑞;路红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66例妊娠期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中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有58例,6例患者先进行剖宫产手术分娩之后再进行阑尾手术治疗,52例患者只进行阑尾手术治疗.通过保守治疗的患者有8例患者.并发先兆流产6例,先兆早产3例,胎儿窘迫6例,均为化脓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无孕妇死亡病例.结论 熟悉掌握妊娠各期并发急性阑尾炎的特点,在处理上外科与产科互相配合,尽量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能够降低孕妇和胎儿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作者:胡小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妇科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意义分析

    目的 对妇科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意义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7月-2012年7月间我院妇科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临床患者病例84例,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对其展开常规护理和全方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该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有比较价值.结论 合理的全方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妇科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作者:李林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来我院接受菌血症治疗患者的血培养阳性标本培养液80例,均匀混于接种水中,并接种于鉴定板上依次进行生化微管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比较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80例样品中,生物微管法细菌鉴定结果准确率均高于84.61%,χ2检验结果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药敏试验结果的符合率均高于95.45%,χ2检验结果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可为菌血症患者进行准确的早期诊断,适于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马雪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