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血液细胞分析仪校准

郑丽民

关键词:血液, 血液细胞分析仪, 校准
摘要:众所周知,血液细胞分析仪已经成为当前临床医学中进行血液检查的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临床医学的进步和发展.校准工作是使用血液细胞分析仪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血液细胞分析仪校准的必要性,继而分析了校准工作的主要步骤和方法,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校准工作.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67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67例消化道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67例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静滴泮托拉唑钠的治疗方法;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静滴奥美拉唑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经过3-10天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止血和溃疡愈合情况进行分析,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3-10天的治疗后,在止血时间及溃疡愈合时间上,观察组早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34例患者,20例显效,14例有效,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33例患者,18例显效,13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9%.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头痛、1例出现乏力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无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泮托拉唑在治疗消化道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上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无不良反应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崔德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慢性盆腔疼痛病因分析及治疗进展

    慢性盆腔疼痛是妇科常见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病因较为复杂,对于该疾病的治疗,通常采用对症治疗.本文综述其病因与治疗进展.

    作者:朱兰秀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单臂外固定架固定配以中药熏洗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发生于旋前方肌近侧缘以远部位,距桡骨远端关节面约2.5厘米的松质骨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上肢骨折,占全身骨折10%左右,多见于女性[1-2].主要见于老年的骨质疏松患者,并且大部分为低能量的跌倒致伤.随着外固定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腕关节功能要求的提高,手术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2008年3月至2012年员3月,我们用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配以术后海桐皮汤熏洗3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60至81岁、平均年龄68岁,按AO分型A1型15例、B2型10例,C1型7例、均为跌倒摔伤,合并高血压9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10例,受伤时间1小时至2天.32例闭合伤.

    作者:陈松涛;吴永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2007年7月-2011年9月间到我院诊治的56例腹部创伤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CT诊断,以确诊患者的病情,并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对症治疗.56例患者中,50例患者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6例患者实行保守治疗.将其治疗结果与CT诊断进行对照分析,对于所有患者的诊断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将所得实验数据记录.结果 采用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中,有48例与CT诊断结果相符合,准确率达96%,对于降低患者的误诊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结论 对于腹部创伤性疾病,给予患者CT诊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出现误诊的机率,促进患者病情的快速改善.

    作者:吴尚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宫颈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疾病都在困扰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尤其是女性,由于很多因素会导致各种妇科疾病的产生,然而,在妇科疾病症状中宫颈炎就是主要、常见的妇科病症之一,也就是说,宫颈是女人重要的器官,而宫颈也是容易出问题的,一旦感染病菌,不仅给女性带来难以启齿的身体上的不适外,还影响着夫妻之间的正常生活、工作,因此,本文阐述了关于对宫颈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作者:张春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关于儿童有机磷经皮肤吸收中毒误诊的分析

    根据我科多年来有机磷中毒的病例分析,经皮肤吸收者占有70%,经消化道吸收者占30%,其中有意口服者占10%,误服者占20%.故一半以上儿童有机磷中毒为皮肤吸收中毒.皮肤吸收中毒因缺乏主诉,病史隐匿不详,且潜伏期长,起病缓慢,并有突然加重的特点,往往造成误诊,延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现将我科多年来收治的有机磷中毒误诊病例分析如下,与大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1 临床资料例1:患儿女,3个月,因咳嗽、呼吸困难3天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3°C,脉搏120次/分,呼吸40次/分.神志清,精神差,面色苍白,大汗,口唇轻度发绀,双肺充满中小水泡音,心音低钝,肝脾未触及.初步诊断:婴幼儿肺炎.予以吸氧,抗感染及对症治疗.

    作者:张钧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基于生物制药接力创新特性的生物制药共性技术运行模式

    对生物制药的兴起、发展、未来进行介绍.对我国的生物制药的接力创新特性进行分析概括,并进行举例说明.对我国生物制药共性技术运行模式进行综述.

    作者:李玉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蜜炼甘草良咽含片中总皂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蜜炼甘草良咽含片中总皂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以AgilentZORBAXSB-C18(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0.02%磷酸溶液:乙腈(80:2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5nm.结果 总皂苷(以人参皂苷Re计)在800-6400ug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82476.250X-318.56,r=0.9993(n=5);平均回收率为97.1%,RSD=1.15%(n=6).结论 本法分离度好,专属性强,准确度高,可用于测定蜜炼甘草良咽含片中总皂苷的含量.

    作者:吴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医学影像科设备购置与管理的策略技巧

    影像医学是21世纪医学领域中知识更新快的学科之一.随着CT、MRI、介入放射学等的影像技术、影像诊断和影像治疗的相继问世,医学影像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一个飞速迅猛的发展过程.当今医学影像技术进入了全新的数字影像时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反映和引导着临床医学在诊治以及随诊方面的进步,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医学发展潮流中的一个热点趋势,推动了医学的发展.介入放射学的出现,使医学影像学科从单纯的诊断演变为既有诊断又有治疗的双重职能,成为与内外妇儿并列的临床学科.展望未来,医学影像学必将得到更快、更好及更全面的发展,必将会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冯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老年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误诊6例分析

    老年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因其高龄因素,故其具有不典型的临床症状,这给诊治带来一定难度,易于出现误诊的情况发生,近2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此疾病患者6例,均出现误诊的情况,现将患者的诊治情况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近2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此疾病患者6例,均出现误诊的情况,所有患者都为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为62-68岁.

    作者:徐涛;秦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化学方法快速鉴别二甲双胍肠溶胶囊

    目的 采用化学方法快速鉴别二甲双胍肠溶胶囊.方法 利用二甲双胍肠溶胶囊在水中易溶的物理性质制成溶液,与10%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铁氰化钾试液-10%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反应3分钟内溶液呈红色,并结合薄层色谱法来鉴别二甲双胍肠溶胶囊.结果 与10%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铁氰化钾试液-10%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反应,3分钟内溶液呈红色可以鉴别二甲双胍肠溶胶囊的真伪;用薄层色谱法可以区分出二甲双胍肠溶胶囊与其他同类药品的区别.结论 用化学方法结合薄层色谱法不仅可以快速鉴别二甲双胍肠溶胶囊的真伪,而且可以将二甲双胍肠溶胶囊与其他同类药品进行区分.

    作者:刘艳丽;朱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患者右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法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右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7月-2010年12月226例实施右颈内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护理的重要性.结果 226例患者当中出现9例导管感染情况,2例患者穿刺口发生渗血,3例患者导管被堵塞,通过及时正确处理,导管恢复正常.结论 加强血液透析时右颈内静脉置管护理工作,可以降低患者痛苦,减少医用花费,提高患者治愈几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翠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卵巢肿块的临床与影像分析

    目的 本文将对卵巢肿块患者进行CT医学影像检查,从而探讨CT医学影像检查在临床诊断卵巢肿块的应用以及准确性,为临床提高卵巢各类肿块诊断准确性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49例卵巢肿块患者均进行手术病理证实.在进行手术治疗前给予所有患者CT医学影像检查.患者进行CT医学影像检查前先指导其进行充盈膀胱,并在检查过程中均保持膀胱处于充盈状态.在进行扫描前三小时给予患者泛影葡胺稀释液口服,之后指导患者行平卧位,进行CT医学影像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扫描范围自耻骨联合至肿物上部边缘.结果 49例卵巢肿块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61个卵巢肿块,术前经CT医学影像检查发现卵巢肿块数量为58个,检出率为95.08%,其中3个卵巢肿块未检出,原因均为患者体内出现功能性囊肿,且囊肿直径小于2cm.结论 临床应用CT对卵巢肿块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因此能够为临床准确判断患者疾病以及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王广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中医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中医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7年4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同时记录所得实验数据.结果 通过护理,观察组39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护理有效率为92.3%,对照组39例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护理有效率为74.4%.结论 临床上采用中西医护理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世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分析

    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是医院卫生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开着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重点分析了开展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的举措:宣传各种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常识,建立规范有效的健康档案,注重家庭病房的开展,积极主动的增强更年期妇女各种疾病的治疗工作,组织有理由老年妇女健康的社区活动.后得出:只有不断的加强我国社区老年妇女健康护理工作,不断的提升健康护理的质量,才能让老年妇女感受到温暖,才能不断的提升她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平;唐晖;秦丽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就糖尿病患者来说,护理干预对其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诊治的108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然后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随访3个月对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含量、餐后2h血糖含量、胰岛素用量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对照组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饮食控制、运动锻炼、遵医服药、血糖监测、低血糖处理进行评分均较对照组为高.结论 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冯志刚;张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静滴替硝唑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

    替硝唑为新一代硝基米唑类新型抗厌菌氧药物,此药跟同等剂量的甲硝唑相比疗效快,组织穿透力强,其不良反应轻,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抗厌氧菌感染,其过敏性休克报道少见,本所于2012年4月10日发现1例替硝唑4克静滴致过敏性休克,特此报告,以此提醒广大医务工作者,除在临床用药前要询问药物过敏史外,用药中一定要严密观察病情及药物不良反应,切忌疏忽大意,并且要备好常用急救药品及器械,以便及时救治,使病人及时脱离险境.

    作者:喻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大面积烧伤合并急性胰腺炎成功救治1例

    我科于今年8月22日收治一例特重烧伤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成功,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工人,因全身多处热液烫伤1小时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脉搏120次/分,呼吸23次/分,创面分布:创面分布:除腹部、足底约1%正常皮肤外,剩余均为烧伤创面.观察角膜清晰,无明显浑浊,粗测视力可.口腔及鼻腔黏膜部分充血,小部分起水疱.四肢及躯干创面,大部分表皮剥脱,创底红润、潮湿,触痛明显,其右上肢、臀部、下肢部分创底红白相间,触痛迟钝,其中双侧大腿、左小腿基底苍白色,触痛消失,关节活动可,观察末梢血运可.诊断为:热碱液烧伤总面积99%,深Ⅱ度40%,Ⅲ度20%,吸入性损伤.治疗经过:入院后补液抗休克、气管切开,禁食、胃肠减压.尿量维持在每小时70ml-100ml.伤后8小时,感腹胀,伴恶心、呕吐,左上腹压,无放射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

    作者:彭国琴;蒋晓金;张玲;钱雅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卡介菌多糖核酸中苯酚残留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中苯酚的残留量.方法 色谱柱C18ODS柱(250×4.6mm,5μm).流动相:水-甲醇(50:50V/V),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为25℃;进样量:10μl.结果 在5μg/ml-25μg/ml间,苯酚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方程为Y=9.2766X-0.3115(r=0.9994),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0.04μg/ml,且卡介菌多糖核酸中苯酚能得到良好分离,重现性好.结论 本方法快速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且无污染.

    作者:宋水燕;周华成;王晶;王聪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应用VSD技术治疗严重手外伤的护理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护理对手外科患者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骨科住院且应用了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手外伤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观察.结果 46例患者中36例经一次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后肉芽生长良好,二期转瓣植皮成功,10例经2-3次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后二期植皮成功.结论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护理在手外伤皮肤缺损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金雪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