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国琴;蒋晓金;张玲;钱雅萍
目的 观察中医中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60例患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使用相应中药,同时配合外敷药物治疗,观察本组所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相应对症治疗后,60例患者中有34例治愈,12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其中治愈率为56.67%,总有效率为90%.在服药过程中均未见患者有明显的副作用.结论 中医中药经辨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良好的疗效,其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推广使用.
作者:尹爱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与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原发性痛经对比治疗效果.方法 将62例原发性痛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及伴随症状是否消失等.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71.9%,明显高于对照组54.8%(P<0.05).结论 治疗原发性痛经采用针刺配合超短波优先于一般针灸治疗.
作者:陈彦;陈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各种原因所致脑损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PVS)常见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及利用临床路径的方法实施系统的护理措施.观察18例PVS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干预和护理措施.结果 18例PVS患者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对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PVS患者的康复,降低死亡率.
作者:迟善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拉氧头孢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对40例重症肺炎患者使用拉氧头孢进行治疗,然后观察治疗前后的体温、血象、APACHE评分、C反应蛋白、动脉血氧分压如何.结果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以后发现,治疗前后患者的体温、血象、C反应蛋白、变化和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和治疗前的PA、动脉血氧分压相比有所好转.结论 使用拉氧头孢治疗重症肺炎效果很好,而且使用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彭理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高血压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大的流行病之一,因此,我们应该帮助大家摆脱高血压的困扰,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魏金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出生24小时内产妇出血量超过500ml者,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我国产后出血近年来一直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这一情况更加突出.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测量和收集出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实际发病率更高.及早预防和制定正确的治疗、护理方案,才能成功地控制产后出血.现将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成功护理的25例产后出血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8例,25例产后有出血事件发生.其中年龄22-44岁,平均(32.5±3.1)岁.10例为经产妇,15例为初产妇,500ml-1450ml出血量,平均(618.8±4.5)ml.21例孕龄>37周,4例为28-37周;妊娠合并疾病包括剖宫产者6例,重度先兆子痫5例,胎盘早剥3例.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出血12例,胎盘因素8例,软产道损伤4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
作者:姜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口腔黏膜炎(OM)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中令人感到痛苦的不良反应之一.口腔黏膜为人体直接接触外界黏膜,细胞毒药物导致口腔黏膜的生理屏障受损,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如未得到有效控制,则会导致菌血症、败血症,使病人生存率下降[1].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因此,特别在患者处于极期(骨髓空虚期)时,做好OM的防护对预防或减轻病人口腔并发症、降低继发感染的危险性、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提高干细胞移植成功率均有重要意义.现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相关口腔黏膜炎护理进展状况综述如下:1 病因
作者:董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观察36例无并发症淋病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疗效.治疗效果中药、西药相结合治疗总显效率88.9%,总有效率100%.结论 无并发症淋病多为内蕴湿热、外感邪毒、败精瘀阻、蕴毒于阴而致,治疗宜清利湿热、凉血解毒.
作者:葛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入住重症监护室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严密病情监护,观察分析持续重症监护对治愈患儿的作用.方法 将18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按优先收住重症监护室的原则分为两组:①监护组,103例,即入住重症监护室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严密持续监护患儿的呼吸、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体温、皮肤病变以及用药情况;②对照组,79例,即在普通病房救治未进行重症监护的患儿.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监护组死亡率1.94%(2/103),对照组死亡率6.33%(5/79),严重后遗症发生率监护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85%(5/103)、10.13%(8/79),两组间死亡率与严重后遗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组治愈率93.20%(96/1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54%(96/103)(P<0.05).结论 对重症手足口患儿进行严密持续监护,可在早期发现病情危象,做出及时救治,显著提高治愈率.
作者:何梅英;蒋小剑;秦春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合并结肠癌的误诊漏诊原因,减少结肠癌误诊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的26例急性阑尾炎合并结肠癌的诊断治疗经过.结果 病理诊断阑尾: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4例,坏疽性阑尾炎3例,慢性阑尾炎3例.结肠:腺癌22例,黏液腺癌3例,回盲部恶性淋巴瘤1例.肿瘤的部位:回盲部17例,升结肠6例,结肠肝曲2例,横结肠1例.结论 合并急性阑尾炎表现的近端结肠癌,很难与单纯地与急性阑尾炎相鉴别,常易误诊漏诊.对40岁以上中老年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详细系统询问病史,仔细查体,是减少急性阑尾炎合并近端结肠癌误诊漏诊的关键.
作者:周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分析氟康唑治疗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 以2009年7月-2012年1月70例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克霉唑栓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氟康唑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4.3%、65.7%;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5.7%;P<0.05,样本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9%;对照组10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8.6%,两组相比,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氟康唑治疗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效果较好,可以缩短治疗疗程,提高疗效,值得应用.
作者:李建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了解我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变化情况,为制定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措施提供依照,对我区2005-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窒息及出生缺陷是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故降低婴儿、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以达到提高人口素质和儿童健康水平的目的.
作者:葛改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分析细节护理在微量泵注射药物治疗心衰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衰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使用微量泵注射药物.将8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细节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干预后,患者对微量泵注射的了解程度增加,治疗期间患者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微量泵注射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期间,护士给予细节护理,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维持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马丽萍;塔吉古丽·阿不都热西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临床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脑梗塞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两组患者的各项体征和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因而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较高.
作者:周利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分析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3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应用超声进行诊断检查,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经超声检查的13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中,确诊123例,诊断符合率为90.44%.其中,急性盆腔炎40例,诊断符合率为90%;异位妊娠46例,诊断符合率为95.65%;黄体破裂28例,诊断符合率为82.14%;卵巢囊肿蒂扭转22例,诊断符合率为90.91%.结论 超声检查对于妇科急腹症具有方便快速、诊断准确度高、无创的特点,可作为妇科急腹症诊断的首选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时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模拟战场环境下的野外驻训,检验的不仅仅是官兵的军事素质、体能状况,心理状态同样是保障我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为提高部队战斗力,部队需要长期进行野外驻训.野外驻训,环境特殊,任务特殊,少数青年官兵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在所难免.但是,如果这些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调节,任其发展,将损害官兵身心健康,导致心理疾病,影响部队野外驻训任务的完成.因此,积极探索长期野外驻训官兵发生心理问题的规律,破解预防工作难题,势在必行.每年7.8.9月是我院官兵野外驻训期,我们发现大部分官兵在驻训中情绪稳定,乐观向上,能够吃苦耐劳.但也有少数官兵在长期参加野外驻训时,容易产生以下几种不良心理:
作者:冯建琼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78例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采用规范化护理措施,加强术后心理护理、化疗前的护理、输液护理、化疗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等,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结果 52例乳腺癌患者中48行改良根治术,4例行扩大根治术均未发生并发症,并定期行化疗和(或)放疗,50例术后恢复较好,2例未随访.结论 乳腺癌发病率高,术后综合护理对患者增强战胜疾病信心,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承受重大疾病的心理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患有结核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2例患有结核病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结核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和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患有结核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高学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7例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9例与对照组1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重点加强患者术前护理干预,采用SAS及SDS自评量表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干预后焦虑情绪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两组得分较入院时明显降低,结果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行有效的心理、认知、行为干预,配合家属的支持与鼓励,对减轻患者焦虑感,树立治疗信心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丽文;覃金莲;张桂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分析了2007年-2011年妊娠合并心脏病29例临床资料,结果表明患病率0.4%,平均年龄27.32岁,围生儿死亡率3.4%,剖宫产率65.52%,其中心功能III-IV级者占83.33%.认为改善母婴预后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孕产妇系统管理及高危妊娠的监护,积极防治贫血、妊高症、产程延长及各种并发症,适时终止妊娠可获得良好妊娠结局.[1]
作者:吴红新;于丽淑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