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希
替硝唑为新一代硝基米唑类新型抗厌菌氧药物,此药跟同等剂量的甲硝唑相比疗效快,组织穿透力强,其不良反应轻,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抗厌氧菌感染,其过敏性休克报道少见,本所于2012年4月10日发现1例替硝唑4克静滴致过敏性休克,特此报告,以此提醒广大医务工作者,除在临床用药前要询问药物过敏史外,用药中一定要严密观察病情及药物不良反应,切忌疏忽大意,并且要备好常用急救药品及器械,以便及时救治,使病人及时脱离险境.
作者:喻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病情反复迁延,已成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负担.患者由于精神症状的影响和无自知力,否认自己有病,故其对于给予其进行各项的治疗措施均有一定的抵触,故给予此类患者实施行之有效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非常关键,其可解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压力,延缓心身衰退,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建萍;耿利琼;秦春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来我院接受菌血症治疗患者的血培养阳性标本培养液80例,均匀混于接种水中,并接种于鉴定板上依次进行生化微管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比较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80例样品中,生物微管法细菌鉴定结果准确率均高于84.61%,χ2检验结果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药敏试验结果的符合率均高于95.45%,χ2检验结果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可为菌血症患者进行准确的早期诊断,适于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马雪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的血清PA和hs-CRP变化,并分析该变化情况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54例患者依照类型不同将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简称AMI组)(n=18)、稳定型心绞痛组(简称SAP组)(n=18)、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n=18),同时选择同时期18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PA和hs-CRP;对比分析4组患者的血清PA和hs-CRP水平差异.结果 患者血清PA浓度为SAP组<UAP组<AMI组,3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hs-CRP浓度为SAP组>UAP组>AMI组,3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冠心病患者的血清PA浓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得知冠心病患者血清PA和hs-CRP浓度变化呈负相关关系(r=-0.62,P<0.05).结论 血清PA和hs-CRP浓度的变化情况是预测和评价冠心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检测指标,建议对这两项指标进行动态监测.
作者:赵金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普通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及防控对策,控制在手术室内发生的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 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提高防控能力,分析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结果 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并有效组织实施,积极做好防控工作.结论 普通手术室医院感染可以加以防控,实施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增强手术室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就能有效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关金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在这些治疗方法中选择出佳的手术方法.方法 选自2008年6月到2011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此类骨折90例,分别采用DHS、PFNA、以及锁定钢板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DHS固定30例、PFNA固定30例、以及锁定钢板固定30例.做完手术后观察患者并发症的情况以及骨折愈合的情况.结果 被选定的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半个月左右都顺利出院,随访12-14个月,所有的骨折都愈合.结论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患者的骨质、所伴发的疾病、骨折粉碎的程度以及骨折经过复位以后的稳定情况进行全方面的衡量,选出一种适合该患者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兴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临床上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上一种发病急、病情进展速度快、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病死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由于SAP患者的病情比较凶险、复杂、个体间差异性大,所以目前在临床内、外科医生中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针对药物对该病症治疗情况展开阐述.
作者:陈雪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主要研究E6AP与P5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对45例宫颈癌、10例CIN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蛋白,RT-PCR技术检测E6AP基因的表达.结果 宫颈癌和CIN组织中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6AP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高于CIN及正常宫颈组织,E6AP的表达水平随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升高.P53阳性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阴性组织中的E6AP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6AP的表达与P53的表达关系密切,参与了宫颈上皮组织癌变的发生,并且在宫颈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修晓新;赵彤彤;李思思;王俊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6例乳腺包块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扫查,分析其不同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特点.结果 乳腺肿瘤在二维声像图上,均有各自声像特征,以肿块边界及回声特征为重要,它是肿块良、恶性鉴别的关键.在彩色多普勒检测中,本组良性乳腺肿瘤内均未探及血流,仅少数肿块周边测及少量血流,恶性乳腺肿瘤肿块内均可探及较丰富的血流信号.结论 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特征结合超声弹性成像等综合指标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超声检查对乳腺肿物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李波;范小萍;崔梅花;刘艳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降低误诊率.方法 对270例妇科急腹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0例病人均为妇科急腹症,误诊1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加强对妇科急腹症的认识和重视,提高确诊率.
作者:陶秋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检测慢性乙肝患者的外周血骨桥蛋白(OPN)水平,研究OPN与慢性乙肝的关系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8例健康对照者和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骨桥蛋白水平,观察其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慢性乙肝疾病发展中的意义.结果 所有慢性肝炎组外周血OPN水平均高于正常组,OPN水平随肝脏炎症程度加重而增高,与反映肝脏炎症的生化指标呈正相关,与乙肝病毒的复制无关.结论 测定骨桥蛋白水平变化可评估乙肝患者肝功能状况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对判断乙肝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王文平;郑伟强;郝伏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的选择分析.方法 选取A组合B组两个小组进行对比研究分析.A组:随机选取在我院的剖宫产再孕阴道分娩的孕妇46例和无剖宫产史阴道分娩的孕妇50例.B组:再同期随机抽取剖宫产再孕选择剖宫产的孕妇64例和无剖宫产史选择剖宫产的孕妇60例,比较两组中的产后出血量、总产程以及产后发热情况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等指标.结果 A组中剖宫产再孕阴道分娩的孕妇产后出血量、产程、新生儿窒息率等与无剖宫产史阴道分娩的孕妇比较对比差异不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剖宫产再孕剖宫产的孕妇产后出血量、产程、感染率和首次剖宫产的孕妇比较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新生儿的窒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产妇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能进行阴道分娩,且安全性比较高.
作者:苏巧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100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4%,对照组总有效率8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患者比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好,可以有效提高痊愈率和总有效率,让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
作者:吴曙华;郑计华;安天航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护理带教风险.方法 对以往工作中潜在的、容易疏忽的不安全因素加以分析,用护理风险管理连续识别,及时措施.结果 减少和降低了护理带教风险,保障了患者安全,防止纠纷发生.结论 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士、护生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对预防护理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有娟;伍玲玲;关洁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常规治疗方法加用艾灸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结果 常规治疗方法加用艾灸治疗小儿脑瘫,临床显效率明显提高.结论 艾灸在小儿脑瘫的治疗中起主要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英;喻闽凤;曹祖清;邓吉华;舒毅芳;占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外科手术可给患者的心理、生理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部分患者术后有留下后遗症的可能.在围手术期内做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面对和适应手术,对增强其手术信心,减轻手术痛苦和焦虑,达到尽早康复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英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研究血脂康治疗高血脂合并糖耐量异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治疗的高血脂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210例,按照随机的方法将21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10例)和治疗组(100例),其中对照组高血脂合并糖耐量异常的患者遵循西医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则采用血脂康治.分别于治疗后的3个月对高血脂合并糖耐量异常的患者进行血脂的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三个月后的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高血脂合并糖耐量异常的患者经检测血脂降低有效率达98%,对照组高血脂合并糖耐量异常的患者西医常规治疗降低有效率达87%,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观察表明血脂康即能有效地降低血脂,同时对高血脂合并的糖耐量异常的病症能有效地改善.血脂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李燕;额尔敦其木格 刊期: 2012年第12期
CD133/ prominin-1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的表面标志物.近年来研究发现,CD133也在多种实体肿瘤的肿瘤干细胞中表达,在体内发挥着多种生物学作用.本文从CD133的分子结构、与肿瘤的关系,以及其在外伤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等几方面论述了CD133分子的生物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王晓婷;于娜;全金梅;张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护理风险管理发展的现状,对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重要意义做了详细介绍,其次对护理风险管理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后对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多方面意义做了详述,供读者借鉴.
作者:李英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药剂科是医院重要的医疗科室之一,在医院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医院重要的经济来源.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医院药剂科的管理开始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医院的健康发展.
作者:姜继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