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灸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研究

刘英;喻闽凤;曹祖清;邓吉华;舒毅芳;占科

关键词:艾灸, 小儿脑瘫,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研究常规治疗方法加用艾灸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结果 常规治疗方法加用艾灸治疗小儿脑瘫,临床显效率明显提高.结论 艾灸在小儿脑瘫的治疗中起主要的治疗作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29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临床分析

    分析了2007年-2011年妊娠合并心脏病29例临床资料,结果表明患病率0.4%,平均年龄27.32岁,围生儿死亡率3.4%,剖宫产率65.52%,其中心功能III-IV级者占83.33%.认为改善母婴预后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孕产妇系统管理及高危妊娠的监护,积极防治贫血、妊高症、产程延长及各种并发症,适时终止妊娠可获得良好妊娠结局.[1]

    作者:吴红新;于丽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析学校运动损伤及预防

    学校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比较常见,我们搜集了近几年来在本地大中专院校发生的多例在学校运动时发生的骨折、脱位及肌肉拉伤等运动损伤病例,帮助我们熟悉一些常见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以利于提高从事体育运动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赵磊;王东武;王景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理程序和互动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和互动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1年8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生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09年5月-2010年5月的护生作为对照组,2010年6月-2011年8月的护生作为观察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程序和互动理论指导的教学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交流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培养具有较高水平实践和理论技能的护士,将护理程序和互动理论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效果良好.

    作者:左素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便携式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含量的比对分析

    目的 分析调查便携式血糖仪测试性能,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比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用配套质控品对2台仪器进行日常质控品检测,确保仪器工作正常.并对54份静脉全血和血浆进行血糖测定,然后对比结果,得出相关性.结果 血糖仪和罗氏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血糖浓度范围分别为(9.91±6.86)和(9.85±6.77),两者进行比较,t值=0.9620,P=0.340,P>0.05,无统计意义.2组数据相关性分析表明,有统计学意义(r=0.9975,P=0.000,P<0.05).结论 54份静脉血样的全血血糖和血浆血糖测定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掌握了血糖仪的使用现状,为临床血糖仪的比对提供可靠地依据.

    作者:魏存乐;王岐;李立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早期气管切开在中、重度呼吸道烧伤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中、重度呼吸道烧伤患者早期行气管切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8例中、重呼吸道烧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结果 26例在烧伤后24小时内行气管切开术预后良好,2例24小时后行气管切开术死亡.结论 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是治疗中、重度呼吸道烧伤的必要措施,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作者:钟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60例胸外科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促使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我医院2010年-2011年期间在院治疗的6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临床使用抗菌药物进行临床治疗的资料进行分析,这6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在临床上应用的抗菌药物为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孢菌素类等3类药物.结果 ①本组6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概率为100%,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概率为40%,在基本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占32%,在不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占28%.②胸外科手术患者在合理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后的血常规检查、咳痰以及体温等检查情况显著的好过不合理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胸外科手术患者.③胸外科手术患者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后出现感染的情况有1例,在不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胸外科手术患者中出现感染的情况有6例.两组患者在胸外科的手术后出现感染的概率有着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 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临床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后出现感染的概率,促使病患身体尽快康复,在胸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具有极大的推广意义和作用.

    作者:李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酸碱两性物质溶液酸碱性判定及溶液pH值的计算

    本文阐述了用比较酸碱解离常数的方法判定酸碱两性物质溶液的酸碱性并对酸碱两性物质溶液pH值的近似计算公式进行简化.

    作者:王苗霞;张小凤;张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顽固性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易致因素及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76例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首次静脉注入胺碘酮3-5mg/kg,随后以1.0-1.5mg/min维持24h,可同时口服胺碘酮600-1200mg/d,观察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为89.5%,8例无效,未见严重致心律失常作用,心功能不全无加重.结论 室壁瘤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是顽固性室速的主要原因,大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效.

    作者:吴晓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产科在2011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13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5例.循证护理干预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了有效的消除,患者的血压值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作者:李尉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解析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对策

    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对策进行解析.方法 抽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心血管内科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中的心血管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对观察组中的患者采取改良护理.对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对于护理满意的患者有21例,占84.0%;而观察组中对于护理满意的患者有24例,占96.0%,即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均较为满意,但是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心血管内科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相关护理时,应针对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相应的改良,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职业素养,加强护患沟通,从而有效的改善护理质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林智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成分输血不良反应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成分输血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医生输血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5年3月-2012年3月成分输血时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报告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发生成分输血不良反应的78例中,血浆的发生率高,为0.78%,红细胞悬液为0.49%,血小板为0.39%;不良反应表现以过敏和发热为主,分别为55.1%,和41%;自体输血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结论 输注血浆和血小板主要引起过敏反应,红细胞悬液主要引起发热反应.严格掌握成分输血的适应症,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倡自体输血.

    作者:魏晓玲;杨红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经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腔出血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经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腔出血的方法,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临床78例鼻腔出血的患者进行鼻内窥镜下检查治疗,并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结果 治疗后进行电话随访3-6个月,在78例患者中,75例患者为一次性治愈,3例患者经过二次治疗后也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结论 鼻腔出血为耳鼻喉科的常见急诊疾病,结合鼻内镜双极电凝止血法为有效的止血方法,并能减少填塞所致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带状疱疹的治疗体会

    目的 浅谈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综述浅谈带状疱疹的治疗过程,并加以分析病变原因和药物原理,采取药证相投,对证治疗的方法.结果 发现炎可宁片合六味五灵片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结论 可宁片合六味五灵片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雒生国;贺建中;宁桂兰;袁瑞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剖腹产术后便秘的机理与护理

    概念:便秘是剖宫手术后易发生的一种症状.剖宫产术后产生便秘不仅会影响切口的愈合,还会由于粪便在体内停留时间过久至在肠内发酵,产生毒素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头晕,乏力,腹胀,食欲减退等.并且用力排便会使腹压增高,切口疼痛,病人变得焦虑,影响身体健康.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0年8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产妇786例,其中剖宫产占380例,年龄在22-38岁,平均年龄(25±1.2岁)住院天数7-10天,平均(8.2±1.0天).

    作者:董金艳;汤宏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小儿重症肺炎予机械通气前后的血气特点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50例,并采用机械通气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结果 在经过机械通气治疗后,患儿在各项指标上与上机之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儿重症肺炎采用机械通气的方法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作者:唐育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与预防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是内分泌紊乱导致.之所以难治是因为多种疾病都能使内发泌紊乱,造成胰腺功能下降,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升高.而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随着糖尿病治疗的不断改进,死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已大为减少,患者的生命明显地延长,然而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却明显增高.1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1.1 糖代谢紊乱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因素.葡萄糖能与蛋白质发生非酶糖基化反应生成糖基化终末产物,刺激肾小球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基质增宽.葡萄糖还能在醛糖还原酶作用下,通过多元醇代谢途径转换成山梨醇大量蓄积胞内,致使胞内高渗环境破坏肾细胞.

    作者:李淑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突发公共卫生相关突发事件应对措施分析

    目的 为了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做好防范控制并能及时处理,需要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某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所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某市2009-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160起,其中主要集中在农村的是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计89起;其中流行性感冒、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是发生事件较多的传染病居于前3位;暴发事件主要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82.14%;传染病暴发的季节是每年4-7月和8-11月.结论 对于一些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较高风险的相关单位,一定要加强监督,严格管理和细心指导,只有采用这些主要举措才能有效控制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美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效果

    目的 观察分析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用药体会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患者42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21例,观察组使用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甘露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入院时及入院第8d、20d时脑水肿体积变化,并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患者出院时的残障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入院第8d、20d时脑水肿体积与入院时比较明显缩小,缩小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黄洋;冉光宝;任伶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神经外科病人两种尿管拔除方法对比

    目的 对神经外科病人就两种尿管拔除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选择一种佳的尿管拔除方法.方法 选择80例神经外科留置尿管的男性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尿管拔除法即在尿管拔除前注入开塞露至膀胱内,待膀胱充盈时抽尽气囊内的液体后再回注0.4ml液体,边按摩膀胱边拔除尿管;对照组采用传统尿管拔除法按常规方法拔除尿管,观察两组拔管后自然排尿成功例数.结果 实验组自然排尿成功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尿管拔除法拔除尿管后排尿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尿管拔除法.

    作者:杨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2月治疗的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2例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替比夫定,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拉米夫定,疗程均为4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24周、48周的肝功能指标ALT、TBIL、ALB和血清HBV DNA水平变化,比较治疗48周时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和HBeAg转阴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4周、48周肝功能及血清HBV DNA水平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24周、48周ALT、TBIL和血清HBV DNA水平比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周、48周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时观察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和HBeAg转阴率比对照组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比夫定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明显改善肝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