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脂肪肝的中医治疗概况

李新生

关键词:脂肪肝, 中医治疗, 综述
摘要:脂肪肝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过多的一种疾病,正常肝内脂肪的含量占肝重的5%,其中主要为磷脂,还有少量脂肪酸、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等.当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10%以上,有时可高达40%-50%,即为脂肪肝.
山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王氏六磨汤治疗便秘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症.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大多以泻药通便,初则有效,久则便秘更加严重,且长期服用大黄等刺激性通便剂,可致结肠黑变病.笔者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运用四川省已故名医成都中医药大学王再漠教授经验方即王氏六磨汤治疗便秘60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陈新;艾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葛花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研究葛花的生药鉴定特征.方法:对葛花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详细描述了葛花的生药鉴定特征及其所含的各类成分.结论:葛花具有独特的生药学特征,可为其鉴定、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依据.

    作者:裴香萍;裴妙荣;申昕;牛燕珍;张朔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穴位敷贴配合扶正胶囊治疗肺肾两虚型COPD稳定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配合扶正胶囊治疗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选用穴位敷贴配合扶正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扶正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配合扶正胶囊治疗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疗效较好.

    作者:浦明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经方中半夏古剂量与现代应用初探

    对经方中半夏古剂量与现代计量(g、mL)进行了比较,认为经方中半夏8枚,约为7g;半夏半升约为70~80 g;半夏半斤约为75.2 g.并建议制半夏的用量10 g为小量;15~20 g为常用量;20-30 g为大量.大剂量宜用于食道癌、胃癌、肝癌等顽症.

    作者:张红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经方治验3则

    <伤寒论>是中医临床经典著作,其辨证用药之法验之临床,常收卓效,现将笔者应用<伤寒论>方取效案例3则介绍如下.1 牙痛张某,女,51岁,1999年2月2日初诊.1月前左牙龈疼痛,自服消炎止痛西药无效,又输液、服中药多方治之,终无一效,牙痛有渐重之势,不能咀嚼,只能进流食,精神日渐痿顿.观其面容憔悴,颧颊淡红如妆,言语无力,手足发凉,畏寒,倦卧于床,舌质淡、苔薄白而润,齿龈淡白,脉沉细而微.

    作者:房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黄文政运用清心莲子饮治疗淋证验案

    淋证以尿频,尿急,排尿障碍或涩痛,淋沥不断为特征,可分为石淋、气淋、膏淋、劳淋、血淋等类型.多属湿热积于下焦,渗入膀胱,或由于肾虚而湿浊下注,气化不利所致.今随黄文政老师侍诊,将其运用清心逆子饮治疗淋证验案2则整理如下.

    作者:赵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防风通圣散临床应用4则

    防风通圣散出自<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由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石膏、黄芩、桔梗、滑石、甘草、荆芥、白术、栀子组成.具有疏风解表、泻热通便、益气养血之功.笔起以此方加减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脂肪肝、习惯性便秘、产后发热等病证疗效显著.兹举验案如下.

    作者:南万青;南万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神阙贴敷脐治疗顽固性呃逆3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神阙贴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肌注山莨菪碱(654-2),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神阙贴敷脐治疗,每日1次,每24 h更换药贴1次,7次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呃逆发作次数、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阙贴敷脐治疗呃逆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萍;白震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梁苹茂治疗虚劳验案1则

    梁苹茂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从医30余载,中医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方药运用灵活.笔者有幸随梁师侍诊,兹介绍梁师治疗气血两亏、脾肾阳虚型虚劳验案1则.

    作者:刘双;梁苹茂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服用益气健脾化痰汤同时口服左氧氟沙星片,每次0.2g,每日2次;氨臭索片,每次30 mg,每日3次.对照组只口服上述西药,2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中西医结合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扩张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赵善辅;曾素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王京存从肝辨治高血压病经验拾零

    王京存教授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在高血压辨治方面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随师学习,深受教益,现将其从肝辨治高血压病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李昱乔;王京存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壅肺型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痰热壅肺型细菌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以清金化痰汤煎剂联用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疗程均为21天.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金化痰汤联合西药治疗痰热壅肺型细菌性肺炎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薛香菊;高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西药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与甲钴胺(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丹红注射液联用弥可保)和对照组(单用弥可保),观察患者血流变、神经传导速度及血糖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43.3%;治疗组在神经传导速度、血流变、血糖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甲钴胺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李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加味逍遥散治疗经行头痛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逍遥散治疗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经行头痛患者,予加味逍遥散口服治疗,用药期间停用其他治疗经行头痛的药物.结果:显效18例,占60%;有效10例,占33.33%;无效2例,占6.7%;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加味逍遥散治疗经行头痛,有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刘英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电针上巨虚对内脏痛敏大鼠5-HT与AWR评分的影响

    目的:运用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大鼠模型,观察针刺上巨虚穴对IBS大鼠模型胃肠道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分布的影响及其与腹部撤回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评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针刺的作用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探讨电针上巨虚穴缓减内脏高敏感的可能机制及其不同电针次数的效能.方法:雄性3周龄5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多次电针组、单次电针组、假针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每天接受结直肠扩张刺激(colorectal distention CRD),总共持续刺激2周后开始针刺双侧上巨虚穴.对大鼠CRD诱发刺激下的AWR进行半定量评分,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大鼠结肠5-HT分布.结果:多次电针在电针后90min内可以明显的降低内脏痛;单次电针、单次针刺在治疗后90min内仅在20mmHg下有效.与多次电针组比较:模型组大鼠5-HT表达明显降低(P<0.01);单次电针组、单次针刺组大鼠5-HT表达明显降低(P<0.01);单次电针较单次针刺组大鼠5-HT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治疗组AWR评分的变化与结肠5-HT变化相一致.结论:电针上巨虚穴能降低结肠中VIP的阳性反应物含量,且表现多次电针效果优于单次电针、单次假针,与AWR评分结果相吻合.电针大肠腑下舍穴上巨虚对IBS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降低5-HT的含量有关.

    作者:高志雄;王威;吕恩基;赵金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景衣安神散穴位贴敷治疗失眠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景衣安神散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试验组61人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58人进行耳穴按压治疗.7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中医症状量表并对比分析.结果:景衣安神散对改善失眠的有效率为73.8%,耳穴按压的有效率为55.2%,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景衣安神散穴位贴敷治疗失眠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乔飞;胡晓灵;胡金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3例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成人复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6例确诊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具有补肾活血功效的中药汤剂,每日1剂,早晚分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缓解期、激素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总缓解率分别为58.14%、95.35%(P<0.01);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11.63%、0,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25.58%、6.98%,47个月复发率分别为39.53%、11.63%(P<0.01);平均缓解期分别为(12.2±3.4)个月、(34.8±3.7)个月(P<0.01);激素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77%、32.56%(P<0.01).结论:补肾活血法治疗成人复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作者:张新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针刺结合TDP照射治疗痛经54例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TDP照射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痛经患者应用针刺三阴交、合谷、关元结合TDP照射治疗3个疗程后随访3个月统计疗效.结果:治愈35例,好转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7%.结论:针刺结合TDP照射治疗痛经有确切疗效.

    作者:白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刺络放血加针刺治疗急性面神经炎65例

    目的:观察翳风穴刺络放血加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翳风穴剌络放血加针刺疗法.翳风穴刺络放血每日治疗一次,治疗5天后停用;针刺每日治疗一次,每次留针30 min,每周治疗5天,1月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8.5%,痊愈率为66.2%.提示:翳风穴刺络放血加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晓霞;黄丽萍;曹荣禄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温经汤治疗月经病验案举隅

    温经汤原载<金匮要略>,由吴茱萸、桂枝、生姜、半夏、党参、当归、川芎、芍药、阿胶、麦冬、丹皮、甘草组成,具有温经散寒、养血滋阴、益气和胃的作用,故血闭者能通,经痛者可愈.

    作者:刘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山西中医杂志

山西中医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省中医药学会 山西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