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温凯甜;粟顺美;林俏丽;李道政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浮针由符仲华博士1996年发明,浮针针具独特,针体仅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相对安全无副作用,且疗效显著.本文以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浮针治疗过程为例,意在阐述浮针疗法的优势,同时强调肌肉损伤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和复发中的重要作用,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提供新的见解.
作者:张殿全;余细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肩周炎又称“五十肩”,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有报道肩部疾病中肩周炎发病率约为42%,占骨科疾病的8%[1].本病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疼痛以夜间及一定体位时明显,病久可出现局部肌肉萎缩,极大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阳性点持续移位手法推拿是我科的特色推拿技术,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笔者结合自身特色,采用了阳性点持续移位手法护理技术,发现对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和功能受限症状有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宁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肝郁脾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所选42例患者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肝郁脾虚型便秘,予疏肝健脾方并配合穴位贴敷进行住院治疗,观察患者于住院期间1个疗程(14 d)后的病情变化.结果:所选42例肝郁脾虚型便秘患者,1个疗程后,治愈2例,显效2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5.24%.结论:疏肝健脾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肝郁脾虚型便秘的疗效明确.
作者:朱冬怡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7年10月的70例病患,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情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俊儒;高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溃疡性结肠炎(UC)是原因尚不明确的大肠黏膜的溃疡性和炎症性病变.临床以里急后重和黏液性血便、腹痛、腹泻等为主要表现.本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临床上单纯的西医治疗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我院采用麦粒灸和西药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现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近2a来6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参照《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1]中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有关标准,本研究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消化科2017年~ 2018年收治的60例符合相应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签署知情同意书,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30岁~62岁,平均(47.63 +4.3)岁;病程9个~16个月,平均(11±1.6)个月.治疗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0岁~63岁,平均(46.19 +4.5)岁;病程8个~ 16个月,平均(12±1.4)个月.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等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桂君;柳越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笔者在跟师冯兴中教授和冀来喜教授期间,系统学习了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思路和方法,又结合本地区患者的体质及依从程度,采用穴位埋线结合脐灸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33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33例荨麻疹患者均来自2017年3月~2017年9月我科门诊,其中男9例,女24例;年龄小11岁,大69岁;病程短6个月,长20 a.全部患者均有皮肤科诊治史,均经中西药等治疗仍反复发作.
作者:崔晨华;曲宪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16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8例.对照组接受电刺激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干预.评价对比两组患者干预5周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38%,对照组为75.86%,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2%,对照组为12.07%,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增强吞咽功能,保证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文芳;叶涵;张维;郑粤湘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保留灌肠联合中药治疗脾胃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型的38例病例,应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中药进行治疗,2周为1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4.74%.结论:保留灌肠联合中药治疗脾胃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紫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寰枢关节错位是指寰枢向前、向后脱位,或寰齿两侧间隙不对称,引起关节不稳,刺激或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出现头部活动功能障碍、头痛、头晕、耳鸣、视物模糊、恶心等临床症状[1],脊髓受压严重时可出现四肢瘫痪,呼吸肌麻痹,甚至危及生命.随着计算机、手机等被普遍应用,本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其治疗多采用推拿方法,鉴于上段颈椎结构及作用的独特性,对施加手法的操作要求比较严格,须做到规范、轻巧和安全.笔者在临床上运用坐位旋提手法,疗效显著,现就本法之“巧”,略析如下.
作者:亓明慧;王永泉;李菲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浮针联合再灌注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浮针联合再灌注手法治疗肩周炎50例;对照组应用普通针刺联合火罐治疗肩周炎50例.5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肩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肩关节Fugl-Meyer功能评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陆春梅;杨文忠;黄建良;陆芳燕;姜伟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围绝经期失眠,是指年龄处于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因卵巢功能趋于衰退期、内分泌及生物学等方面紊乱所致的,以失眠为主要症状的病症.临床上多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后反复觉醒、不易再入睡,同时可伴有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如月经紊乱直至闭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皮肤感觉异常,甚至出现精神异常症状(轻则急躁易怒,重则焦虑抑郁).据国外文献统计,大约40%~60%的围绝经期女性有失眠的症状[1~2],严重影响了围绝经期女性的生活质量.目前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治疗药物一般采用激素配合精神类药物,但此类药物对患者易产生依赖性等各种副作用,临床上多不被患者接受.为发挥祖国医学优势,发掘出针对围绝经期失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拟就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对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作研究与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清保;黄佳伊;夏毅伟;朱江红;秦正华;张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基于腰椎X线动态片辨证施护腰椎不稳症的远期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腰椎不稳症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施行腰痛病护理常规;实验组基于腰椎X线动态片辨证施护姿势干预系列护理措施.收集患者出院后6个月、12个月的疾病复发频率及复发疼痛程度,以及出院后1a的腰椎X线动态片椎体位移测量变化.结果:实验组在出院后6个月、12个月的疾病复发频率及复发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出院后1a的腰椎X线动态片椎体位移测量变化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姿势干预防治腰椎不稳症不仅对改善患者的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等有明显作用,对其远期防治有着明确的治疗意义.
作者:陈丽兰;陈阿兰;廖惠玲;余庆阳;谢雪华;苏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雷陵主任医师为十堰市中医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肝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湖北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主任医师,首届湖北省中青年知名中医、湖北省知名中医工作室专业技术三级岗位专家,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 a余,学验俱丰,先后取得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10余项,获省市科技进步、优秀论文奖10余项(篇),在国内国际交流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常见肝病中医特色诊治与护理研究》及《雷陵诊治肝胆病特色与临床经验》专著2部.雷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和潜心探索,成功运用鄂西北秦巴山区道地中草药为主要成分研制出神农肝病系列制剂,并研发出10余种中医肝病外治特色疗法,擅长应用中医多途径综合疗法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病,尤其对治疗肝脏肿瘤、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具有独特疗效,在鄂渝豫陕毗邻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
作者:李小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排便时肛门疼痛是肛肠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常常因害怕疼痛拒绝饮食和排便,不但导致大便秘结,在排便时干硬粪便划破创口以及便秘久蹲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加重疼痛,而且由于营养缺乏使术后恢复时间延长,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疗效.在临床上,笔者采用让患者坐在中药浴中排便的方法缓解患者大便肛门疼痛的问题,现将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冯建文;万开成;程超;阳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两人复位法,配合压垫、小夹板外固定,以及中药熏洗、功能锻炼等治疗.结果:优23例,良6例,差4例,其中3例因复位情况不理想而转院转科治疗.结论:采用本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云滨;谢建荣;王晓迪;王玉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综合护理措施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中药熏蒸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加常规西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9.58%,对照组有效率72.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疗法加综合护理干预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效的方法.
作者:冯学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温针灸联合运动疗法在促进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改善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8例肩周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温针灸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评分以及肩关节活动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结束后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镇痛作用效果评分以及肩关节活动程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肩周炎患者采用中医温针灸联合运动疗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利于缓解患者疼痛,提高其肩关节活动程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洪双;唐华峰;甘海球;蒋伟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内服抗组胺与镇静安眠药物,外用皮质类固醇软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与火针.结果:治疗组104例,治疗有效率90.38%;对照组92例,治疗有效率73.91%.两组疗效比较经卡方检验,治疗组在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洗联合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疗效肯定,安全性高,是一种很好的临床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莎;张秋婷;黄茹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对《万病回春》中所涉及的脐疗法进行归纳总结,对书中涉及的脐疗种类、治疗病种、脐疗作用机理进行初步的分析,龚氏应用脐疗的方式多种多样,治疗的病症有17种,为后世应用脐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作者:曹洪福;颜晓;孙萌;马玉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属于中医学“肺胀”范畴,主要病机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肺脾肾虚,痰瘀阻滞,久痛则累及多脏.笔者应用李氏虎符铜砭刮痧疗法治疗COPD,尤其是其急性加重期,取得一定疗效,即取其活血化瘀、调节阴阳、疏通经络等作用,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目的.本文从COPD的病因病机、虎符铜砭刮痧原理以及临床应用情况等论述,表明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刮痧疗法,可以提高疗效、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其临床疗效评价与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刘娜;温凯甜;粟顺美;林俏丽;李道政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