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瑞;关靖
目的:观察升阳托疮针法分步治疗女性阳虚火郁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女性阳虚火郁型痤疮患者先采用温针灸中脘、阿是穴围刺等方法,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待患者面色红润,大部分疮色发红、疮体聚集变小、根基变浅、疮体高于周边皮肤、渐发脓头,再施以大椎穴放血拔罐疗法,3dl次,5次为1个治疗周期,休息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70例女性阳虚火郁型痤疮患者经治疗后,痊愈46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4例,痊愈率65.71%,有效率94.29%.结论:升阳托疮针法分步治疗女性阳虚火郁型痤疮有效.
作者:贾希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介绍张小元主任运用中医药辨证内外施治在肛瘘术后难愈性创面方面的经验.方法:应用草薢渗湿汤加减内服,清愈汤外洗治疗湿热浸淫型难愈性创面;以活血散瘀汤加减内服,活愈汤熏洗外治并创面撒布龙血竭散治疗气血瘀滞型难愈性创面;以阳和汤加减内服,促愈方熏洗外治治疗阳虚血亏型难愈性创面.结果:在治疗肛瘘术后难愈性创面方面,张小元主任采用辨证内外施治,屡获良效.结论:运用中医药对肛瘘术后难愈性创面进行辨证分型,内外施治,可以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胡春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联合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湿疹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刺络拔罐联合火针组(治疗组)和常规西药组(对照组),每组各21例.治疗组应用刺络拔罐后联合火针治疗慢性湿疹,对照组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皮损状况(EASI评分)、瘙痒程度(VA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皮损情况及瘙痒症状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刺络拔罐联合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疗效可靠,行之有效,且皮损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莫松雅;李斌;毛红蓉;尹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科疾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皮疹以群集性小水疱为主,沿神经走向单侧分布,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疼痛为特征[1],神经痛使患者寝食难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院近年来采用温阳止痛散阿是穴贴敷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取得较好疗效,并与利多卡因凝胶外用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锦芳;黄为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耳带状疱疹常单侧发病,沿膝状神经节的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特殊的疱疹、面神经瘫及内耳功能障碍等症状,患者常伴有眩晕、平衡失调等[1].结合临床症状特点,本病属中医“眩晕病”、“面瘫病”及“蛇串疮”范畴,本病的预后比贝尔麻痹(单纯面瘫)差,治疗首选类固醇激素,临床上常因患者惧怕激素副作用,接受针灸、中药治疗,笔者针对本病发病特点,临床分别针对眩晕应用中药、针对面瘫应用横竖平透刺法及针对蛇串疮应用前辈“龙眼穴”刺络放血的三位一体疗法治疗多例耳带状疱疹,取得很好疗效,现将具体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马培锋;李宝栋;张全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疼痛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是肛门病术后常见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痛苦.中医学理论认为,金刃创伤,经络受损,气血瘀阻不通,不通则痛;根据巴甫洛夫神经学说,“刺激—兴奋—疼痛”是客观规律,不可避免.现就近年来国内有关肛门病术后疼痛的治疗进行总结与分析,综述如下.
作者:田影;殷胡;张朝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电针在取卵术中镇痛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生殖中心实施试管婴儿助孕的患者182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A组:单纯丙泊酚组(90例),B组:针刺复合麻醉组(92例).取卵日,A组单纯应用丙泊酚进行麻醉,B组丙泊酚麻醉同时联合中医针灸治疗,术毕比较各组患者的取卵时间、镇痛效果、并发症发生以及生殖实验室各项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生命体征比较各组术前、术后的血压及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DBP和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痛效果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镇痛效果更理想;患者恶心、出汗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恶心、出汗的发生率低;两组的获卵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高于A组(P<0.05);MⅡ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联合电针辅助麻醉有助于降低西药的用量,增强镇痛效果,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苑辉;张岭山;王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血栓性外痔急性期患者应用针刺结合中药熏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2a治疗的血栓性外痔急性期患者170例,根据选择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分组,对照组85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85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针刺结合中药熏洗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状和体征积分进行比较,并根据中医症状和体征积分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医症状和体征积分无差异,在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和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性外痔患者应用针刺加中药熏洗治疗临床有效率高于传统药物治疗组,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周伟友;游海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口服颈肩安方和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否具有优越性.方法:针刺结合颈肩安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56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治愈率:3周愈显率为55.13%,51.28%;48周治愈率为57.69%,28.21%.结论:针刺配合颈肩安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远期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作者:熊广明;吕计宝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运用红光照射联合金黄洗剂坐浴、湿敷,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肛周脓肿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予红光照射配合金黄洗剂坐浴、湿敷换药治疗;对照组单纯予金黄洗剂坐浴、湿敷换药治疗.观察两组疼痛、创面渗液评分,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术后第21天愈显率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术后第1、7天两组的创面面积无显著性差异,在第14、21天两组的创面面积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疼痛和创面渗液评分比较,术后7、14天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第21天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光照射联合金黄洗剂坐浴、湿敷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创面渗液的疗效确切,效果优于单纯予金黄洗剂坐浴、湿敷换药治疗.
作者:雷霆;陈华;董自庆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60例颈型颈椎病采取桂枝加葛根汤结合“米字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医院选取由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所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60例作为分析的主要对象,分组的方式选择随机计算机表法,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以颈舒颗粒口服,观察组予以桂枝加葛根汤结合“米字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疗效较于对照组更高,疼痛评分显著降低.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提升了分析价值.结论:在颈型颈椎病的治疗中,选取桂枝加葛根汤结合“米字操”的方案,具有显著疗效,可以加以推广.
作者:王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清法治疗非缺血性糖尿病足坏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缺血性糖尿病足坏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以清法治疗,对照组以常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创面感染控制的有效率为9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1);炎症指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清法治疗非缺血性糖尿病足坏疽的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赵诚;曹烨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痤疮是青少年常见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之一,中医称之为“粉刺”.其主要的病损特征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主.据文献报道,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在青春期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痤疮[1].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社会学习和工作压力的加大,本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2].痤疮多发于颜面,具有一定的损容性,给患者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和思想压力,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3].因此,皮肤美容科的医生们都在积极寻找此病治疗的有效方法.笔者于2013年9月~2015年9月间,对30例痰瘀血凝型痤疮采用面部刺络闪罐配合中药面膜倒模治疗,疗效较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云;吴飞虎;陈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揿针耳穴埋针治疗颈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科颈型失眠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穴位按摩、王不留行耳穴压丸、活血化瘀药物静脉输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王不留行耳穴压丸替换为揿针耳穴埋针治疗.埋针3d后轮换对侧耳朵,7d为1疗程,每个疗程后休息2d,治疗共需3个疗程.每个疗程前后由专人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睡眠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治疗组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P <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在耳穴上应用揿针埋针,可调节脏腑功能,促进脏腑功能恢复正常,阴阳平衡,从而改善失眠之症.
作者:程维芬;何明;鄢路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运用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74.19%,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
作者:朱翩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热罨包法属于湿罨法,此法集结了溻法、熨法、熏法三种外治法的精粹,所以临床上多用于某些骨伤病及皮肤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近年来又出现用热罨包改善糖尿病肾病症状、改善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等目的的用法.热罨包作为传统中医外治法之一,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治疗病种繁杂,符合中医异病同治的诊治法则.研究热罨包的作用机制、所用中药、使用方法等方面,可以指导我们如何在临床上更加灵活应用这一安全性高、易于操作、价格低廉的方法.
作者:梁榕钰;王振宜;崔灿;王云云;干丹;韩昌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皮炎宁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局部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局部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皮炎宁加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复方氟米松软膏,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26.67%、86.67%,对照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13.33%、50.00%,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皮炎宁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局部神经性皮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白彩萍;张莉芳;郑学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临床较为常见妇科内分泌疾病,以持续性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为特征.随着现代社会的压力增大及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发病率逐年增加,据统计,PCOS占不孕人群的30%~40%,约占无排卵性不孕的75%….笔者在跟师期间运用脐疗合穴位埋线治疗PCOS致不孕症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圆圆;季法会;邢燕;王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手法结合中药热敷、中频脉冲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和机理.方法:于2014年9月~2016牟11月间,对23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应用手法结合中药热敷、中频脉冲治疗,并进行VAS、ODI评分及采用改良Macnab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于治疗结束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根据VAS评分标准,治疗前(7.09±0.73)分,治疗后(2.65±0.71)分,P<0.05;根据ODI标准,治疗前(61.7±11.3)分,治疗后(19.9±7.0)分,P<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达86.96%.结论:手法结合中药热敷、中频脉冲能有效缓解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症状,简单、安全,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张兴国;李小军;杨智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在人群中呈高发及年轻化趋势,针对这一问题,谢辉教授根据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理论方法,疗效显著.本文就谢辉教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经验做一简单概述.
作者:刘尊宇;谢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