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鸿蕾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行开胸手术的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状况进行探讨,针对其不足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结果 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且有2例患者行二次开胸手术.52例患者在术后48 h~72 h拔管,其余患者在术后7 d内依次拔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86%.结论 针对高龄患者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拔管时间,提升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理论到实践过渡的第一阶段,也是象牙塔学生角色向社会医务工作者过渡的一个重要桥梁,在这一阶段所积累的学习、工作、社会经验及锻炼培养的心理、职业素质对今后的人生会有重要的影响.但因适应不良、知识经验不足、技能缺陷等原因,护生在实习期间往往出现心理、行为等多方面问题,甚至发生不良事件,给个人、患者、实习医院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分析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并有效规避,培养其将来成为综合素质良好的护士,是临床带教工作的重要任务.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5月我科护生实习过程存在的风险,及所采取的有效应对方式,报道如下.
作者:崔喜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共情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4月-2017年6月间于我院就诊的74例妇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服务,观察组则联合实施共情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9%(P<0.05);观察2组住院时间、S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科手术患者实施共情护理可对患者生理、心理等产生积极影响,改善康复速度及康复效果.
作者:卢玉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振动排痰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8例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29例,观察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叩背辅助方式帮助患者进行排痰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振动排痰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记录观察排痰量和肺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排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肺功能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振动排痰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排痰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急性阑尾手术治疗过程中配合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行急性阑尾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舒适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急性阑尾手术治疗中,可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秋蓉;张娜娜;钟翠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及对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71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恶露平均时间、子宫进入盆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产妇感染率为22.9%,观察组产妇感染率为5.6%,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可加快剖宫产产妇产后康复进程,降低感染率,值得推广.
作者:曾毓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术中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接收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76例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法 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38例.采用一般护理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术中人性化护理的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出血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血量为(85.66±10.22)mL,观察组出血量为(36.22±7.1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术中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小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外科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早期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2年后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及术后肩关节活动度.结果 试验组淋巴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降低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秀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脑创伤术后脑积水给予早期脑室分流及颅骨修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5月78例给予早期脑室分流及颅骨修补治疗的脑创伤术后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脑室分流及颅骨修补治疗脑创伤术后脑积水时, 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健康恢复.
作者:谢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产科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挑选我院收治的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施行传统助产分娩,观察组产妇施行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比较2组产妇对护理满意度和分娩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产妇满意度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且观察组的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0%,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实施一对一陪伴全程陪伴分娩能够明显减少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使产妇顺利分娩,是一种有效的分娩护理模式.
作者:金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后疼痛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行腹腔镜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统计和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疼痛程度及疼痛持续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后疼痛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时间,且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作者:侯琼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360例艾滋病患者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各680例.对比2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艾滋病患者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素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出院后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6个月后调查2组遵医行为与血糖指标.结果 干预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遵医行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增强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使血糖能够控制在一个比较理想的范围内,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在胃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胃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护理后,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实施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戴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在静脉输液护理中采用个体化输液护理方案,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436例静脉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试验组218例行以常规护理联合个体化护理方案,对照组218例单纯进行常规护理,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静脉输液患者行以个体化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减少护理差错,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文怡;董艺;朱雯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采用护理标识安全管理和常规管理.对比2组危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危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护理标识安全管理具有个体化、安全性、全面性等特点,将其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患者管理中,能够降低患者住院风险,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值得推广.
作者:曾梅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子宫脱垂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7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采用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待及时、巡视病房、生活护理、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康复锻炼等方面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子宫脱垂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率,加快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竹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的特点、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建议.方法 对产科护理工作的性质特点及现状进行深入总结,综合讨论各种优质产科护理模式及管理的效果,总结产科护理工作的改进方法 和措施.结论 应当从产科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及服务态度的改善?产科护理模式的优化以及产科护理体系的完善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从而减少护理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差错率和纠纷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产科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赵敏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应用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院前抢救急救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出诊时间为(9.8±1.7)min,急救时间为(21.9±4.5)min,住院时间为(10.8±1.2)d,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短(P<0.05).研究组致残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5.0%和2.5%,与对照组的52.5%和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2.5%,对照组满意度为72.5%,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急性脑卒中院前抢救中应用急救护理,可有效缩短出诊和急救时间,从而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加速患者恢复,提高满意度.
作者:魏正琴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ICU重症护理中血糖控制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2月82例ICU病房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血糖控制,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APACHEⅡ、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为2.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07%(P<0.05).结论 予以ICU病房患者血糖控制,可优化预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蔡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