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冰蕊
目的 探讨对子痫前期患者行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方式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86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3例.研究组行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分娩,参照组行常规分娩,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耐受产痛程度、产程时间以及母婴健康情况.结果 研究组耐受产痛程度40例(93.02%)显著高于参照组31例(72.09%)(P<0.05);研究组各产程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2组1min和5min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产后2 h出血量显著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子痫前期患者行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效果十分显著,对于母婴健康的影响程度较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产时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作者:许伟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电凝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电凝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电凝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下电凝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鲍文珑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风险管理在减少冠心病介入手术伤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9月—2016年12月我科接诊的行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患者50例,利用电脑随机盲法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2组均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时加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观察2组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风险管理措施积极用于冠心病介入手术中,可显著降低术中躁动等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程度.
作者:吴世英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匹伐他汀联合丹田降脂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高脂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饮食和改变生活方式(如:体育锻炼、戒烟、限酒)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匹伐他汀和丹田降脂丸,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和丹田降脂丸,疗程12周,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匹伐他汀联合丹田降脂丸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王书敏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明显低于观察组(9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立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72例,均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为标准,分析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95.8%,敏感度为95.7%,特异度为100.0%.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无不良反应发生,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临床诊断的准确率高,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艳;罗惠军;陈梦宇;王颖琦;胡春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了解核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5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核磁共振和CT诊断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手术病理证实股骨头坏死共累及112个髋关节,CT阳性检出率为83.92%(94/112),MRI阳性检出率为93.75%,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此外,核磁共振在股骨头Ⅰ期坏死中的检出率高于CT,差异显著(P<0.05).结论 核磁共振与CT均可用于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但核磁共振的检出率更高,可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作者:王晓晶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肺心病患者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技术治疗其心肺功能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确诊的74例肺心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心肺功能异常治疗方案,治疗组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结果 常规组总有效率(78.38%)低于治疗组(94.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肺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常规组肺功能差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心肺功能异常的肺心病患者,可提高疗效,且恢复心肺功能效果理想,值得临床研究与推广.
作者:袁项英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急诊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GE-ViVi-7型超声诊断仪、SIEMENS ACUSON X300型和PHILIPS EPIQ5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结果 与手术结果对比,异位妊娠诊断符合率92.65%、卵巢肿瘤蒂扭转11.00%、黄破裂88.89%、不全及稽留流产90.00%、前置胎盘100.00%、急性盆腔炎100.00%,总计诊断符合率94.81%.结论 B超诊断妇科急腹症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准确性高,而且具有简便、经济、无创、快速等特点,为妇科急腹症的诊断提供了比较可靠的客观的参考依据,可作为妇科急腹症首选诊断手段.
作者:徐益利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消肿汤治疗四肢创伤性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我院2015年7月—2016年5月诊治的四肢创伤性肿胀患者中抽取9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在遵循随机抽签原则下分为2组,治疗组(n=46)应用消肿汤治疗,对照组(n=46)采用甘露醇进行消肿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肿胀程度变化以及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肢与健康肢体之间平均差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肿汤治疗四肢创伤性肿胀的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消除患者患肢肿胀症状,促使其早期恢复四肢功能,并能提升患者对肿胀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永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自拟黄芪消疣汤内服联合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所进行治疗的扁平疣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黄芪消疣汤内服联合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黄芪消疣汤内服联合维A酸软膏外用治疗扁平疣可提高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贺爱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4例手术治疗的婴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对比2组患儿麻醉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麻醉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平均动脉压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婴儿麻醉中应用喉罩麻醉,可缩短患儿拔管时间及麻醉清醒时间,降低动脑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少英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气和红细胞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患儿34例作为A组,同时选择同期我院正常的新生儿34例作为B组,对2组均进行血气分析以及红细胞相关参数检测.结果 血气分析中,A组新生儿患儿pH值小于B组,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分压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参数检测中,A组新生儿红细胞含量、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气分析能够及时有效的纠正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液酸碱平衡,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红细胞参数检测能够有效诊断新生儿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远琴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与X线平片在脊柱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0例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均给予X线平片和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以及分型情况.结果 螺旋CT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片(P<0.05);相较于X线片检查,螺旋CT检查对于安全带型和爆裂型骨折的诊断准确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在脊柱爆裂性骨折影像学检查中,螺旋CT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能准确对骨折进行分型,以避免漏诊、误诊,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而X线片虽然诊断效果不及螺旋CT,但是其具有检查时间短、费用低的优点,可作为基础诊断方法.
作者:高汉斌;李向阳;谢永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常见急重症,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营养支持治疗的目的 是建立积极的氮代谢平衡.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作为治疗SAP的重要方法可降低胰腺感染率、病死率.但对EN开始的时间、途径选择、营养种类选择等方面目前国内外尚无权威统一意见.本文就EN营养支持治疗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鲍旭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究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78例,单纯采用莫沙必利治疗)和观察组(78例,采用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9%和6.41%,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普善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鹿角壮骨胶囊对膝骨关节炎家兔模型膝骨关节炎软骨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软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7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新西兰兔按照数字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模型对照组和鹿角壮骨胶囊组采用单侧改良Hulth术制作膝骨关节炎模型.正常对照组仅打开关节腔,不损伤韧带和半月板作对照,连续42 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0.1 mL/kg),鹿角壮骨胶囊组给予鹿角壮骨胶囊(0.1g/kg)灌胃,3组连续28 d.观察兔膝关节大体情况,并进行软骨退行性变评分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膝关节软骨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表达情况.结果 鹿角壮骨胶囊组兔膝关节软骨病理退变程度较模型对照组轻,膝关节软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表达量较模型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鹿角壮骨胶囊能延缓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病理损伤,增强膝关节软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7表达,从而达到延缓骨关节炎病程进展的作用.
作者:甘龙飞;杨丽;李溥;胡鲲;沈振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后对再次异位妊娠的影响.方法 对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妇产科确诊异位妊娠并进行保守性手术治疗的9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腹腔镜(观察组)和开腹手术(对照组)各47例.比较不同手术对患者再次异位妊娠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再次受孕时间、留置导管时间及手术时间均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未孕及再次异位妊娠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宫内妊娠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持续性异位妊娠、同侧异位妊娠及对侧异位妊娠等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可缩短异位妊娠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再次异位妊娠.
作者:张霞;邹冬兰;张敏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给予抗病毒及护肝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3例、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及抗结核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甘草酸二铵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抗病毒及抗结核的基础上加以甘草酸二铵进行肝脏保护治疗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能够显著缓解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损害,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淦作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人工流产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就诊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试验组患者术后即时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对照组患者术后即时放置宫腔形宫内节育器.均随访12个月,观察带器妊娠、停用节育器、续用节育器情况,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带器妊娠率、术后1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腰酸等,经药物治疗逐渐缓解.结论 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是安全有效的,但吉妮宫内节育器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不良反应较轻,更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林冰蕊 刊期: 201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