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伤害因素及防范对策

沈成花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 职业伤害, 相关因素, 防护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伤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手术室工作的的1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分析手术室护士的主要职业伤害因素及防护措施.结果 手术室护士的主要职业伤害因素为患者血液或体液污染、手术利器损伤、消毒液损伤,14名护士中12名曾经受到过职业伤害,职业伤害发生率为85.7%,其中血液或体液污染发生率为57.1%,手术利器损伤发生率为78.6%,消毒液损伤发生率为14.3%,其他7.1%.结论 在手术室工作的护士要明确手术室内的主要职业伤害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在心理上进行自我调节,增强安全防护意识,制定可行的自我防护措施,大程度地减少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性危害.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hs-CRP Hcy的影响及疗效

    目的 探讨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抽取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35)应用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n=35)单纯应用甲钴胺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hs-CRP、Hcy水平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hs-CRP、Hcy有正性影响,疗效肯定.

    作者:梁淑琴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日间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45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日间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入住我院日间病房45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情况.结果 45例患者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后,手术过程顺利,均48 h后正常出院,未发生1例并发症,出院后回访满意度高达100%.结论对日间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厉燕芬;胡潇泓;蒋燕;冯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心理护理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以入院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比较2组护理后的HAMA、HAMD、ADL、GQOLI-74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ADL、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心理护理,可有效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朱桂枝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探讨

    目的 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4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参照组的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冠心病基础知识方面的认知程度为91.4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健康教育,能够改善临床治疗有效率,且能够加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认识程度,有利于患者预后以及远期疗效.

    作者:程景华;施玉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全方位护理对骨外科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全方位护理对骨外科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骨外科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采取全方位护理和传统护理方式,对比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试验组生活质量得分为(86.6±11.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8.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方位护理能明显改善骨外科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熊小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康复护理在中老年颈肩腰腿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在中老年颈肩腰腿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颈肩腰腿痛中老年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与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2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均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运动功能的改善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在中老年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减轻疼痛,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匡淑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急诊室收治的4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月—8月急诊室收治的4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语言障碍、肢体障碍、吞咽障碍等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脑出血、颅内压增高、血压异常、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诊护理路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跃琼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保障手术室护理安全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细节护理在保障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4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成细节护理组和常规组,各37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方式护理,细节护理组患者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行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常规组仪器设备管理评分、器械准备评分、护士配合技能评分比细节护理组低,差异显著(P<0.05);细节护理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常规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细节护理保障手术室护理安全,能够提高手术室中各项护理操作评分和护理质量的总评分值得推广.

    作者:康美莲;叶素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语言沟通在美容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语言沟通在美容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2例接受美容的患者,平均分成2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美容过程中施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沟通.对比2组患者对美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2组护理后心理状态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达到96.7%,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仅为82.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美容护理中积极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有助于缓解患者紧张状态,提高美容效果与患者满意度.

    作者:林含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标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标准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文护理、运动康复护理、语言功能护理、吞咽功能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72.50%,标准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00%,2组比较差异显著;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标准组;同时标准组患者护理后Barthel评分、NOSI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标准组患者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患者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为32.5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患者后期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翁艺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PDCA在血透室医院感染质控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PDCA在血透室医院感染质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血透室医院感染质控自2016年9月开始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在实施前后7个月收治的患者中各选出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2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业务能力等指标.结果 实施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3.85%,低于实施前的12.31%;且实施后的感染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2.31%,低于实施前的7.69%,差异均显著(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血透室医院感染质控中有助于预防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黄景妮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伤害因素及防范对策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伤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手术室工作的的1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分析手术室护士的主要职业伤害因素及防护措施.结果 手术室护士的主要职业伤害因素为患者血液或体液污染、手术利器损伤、消毒液损伤,14名护士中12名曾经受到过职业伤害,职业伤害发生率为85.7%,其中血液或体液污染发生率为57.1%,手术利器损伤发生率为78.6%,消毒液损伤发生率为14.3%,其他7.1%.结论 在手术室工作的护士要明确手术室内的主要职业伤害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在心理上进行自我调节,增强安全防护意识,制定可行的自我防护措施,大程度地减少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性危害.

    作者:沈成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延续性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复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延续性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复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延续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急性胰腺炎疾病知识认知度;出院后自我管理评分、 遵医治疗评分;1年复发率.结果延续组患者急性胰腺炎疾病知识认知度高于对照组(P<0.05);延续组出院后自我管理评分、遵医治疗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延续组1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复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提高其遵医和自我管理行为,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朱红艳;张娟;陈小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防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无缝隙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以及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稳定、活动受限、疾病认知程度以及治疗满意度SAQ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并且预防心绞痛的复发,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容慧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心理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前焦虑症状的干预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前焦虑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6例泌尿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传统组与心理组.传统组单纯接受常规护理,心理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与收缩压、心率.结果 心理组患者的术前焦虑情况、血压及心率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泌尿外科患者术前护理中,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婷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远红外线照射联合马铃薯外敷治疗甘露醇注射液渗漏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远红外线照射联合新鲜马铃薯片外敷治疗甘露醇注射液渗漏致局部肿胀和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甘露醇注射液渗漏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均4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远红外线照射联合新鲜马铃薯片外敷治疗,对照组1、对照组2分别采用50%硫酸镁湿敷和喜疗妥乳膏外擦治疗,观察对比3组皮下肿胀伴疼痛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皮下肿胀、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1、对照组2,且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红外线照射联合马铃薯片外敷可有效治疗甘露醇注射液渗漏所致皮下肿胀伴疼痛,且无创、安全、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桂英;赖小华;吴枝桃;王玉琴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艾灸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艾灸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联合艾灸治疗,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艾灸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枝桃;方莉萍;游海洋;郑桂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延续性护理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60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护理组30例实行常规护理,延续护理组30例实行延续性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延续护理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实行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丽群;陈泓;李小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实施综合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实施综合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6月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中实施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2016年7月—12月对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实施综合管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种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服务质量、护理质量以及回收供给及时度上均优于对照组,且在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及防范意识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实施综合管理方案,能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护理质量、安全意识等,值得推广.

    作者:管仙娥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在我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将其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60例患者进行普通护理,试验组60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身体痛感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临床上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能够加快恢复速度,使患者心理压力得到了释放,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张海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