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醒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在我院妇科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52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对比2组宫颈癌患者的焦虑、抑郁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宫颈癌患者在术后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异常,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对手术的满意度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有助于患者身心康复,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戎有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肺部单发空洞性病变的CT征象,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肺部单发空洞性病变患者的CT表现,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16例,10例痰菌培养3次阳性确诊,4例经治疗后随访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结果 肺结核空洞13例,肺癌空洞7例,肺脓肿空洞4例,肺霉菌感染空洞2例,白色念珠菌感染空洞2例,隐球菌感染空洞1例,非结核分枝杆菌空洞1例.结论 不同疾病空洞的影像表现各具特点,对于疾病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多排螺旋CT检查可清楚显示空洞的形态特征,进而作出较准确的定性诊断.
作者:许东海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实施流产后计划生育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行人工流产的440例女性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计划生育干预措施,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节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及避孕情况.结果 对照组节育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和主动避孕率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实施流产后计划生育的干预效果明显,可以明显提高女性节育知识掌握程度及主动避孕率,维护女性健康,适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作者:黄淑容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对儿童血液病骨髓细胞学调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2例儿童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骨髓血细胞学结果,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段儿童血液系统疾病发生率:肝大患者占43.1%,贫血占38.2%,出血占39.2%,发热占40.2%.结论 细胞形态学改变是血液病学的重要诊断标准,其有助于血液病的诊断,在血小板疾病诊断中有着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路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儿童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6例ICU重症监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护理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 经过护理后,84例满意,18例基本满意,4例不满意,总护理满意度为96.2%.结论 为有效提高儿童重症监护室的整体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率和护理纠纷率,需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大健康宣教力度.
作者:董保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抽选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142例,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71)和对照组(n=7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强化教育,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治疗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透析不依从、服药不依从、饮食不依从、运动不依从、通路保护不依从分别为14例、10例、9例、12例、4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例、20例、19例、23例、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临床应用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辛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胸腹腔冲洗治疗结核性渗出胸膜炎、脓胸、腹膜炎及实施分阶段护理的效果.方法 运用胸腹腔冲洗的方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脓胸,结核性腹膜炎,以及对其实施分阶段护理指导.结果 30例患者中29例均在较短时间内治愈出院,1例因经济问题放弃治疗.避免了胸腹腔粘连,提高治疗效果及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脓胸、腹膜炎通过胸腹腔冲洗及实施分阶段护理,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增加了局部治疗的效果,减少了胸腹膜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赵美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予以探讨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治疗方案开展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开展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19例治疗有效,21治疗显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18例治疗有效,30例治疗显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俊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卡托普利联合普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单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36例采取卡托普利联合普伐他汀治疗,对比2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与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上述两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卡托普利联合普伐他汀治疗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可改善患者生命体征,进一步确保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振陆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妇产科有产后出血倾向的100例孕产妇,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加卡前列甲酯栓治疗,治疗组采用缩宫素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产后2h、24 h出血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发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双叶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国民健康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是国家改善民生的关键.然而,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化不断推进所致的环境恶化使得慢性病的发病率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慢性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也逐年增多.制定有效策略,减少慢性病危险因素的暴露,降低慢性病发病率是目前我国医疗改革的重中之重.
作者:刘凤容;李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就诊的10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超声表现进行研究.结果 本组100例患者,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术后均行病理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符合率可达95%以上.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临床诊断子宫肌瘤有较高价值,是妇科诊治子宫肌瘤术前必备的检查方法.
作者:王敏霞;靳鹏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15例,经阴道助产3例,剖宫产2例,产后2h出血量(98.3±19.63)mL,住院时间(5.66±1.9)d;对照组自然分娩2例,经阴道助产3例,剖宫产15例,产后2h出血量(135.76±20.34)mL,住院时间(9.38±2.3)d,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减少产后出血量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任慧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组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记录并比较2组结石排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结石排净率高达93.55%,对照组结石排净率仅为77.42%(P<0.05),提示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35%)虽略高于对照组(12.90%),但2组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 对输尿管结石患者给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李晓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20例,有效率为60%;观察组患者显效3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相较于西医治疗效果更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郭海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率、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 对2004年1月-2014年6月我院发生产后出血3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63.75%),胎盘因素造成产后出血占69.84%.产后出血在剖宫产、阴道助产、阴道顺产中的发生率分别为6.34%,5.54%,1.80%.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h以内占83.33%.结论 加强孕产期保健,警惕高危因素,提高接产技术与手术操作技术,严格控制剖宫产指征,产妇产后在产房中留观2h是减少产后出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作者:蒙元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共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以及对照组(35例),观察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统计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4.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2.9%,差异显著(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硝苯地平缓释片,同时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帅行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 对26例宫颈癌患者术前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在心理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进行检测,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各种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 实行心理干预护理后SCL-90量表总分从(180.29±21.46)分下降到(148.45±18.43)分,其中单因子得分中抑郁从(3.12±0.46)分下降到(2.37±0.41)分,焦虑得分从(2.94±037)分下降到(2.15±0.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护理能明显降低宫颈癌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总得分,有效减轻其焦虑和抑郁情绪.
作者:季青 刊期: 2016年第15期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为1/30000~1/100000[1],致病基因定位在染色体13q14.3区,称为ATP7B基因,编码一种铜运P型三磷酸腺苷(ATP)酶;其突变致铜与前铜蓝蛋白结合,使转运蛋白铜蓝蛋白减少,大量未经结合的铜排泄障碍,铜在肝、脑、肾等重要器官中蓄积,引起以肝和脑损害为主的疾病.张忠胜等[2]采用PCR产物直接DNA测试法检测,发现ATP7B基因8号外显子778密码子是HLD患者的高频突变位点,12号外显子952密码子可能是HLD患者的高频突变位点,未发现14号外显子基因突变.HLD通常发生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其发病年龄悬殊,各器官损害顺序、程度及进展速度存在差异,导致首发症状不一、临床表现多样;一般而言,儿童期患者大部分以肝病为主的症状首发;青壮年期患者大多以震颤为主的神经症状首发,部分以构音障碍、肌张力障碍、精神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首发;少数以血液、肾脏、骨关节肌肉、皮肤等症状起病.HLD是少数可以有效控制的遗传性疾病,早期诊断、系统治疗,可以亨受健康人一样的生活和寿命;如果发病时间长或出现严重并发症且不接受系统驱铜治疗,可终致残、致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本文对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及预后综述如下.
作者:仇世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93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非细菌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分别为54例和39例.对外周血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计数进行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细菌感染组C反应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C反应蛋白水平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对细菌性感染诊断的准确性高于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在早期诊断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卢秋香;林琳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