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

陈彬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 克拉霉素缓释片, 红霉素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于我院呼吸科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克拉霉素缓释片组(基础治疗+克拉霉素缓释片)和红霉素组(基础治疗+红霉素),每组61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克拉霉素缓释片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2%,红霉素组的8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拉霉素缓释片组患者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少于红霉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应用克拉霉素缓释片干预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辨证论治方案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及化疗联合治疗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3年5月—2015年5月入住我院的5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患作为试验对象,进行随机分组,26例对照组及26例联合组,分别给予化疗+贞芪扶正胶囊和化疗+中医辨证论治方案,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及化疗联合治疗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提高疾病控制率及肿瘤缓解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朝流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测定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诊断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重症感染者、44例非重症感染者和48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设为重症感染组、非重症感染组和对照组,对各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白细胞(WBC)计数和体温进行测定。结果重症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非重症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和WBC计数与非重症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可作为临床判定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有效指标。

    作者:刘俊霞;杨丽丽;李川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盆炎净加盆腔炎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6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盆炎净加盆腔炎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患慢性盆腔炎患者1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盆疗组,对照组采用盆炎净加红藤汤保留灌肠,盆疗组采用盆炎净加盆腔炎治疗仪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3个疗程结束后,对照组有效率为91.67%,盆疗组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治疗1,2,3个疗程治愈率分别为20%,36.7%,58.17%;盆疗组治疗1,2,3个疗程治愈率分别为53%,72%,89.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盆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盆炎净加盆腔炎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显著,宜推广应用。

    作者:朱卫珍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医院营养科建设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营养支持在临床综合治疗中作用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后期康复与预后效果,因此医院营养科的建立对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自2009年我国卫生部办公厅印发《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通知后,全国各级医院对该学科建设内涵及未来发展方向与前景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受多种因素限制,目前多数医疗机构营养科的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有研究指出[1],医院营养科的不完善,无法使其充分发挥应有职能作用,并对医院整体形象及医疗质量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进而制约医院全面发展。本研究对我国医院营养科的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总结应对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坤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小儿创伤性脑梗死2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创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小儿创伤后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例出院后均随访5个月~6个月,痊愈20例,遗留轻瘫1例。结论脑血管损伤、血管痉挛及血管解剖学因素是小儿创伤性脑梗死的主要病因,其好发于基底节区,CT或MRI是确诊的主要手段,早期综合治疗并加强功能锻炼,预后良好。

    作者:肖连福;黄瑞宏;周希汉;陈昌勇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2.00%,护理总满意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00%,护理总满意率为84.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产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娟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不同抗凝起点预防粗隆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对比

    目的:探讨对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不同抗凝起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8月—2016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粗隆间骨折患者74例,依照随机投掷法给予分组,研究组37例在住院后尽快应用利伐沙班,对照组37例在术后拔除引流管6 h后应用利伐沙班,对比2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及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相比于对照组并未有明显改变(P>0.05)。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0.27%(P<0.05);研究组DVT发生率为5.41%,优于对照组的21.62%(P<0.05)。结论早期应用抗凝药物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减少血栓发生概率,且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并未有明显变化。

    作者:王峰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讨对下肢骨折患者行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0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交锁髓内钉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则接受早期动力化治疗。对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96.23%患者骨折基本愈合,可正常行走,对照组则为79.2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整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及延迟愈合、骨不连等骨折不良愈合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患者中应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恢复,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建议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晓飞;吕长虹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泌尿系结石患者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体外冲洗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每组44例,分别定义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开放取石术治疗,治疗组接受体外冲洗波碎石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腰腹部疼痛等结石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和泌尿系结石疾病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洗波碎石在泌尿系结石疾病治疗中可发挥重要作用,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关注。

    作者:张骞;薛清平;刘昌明;张家彬;李惠长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集到的尿常规检验标本146份,将其按照时间顺序分成2组,每组73份,2014年1月—12月间收集的标本定义为对照组,2015年1月—12月间收集的标本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标本进行常规尿液检查控制,观察组标本在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进行质量控制,对2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标本均顺利完成检查,检验结果可靠,观察组检验结果符合率为98.63%,较对照组的89.04%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实施分析前质量控制,可使检验结果准确性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刘文俊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氨溴索雾化吸入和针剂给药对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氨溴索雾化吸入和针剂给药治疗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患儿10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给予对照组患儿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行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咳嗽时间以及发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给药较之针剂给药更具有优势,值得在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琳敏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关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浅见

    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及其他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是一种信息资源,是信息和载体的统一体。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机密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管好用好档案,对资源开发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邓红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瑶蔻复方外用对黄褐斑小鼠SOD活力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瑶蔻复方对小鼠黄褐斑模型的疗效。方法黄体酮注射法建立小鼠黄褐斑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瑶蔻复方组、阳性组,外用给药30 d后,检测皮肤和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瑶蔻复方外用可使黄褐斑小鼠皮肤和肝脏SOD活力有所提升,其中皮肤SOD活力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瑶蔻复方外用治疗黄褐斑可能通过提高机体SOD活力来抑制氧化反应,减轻皮肤色素沉着。

    作者:骞秀芳;刘丹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两种不同方式腹腔镜手术在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式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普外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三孔法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四孔法行腹腔镜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孔法具有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创伤小等优势,四孔法具有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等特点,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

    作者:林中满;王德奋;甘立麒;陈泽冠;敬旭军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腹泻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患儿采用双歧三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腹泻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后宾;黄贵莲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住院孕产妇营养宣教的效果评估

    目的:探讨对住院孕产妇予以营养宣教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接受营养宣教的孕产妇200例,对比分析宣教前后孕产妇关于营养方面的相关知识、态度和实际行为,并进行差异评价。结果宣教后,孕产妇的食物呈现多样化特征,以谷类为主;孕产妇食用蔬菜、水果、奶类、豆制品的次数明显增加,同时还摄入了一定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在保持食量与体力活动平衡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体重的实时控制。此外,孕产妇对营养知识的认知度及其营养技能都得到了显著提高,能够迅速记忆并且辨别一些适宜产后营养恢复的食物,例如产后第1天可吃些稀软易消化的食物和汤水,如红糖水、藕粉、蒸蛋羹、鲫鱼汤等,但汤不能太油腻;第2天向正常膳食过渡。食物品种多样化。同时,对于一些产妇保养的错误认识如鸡蛋吃得越多越好、吃牛奶鸡蛋补铁等进行了纠正。结论对住院孕产妇进行必要的营养宣教,能够提高孕产妇对相关营养知识的认知度,改善其对于营养宣教的态度,提高营养搭配技能,从而有效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概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古晓萍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浅谈风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其病程长,病情反复,导致患者思想活动复杂,产生多种不良情绪反应,所以在给予风湿病患者积极治疗的同时,应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作者:尤颖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个体化护理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析个体化护理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评价并比较2组患儿的Fugl-Meyer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总分为(153.45±4.64)分,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的Fugl-Meyer评分总分为(87.54±3.39)分,护理满意度为66.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个体化护理应用于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中,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平衡能力,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春婵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社区中医综合干预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目的: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讨论实施社区中医综合干预方案的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社区医院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来分组,具体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针对观察组患者,选择应用社区中医综合干预方案;针对对照组患者,选择应用常规干预方案,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社区中医综合干预方案治疗可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病情反复的概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宏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术前视频健康教育对全麻术后留置导尿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术前视频健康教育对全麻术后留置导尿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诱导留置导尿术后需进苏醒室的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术前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接受术前视频健康教育,观察2组患者呼吸、心率及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对比2组患者的疼痛等级和麻醉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呼吸、心率及血压基本稳定,与术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无疼痛率及苏醒期躁动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为(4.2±0.5)h,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为(7.9±0.8)h,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麻术后留置导尿患者实施术前视频健康教育,可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减少疼痛感,缩短麻醉苏醒时间,进而帮助患者顺利度过苏醒期。

    作者:赵红;涂萍;谢辉莉 刊期: 2016年第3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