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
为了更好地贯彻《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加强我市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我们对管辖的大同市放射诊疗机构医用X射线受检者防护现状进行了探讨和剖析,系统地分析了医用X射线受检者防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为规范我市的放射诊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郭建华;闫绒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对11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起病急,进展迅速,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常以眩晕、恶心为首发症状,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运动障碍、偏盲等。影像学检查核磁共振常表现为多个病灶,以中脑和丘脑为主。结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及预后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核磁共振成像的改变。
作者:段青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妇科良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妊娠合并妇科良性肿瘤剖宫产术中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084例患者中有480例患者行子宫切除术,240例行肌瘤切除术,251例行卵巢肿瘤剥离术,31例行单侧附件切除术,11例行双附件切除术,50例行卵巢楔形切除及成形术,21例行卵巢壁活检术。结论在妊娠合并妇科良性肿瘤剖宫产术中采取恰当的、有针对性的肿瘤切除术,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程晓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辅助拉西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90例门诊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拉西地平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丸。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均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六味地黄丸辅助拉西地平在治疗老年性高血压上较单一用药疗效好。
作者:刘振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医院的科学发展和科学管理的基础,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对医院的发展极为重要。但是,目前在中小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现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其健康发展。笔者对中小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作者:李文洪;任翔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两种时间确认剖宫产产妇新生儿性别对其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产妇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A组在新生儿出生断脐后即让产妇确认新生儿性别,B组在剖宫产术中子宫缝合后再让产妇确认新生儿性别,比较2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结果 A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大于B组。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子宫缝合后再让产妇确认新生儿性别,可减少术中出血量。
作者:董亚玲;胡娟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头孢唑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头孢唑肟联合阿奇霉素静滴,对照组单用头孢唑肟静滴,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7%,75.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唑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稀料是一种易挥发、有芳香气味的无色透明有机溶剂,俗称香蕉水或天拿(那)水。近年,随着稀料在装饰装修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因使用不当、保管不善、防护不严等导致稀料中毒日趋增多;中毒途径主要为呼吸道吸入,少数为误服。由于稀料成分复杂,早期的中毒症状不同,现有的文献报道又无相应诊疗规范,诊断困难,也缺乏治疗经验,几乎所有中毒患者均出现中枢系统毒性、心肌毒性、肝毒性及血液系统损害,早期若未得到积极治疗,多数危及生命。现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2例误服稀料中毒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供各位同道参考。
作者:史官茂;任玉卿;王建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体外振动排痰仪在外科老年手术后肺部感染中的疗效。方法100例手术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由护士直接用手叩击患者背部协助排痰,试验组采用体外振动排痰仪叩击患者背部协助排痰。治疗3d后比较2组患者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治疗7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d后,试验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7d后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外科手术后老年患者,采用体外震动排痰仪排痰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患者易接受,且效果优于人工叩击法。
作者:原琦;魏桂芳;牛会林;郭红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对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出现的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分析,以便节约血源和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我站2013年外采科采集23870袋血液,检查在血液采集、运输、储存、制备等各个环节是否存在问题,并对样本血液报废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类和记录。结果对23870袋样本中出现的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合格袋数为22209袋,占研究样本总数的93.04%;不合格袋数为1661袋,占研究样本总数的6.96%。其中在不合格报废血液样本中,由于丙氨酸转氨酶(ALT)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丙型肝炎病毒搞体(抗-HCV)异常等原因造成血液报废的数量为863袋,占样本总数的3.62%;由于脂血、离心破损等成分制备过程中造成血液报废的数量为798袋,占样本总数的3.34%。结论在采供血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SOP),对可能造成血液报废的各个关键控制点进行重点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以期达到降低血液制品报废率,节约血液资源的目的。
作者:王明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SmartPrep技术在胰腺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80例行腹部螺旋CT检查患者,分为A、B、C3组,A组行动脉胰腺增强扫描,B组行胰腺门静脉期增强扫描,C组行SmartPrep技术胰腺增强扫描,比较3组的胰腺尾部强化值、延迟时间及未达阈值例数。结果 B组达阈值比率63.33%,显著低于A、C组的81.67%,85.0%,B组与A、C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B组强化值显著低于A、C组,扫描时间、延迟时间显著长于A、C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SmartPrep技术在胰脏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与常规增强扫描相比效果好,扫描时间短,值得推广。
作者:王懿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64例,将其按照随机性原则分成2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系统化护理干预以后,干预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利于术后康复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樊桂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现况和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3年11月全部住院病历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结果1288例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8.06%,其中预防、治疗用药分别为51.37%和48.63%。抗菌药物一联、二联、三联用药分别为66.56%,32.63%和0.81%。全院AUD为42.44 DDD/100人天,送检率为45.18%。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高于国家标准,存在围术期用药不规范现象,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作者:武玉萍;李阳;王雅芹;陈晓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太原市迎泽区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筛查率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发病率。方法严格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由培训合格的专业医务人员采集出生后72 h~7 d之内并充分哺乳新生儿后足跟血滴于滤纸片上,CH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PKU采用定量酶法。结果2004年—2013年迎泽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11.96%上升到2013年的82.41%。10年累计CH发病率为1/2527,PKU发病率为1/3694。结论加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新生儿疾病筛查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筛查中各个环节的管理,提高筛查率,减少病残儿发生。
作者:解艳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口服降糖药物(OAD)联合甘精胰岛素对OAD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入选64例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的T2DM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8周、治疗后16周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体重指数(BMI)。结果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16周后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体重、BMI无明显变化。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且无严重低血糖事件。结论口服OAD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可以改善OAD治疗较差T2DM患者的病情,体重基本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低,患者顺应性和依从性好。
作者:宁泽;荆会玲;解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无人工气道脑出血患者适当镇静的临床收益与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无人工气道脑出血患者,应用小剂量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后的意识评分、脑出血血肿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术后经过平稳,呼吸、心率、血压稳定,意识评分稳定。结论无人工气道脑出血患者在血肿清除术后,脑水肿高峰期,适当地镇静有利于降低患者二次出血率,缩短住院时间,采用小剂量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达到镇静效果的同时兼顾患者的安全性,依据患者镇静状态和生命体征变化随时调整镇静剂量,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崔成宏;王俊斌;张宏;蒋永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东莨菪碱用于小儿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进行腹部择期手术的患儿按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常规麻醉组(氯胺酮组,K组)和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东莨菪碱麻醉组(KLS组),观察麻醉前、注药后2 min、注药后5 min HR、SpO2的变化,术后根据患儿出现肢体动作和应答程度判断苏醒情况。结果 KLS组患儿镇静镇痛满意,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K组相比,KLS组术后苏醒时间短,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东莨菪碱麻醉用于小儿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加稳定,术后苏醒快,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氯胺酮麻醉。
作者:赵继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味内服和红藤汤加味灌肠的方法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2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3 d开始治疗,每10 d为1疗程,连用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37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内服加外用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牛爱琴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于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硬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74例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Mayo肘关节评分及关节活动度(ROM)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Mayo肘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硬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肘关节活动度,提高Mayo评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曹富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标本溶血后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分别装进2个试管,分别标记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进行人工溶血后,对比分析2组研究对象血糖(GLU)、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固醇(CHOL)、血尿酸(UA)、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氮(BUN)、钾离子(K+)、肌酐(Cr)、甘油三酯(TG)的检测结果。结果经过检测以后发现,ALT、AST、LDH、ALP、CHOL、K 离子的检测结果差异较大,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G、Cr、BUN、GLU、UA检测结果基本一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标本溶血会严重影响临床生化部分检测项目的准确性,必须采取多种措施预防标本溶血。
作者:梁建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