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琦;魏桂芳;牛会林;郭红伟
目的:观察体外振动排痰仪在外科老年手术后肺部感染中的疗效。方法100例手术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由护士直接用手叩击患者背部协助排痰,试验组采用体外振动排痰仪叩击患者背部协助排痰。治疗3d后比较2组患者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治疗7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d后,试验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7d后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外科手术后老年患者,采用体外震动排痰仪排痰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患者易接受,且效果优于人工叩击法。
作者:原琦;魏桂芳;牛会林;郭红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2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爱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车祸伤患者的院前120急救护理与转运方法,提高患者的救治率。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因车祸伤送至我院进行抢救患者83例,对其院前120急救护理与转运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经抢救并安全转运至医院,3例死亡,患者抢救效果良好,治疗有效率达到96.4%。结论在车祸伤患者的院前120急救护理与转运中,解除呼吸道堵塞,保证患者呼吸顺畅,是为关键的一步,可以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
作者:高东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加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结果本组无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李俊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残胃癌与残胃再发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4例残胃再发癌与26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早期癌,其中全残胃切除术6例、行部分残胃切除术4例。40例进行期癌,其中10例未切除、30例肿瘤切除术。结论残胃再发癌恶性程度高于原发癌,早期行外科治疗效果好。
作者:高明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64例,将其按照随机性原则分成2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系统化护理干预以后,干预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利于术后康复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樊桂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效果和护理。方法选择肝胆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其中试验组使用镇痛泵,对照组常规使用哌替啶或吗啡镇痛,术后48 h~72 h观察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中有效28例(93.3%),无效2例(7.7%);对照组有效20例(66.7%),无效10例(33.3%),2组在镇痛效果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发生并发症4例(13.3%),对照组发生并发症9例(30%),2组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肝胆术后患者使用镇痛泵,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使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霍爱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补血回生汤治疗化疗后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在我科接受肿瘤化疗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8例。观察组患者在化疗后给予服用补血回生汤,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化疗不采取其他治疗手段,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的有效治疗率为95.83%,对照组有效治疗率为81.2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9.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1.25%,而对照组仅为62.5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后采用补血回生汤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疾病治疗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适于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兰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注射液对胎儿窘迫的影响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98例胎儿窘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处理,观察组则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行纳洛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胎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脐血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agar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可提高胎儿对宫内缺氧的耐受性,有助于改善脐血血气指标,提高新生儿Apagar评分,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利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法、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法和手工显微镜检法对尿液进行检测,对各有形成分进行比较,探讨各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方法我院2013年检测的尿液标本1500份,分别采用手工显微镜检、桂林优利特A-100型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及其配套生产的尿10项专用试纸条,长沙爱威AVE-761型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同时进行检测。结果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法、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法由于不同的检测原理及干扰因素的原因,均出现了假阴性与假阳性的结果。结论三种方法对尿液检测有显著差异性,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法、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法不能代替手工显微镜检法。
作者:张济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本文对在我院初诊及复诊的肺部转移瘤患者(32例均在省内三级医院确诊)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中原发灶在消化系统及乳腺的占半数以上。胸片可分为6种类型,其发生率为:多发结节型占62.5%、肺门纵隔型占15.6%、单发结节型占9.37%、淋巴管炎型占3.2%、胸膜胸水型占6.25%、浸润型占3.2%。本文对32例患者的发病机制、X诊断及鉴别诊断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张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208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提供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护理后血压变化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血压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提高护理疗效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共10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采取连续性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结果 B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0%,明显高于A组的78.0%;B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20.0%,明显低于A组的34.0%;B组住院天数以及住院经费均低于A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完善的连续性护理模式,不仅降低了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化脓性脑膜炎并硬膜下积液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30例化脓性脑膜炎并硬膜下积液患儿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30例患者中2例呼吸衰竭而自动出院,其余28例均顺利接受治疗以及护理。结论给予化脓性脑膜炎并硬膜下积液患儿实施对应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患儿生命质量,护理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顾秋菊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标本溶血后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分别装进2个试管,分别标记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进行人工溶血后,对比分析2组研究对象血糖(GLU)、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固醇(CHOL)、血尿酸(UA)、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氮(BUN)、钾离子(K+)、肌酐(Cr)、甘油三酯(TG)的检测结果。结果经过检测以后发现,ALT、AST、LDH、ALP、CHOL、K 离子的检测结果差异较大,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G、Cr、BUN、GLU、UA检测结果基本一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标本溶血会严重影响临床生化部分检测项目的准确性,必须采取多种措施预防标本溶血。
作者:梁建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TCT)检查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在我院门诊就诊及健康体检的1028例女性进行TCT检查,并建议TCT检查结果显示宫颈癌及癌前期病变患者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宫颈癌1例,宫颈非典型增生7例。结论 TCT对宫颈疾病的筛查,尤其对诊断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CIN)和宫颈癌有重要价值,进一步结合阴道镜下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率。
作者:张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涎腺肌上皮癌是一种临床极少见的恶性肿瘤,本文总结7例涎腺肌上皮癌患者的诊断、治疗情况,认为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建议尽可能保留面神经及其功能,待明确诊断后可以再次手术或者通过放化疗来降低肿瘤复发。同时结合中医中药治疗,可达到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复发,提高存活率的目的。
作者:王力平;李滢江;吕素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为了更好地贯彻《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加强我市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我们对管辖的大同市放射诊疗机构医用X射线受检者防护现状进行了探讨和剖析,系统地分析了医用X射线受检者防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为规范我市的放射诊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郭建华;闫绒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72例高龄患者实施腹部手术,给予整体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发生并发症3例,其中静脉炎1例,肺部感染2例。结论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病情观察可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赵艳枝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通过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进行有效的护理,降低其对母婴产生的危害。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我院6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临床护理干预情况。结果60例患者均未发生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结论通过规范的护理,可避免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病情加重,预防症及子痫的发生,确保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
作者:郭荣娥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