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用于下腰部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ASAⅠ或Ⅱ级拟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咪唑安定组(M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D组和M组于腰硬联合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前10 min分别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6 μg/kg和咪唑安定0.6 mg/kg(泵注时间为10 min),分别以0.6 μg/(kg·h)和0.6 mg/(kg·h)的速度维持.结果 D组、M组患者Ramsay评分显著高于N组(P<0.01),术后24 h随访顺行遗忘程度高于N组.结论 静注右美托咪啶0.6 μg/kg后以0.6 μg/(kg·h)的速度持续输注适合于CSEA的镇静.
作者:李小兵;韩志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病理诊断是临床医疗活动中的后诊断,对患者的治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病理质控是正确病理诊断的前提和保障,因此要求非常严格.病理质控分为科内质控和科外质控,而病理质控中的核对与双签字制度在病理诊断流程中可使工作更有序地进行,分工明确,责任细化,做到工作流程中的每个环节及标本的运行情况都一目了然,有效地减少差错的发生,是病理科科内质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白金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意外脾损伤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2011年腹部手术发生的意外脾损伤.结果 意外脾损伤主要发生于胃部手术11例,其他5例.行全脾切除1例,脾动脉结扎加修补1例,其余行脾部分切除、脾修补和压迫止血.结论 大多数意外脾损伤是可以避免的,损伤后应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尽可能避免全脾切除.
作者:李伟强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疏肝理脾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疏肝理脾汤;对照组30例予思密达(通用名称蒙脱石散)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疏肝理脾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段玉双;柳青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医源性皮肤损伤的特点及原因.方法 对2007年1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医源性皮肤损伤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医源性皮肤损伤患者创面经治疗均愈合.结论 预防医源性皮肤损伤可以避免医疗纠纷,同时可以减少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作者:齐琼丽 刊期: 2012年第23期
随着检验医学的迅速发展,许多先进的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在实验室的普及,大大提高了检验工作效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时性、可重复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各医院检验科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种类较多,有进口的、国产的、全自动的、半自动的、简单的、复杂的等等.一般规模医院的检验仪器配置少则十几台,多则几十台.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仪器设备管理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些工作人员只使用、不维护;重视维修、不重视维护;重视仪器品牌、不重视操作者素质的提高,这些现象极不利于仪器管理.疏于管理,会造成检验结果不可靠,甚至出现仪器故障,不仅检验科工作会出现瘫痪,还可能会引发医疗事故,严重影响正常的医疗活动.因此如何更好地管理仪器,提高检验质量,提高设备的使用率,使之更有效地为临床服务,是检验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牛玉琴 刊期: 2012年第23期
消化性溃疡疾病病因较复杂,一般常规治疗后易复发.近几年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联合治疗方案治疗胃及十二指溃疡共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如:西米替丁、呋喃唑酮、山莨菪碱等治疗,目的是探讨奥美拉唑与传统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区别.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淑云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94例临床确诊失眠患者,将其分为A、B 2组,平均每组47例.A组患者采用艾司唑仑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艾司唑仑与奔豚汤联合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失眠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患者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A组;住院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明显早于A组;治疗方案实施结束后失眠症状再次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 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失眠症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侯合云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医院声像档案是其在医疗活动中形成的,以照片、底片、磁盘、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影像、声音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办公自动化、社会信息化为核心的档案管理模式的推进,声像档案的优势更加凸显出来.在医院档案管理的实践中,我们不断强化对声像档案重要作用的认识,注重声像档案的收集和管理,积极开发挖掘和合理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其作用,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探索.
作者:赵新建 刊期: 2012年第23期
通过对2010年5月-2011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诊育龄妇女妊娠调查及笔者亲自去农村调查,发现加强保健知识的普及,保健意识的有效提高,取得的结果还是令人欣慰的.从事妇产科门诊工作以来,通过对前来就诊的孕产妇的情况了解、分析及随访,发现存在如下问题,有些问题很严重.
作者:李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后牙残根残冠的利用修复方法.方法 62例(64颗牙齿)后牙残根残冠均行利用修复.结果 随访2年,64颗牙齿成功修复56颗,成功率为72.5%,失败8颗,失败率为12.5%.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对后牙残根残冠的修复,掌握好适应证,还是可以保存的,随着修复技术及材料学的发展,其咀嚼效率的恢复也越来越完善.
作者:师丽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味对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 筛选婴幼儿腹泻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味和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率为56.7%(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婴幼儿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效果显著.
作者:李锦春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的临床降压效果.方法 选择家庭病床科患者轻、中度高血压,危险分层为中危和高危病例,随机分为左旋氨氯地平试验组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对照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以及血细胞系列,反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的相关化验检查结果.结果 治疗前后2组病例的SBP、DBP均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治疗后2组间收缩压、舒张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降压效果稳定可靠,而且具有价格上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雨婕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复发性口腔溃疡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高达20%[1],具有症状顽固,治疗困难,反复发作,病程长的特点.本病虽是口腔黏膜病,但多与脏腑功能失调、营养缺乏、消化系统疾病、免疫功能异常、感染遗传、内分泌失调、精神紧张等综合因素有着直接关系,我们采取辨证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汇报如下.
作者:牛志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药物流产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停经49 d以内的早孕,近年来广为应用,有较高的流产成功率,而对停经时间较长的患者行药物流产一次性成功率大大降低,并因阴道出血多,流产不完全,出血时间长,影响了药物流产的推广,因而人工流产仍为目前终止妊娠的主要手段之一.根据两者的特点,我们对于临床上停经9周~12周的早孕晚期需积极终止妊娠的患者两者相结合,在人工流产术前辅以口服米非司酮及阴道置米索前列醇后再行清宫术,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秀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抗感染、营养对症等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200 mg/(kg·d),治疗组早期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400 mg/(kg·d).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病程缩短,症状改善明显.结论 大剂量、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对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建明;渠建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民众健康的主要慢性病,患病率在逐年提高,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新统计表明,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9.7%,而处于糖尿病前期者高达15.5%,但人们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却很低.国家提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希望通过对糖尿病的全面监测、分析、评估,给予分类干预和连续性、综合性健康管理,以达到控制糖尿病的发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命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
作者:郭顺心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同一实验室3台仪器检测钠(Na+)、钾(K+)、氯(CL-)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 以美国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Lx20为参比仪器,2台644电解质分析仪为实验仪器,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的EP9-A2文件要求,每天收集5份不同浓度的血清,分别在3台仪器上测定Na+、K+、Cl-指标.连续检测8 d,记录测定结果,用回归分析对不同仪器的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进行评估,以美国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为标准,判断其可比性.结果 3台仪器检测Na+和K+的结果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1/2CLIA,'88TEa,在允许范围内,具有可比性.而第2台644电解质分析仪检测CL-的结果偏差大于CLIA'88规定的允许总误差,不被接受.结论 不同检测系统应定期对相同测定项目进行比对和偏倚评估,找出原因,建立恒定校准值,并及时校准,保证结果的一致性,以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张洪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肺部感染合并电解质紊乱的防治措施.方法 35例老年人肺部感染合并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低氯血症)患者依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35例患者经治疗后,30例于4 d~7 d内逐渐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纠正,2例死于感染加重,2例死于恶性肿瘤,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电解质紊乱若能早发现、早治疗可缩短病程和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海娥 刊期: 2012年第23期
肝癌是十大种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发病26万例,在城市中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在全球位居第一.肝癌治疗中手术切除虽然是首选疗法,但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而肝癌历来早期发现困难,一旦发现大多数是晚期.上世纪80年代,以肝动脉栓塞术(TACE)为主体的介入治疗已取得了确切的疗效,被认为是非手术疗法的首选,主要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膨胀型或包膜型肝癌.其是在影像(X线、CT)的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途径将特制的导管或器械插至病变部位进行诊断性造影和栓塞治疗的方法.
作者:曾素滨;许志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