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华;张亚茹
目的 探讨适合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以期达到佳疗效.方法 通过对98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术前护理干预,将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时,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做好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98例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良好,无任何护理并发症.结论 做好糖尿病性白内障围术期护理,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可为手术成功提供保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苏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提高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保障医疗安全.方法 对全院非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包由各科室分散式管理转为由供应室集中式管理,采用分步骤实施方法,先易后难,先住院科室器械后门诊科室器械,再手术室器械和外来器械.结果 集中管理模式下的医疗器械包合格率明显高于分散式管理.结论 非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包由供应室集中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医疗器械包的质量,并能节省人力、物力,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段伟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护士作为使用药物的直接执行者,对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和副作用往往第一个发现,在处理应激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药物过敏反应的处理.现就我科1例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抢救经过分析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6岁,因左下肢疼痛伴畏寒发热1 d来我院外科门诊治疗.体温39.6℃;体检: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红、充血,双肺听诊无干湿啰音,心音中等,心率100次/min,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左下肢中下部有一片红疹,鲜红色,中间较浅,边缘清楚,稍隆起,手指轻压可使红色消退,放开手指后很快恢复,局部灼痛,皮肤无破损.查血象:WBC 16.4×109/L;N 87.5%;HGB 126 g/L;PLT 226×109/L.诊断:左下肢丹毒.
作者:徐翔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清洁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 将清洗物品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尽可能降低到比较安全的水平.手术器械多是重复使用,术后清洗效果是否达到要求,是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环节.清洗是否彻底,直接影响到灭菌的质量,美国每年有1 500万例次由于器械清洗消毒不当而引起医院感染[1].按照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要求,使用后的器械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采用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四步骤进行清洗,严格把握清洗的质量,清洗后的器械采用带光源放大镜检测法进行检测.我们比较了检测合格与不合格物品灭菌后微生物学监测结果 ,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松梅;王怀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肿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0例椎管内肿瘤手术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皮肤准备等护理;术后予体位护理,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引流管护理、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等护理.结果 10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是椎管内肿瘤手术成功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惠玉;刘珍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点科室,其工作特点:业务面广,技术性强,洁净要求高.目前,多数手术室的现状是手术难度高,量大,人员短缺,因此,做好手术室新护士的培训,使其能尽快具备单独操作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1].2006年-2009年我科共分配10名新护士,其中5名由笔者带教.通过一对一的带教,系统的培训,并经科室考评组考核,平均在12周左右顺利完成了各项培训,具备了单独上岗的能力.现就新上岗护士的带教谈几点体会.
作者:刘碧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输液反应是临床输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临床表现为发冷、寒战和发热,其本身并无致死性,但它可诱导患者基础疾病恶化而带来生命危险.临床中应重在防范,一旦发生,判断要准确,处置要果断.现就输液反应的常见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做如下探讨. 1 输液反应的常见原因 1.1 药物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①大输液的质量.原料污染或生产过程污染或消毒不彻底极易出现质量问题.近几年随着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实施力度加大,输液一般不会出现质量问题,但在搬运、贮存、使用中,若发生碰撞出现细小裂纹,或瓶口松动漏气而造成微生物污染大输液,特别是含糖的输液,在上述情况下极易变质.②热原叠加.静脉给药,联合用药比较多,各药的致热物质叠加在一起,就有可能超过阈值而发生热原反应.
作者:苏清;王淑梅;王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心肺复苏后综合征是发生心搏呼吸骤停的患者,在采取有效的心肺脑复苏措施后,虽然自主血压恢复,但仍有数小时的昏迷,并常伴有数天的多器官功能障碍,主要原因为再灌注损伤所致.这类患者可完全恢复,复苏后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保证,现将我院ICU成功救治1例心肺复苏后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方全凤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采用营养输注泵进行肠内营养的疗效,降低患者鼻饲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将60例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用营养输注泵泵入15~50 mL/h;对照组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鼻饲管,调节滴速为30滴/min,24 h更换1次输液器.均采用恒温器加热及温开水冲管,比较2组鼻饲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呛咳、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营养输注泵滴入营养液可降低鼻饲所致不良反应,且安全、操作简便.
作者:冯爱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使用中心静脉穿刺管在ICU重症患者引流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80例伴有胸腔积液的危重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穿刺管引流(研究组)42例,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38例.加强穿刺管及引流管的护理,观察2组引流效果.结果 中心静脉穿刺管引流效果好,并发症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配合细致的护理,中心静脉导管代替胸腔穿刺引流治疗胸腔积液其患者耐受性好,操作简单,适合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凌伟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屏障是指用来保护目标免受伤害的措施,其基本类型有两种,即物理屏障和管理屏障,物理屏障包括声、光、电、物品等实质性防护措施;管理屏障包括制度、操作流程、监控体系、人员培训等[2].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生命线,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国内外广大护理工作者对患者安全管理进行着积极的思考、探索和实践.我院护理部为了贯彻落实中国医院协会提出的患者安全目标,开展了构建护理安全屏障的探索.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晏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护生经过2年的系统性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后,于第3年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将自己2年来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巩固并服务于广大的患者.门诊实习也是每位护生必不可缺的一个科室,根据学校教学大纲要求及门诊特点,我科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一定效果,现将门诊护士带教技巧与方法 总结如下.
作者:沈惠仙;邓雪珍;王雪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护理的新观点.方法 长期跟踪、择时护理,指导患者择时监测血压,择时服药,择时饮食,择时心身休息.结果 252例高血压患者血压达到正常或理想水平,且长期保持稳定状态.结论 择时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值、体重指数,减轻心理抑郁情绪,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晓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总结意外伤的急诊抢救护理方法,寻求出佳救治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意外伤患者的临床救护资料.结果 108例患者院前死亡3例,急诊住院手术77例,急诊观察15例,门诊随诊观察13例.结论 意外伤的现场救治,特别是危重患者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治是抢救生命的基本前提,成立救护小组、对成批伤员进行早期分类、分别救治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根本保证.
作者:李翠华;陈慧敏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对11例截肢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及早采取心理疏导和护理.结果 11例患者均能正确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结论 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截肢患者的疾病预后,影响患者面对生活的态度,其关键是及早实施心理护理.
作者:胡跃芬;吴端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腰椎管狭窄症为骨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易导致腰腿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我院2007年6月-2010年2月对1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了保留棘突韧带减压手术,其目的 是在彻底减压的基础上强调腰椎生物力学的稳定,减少并发症[1,2],同时实施了规范的腰椎管狭窄症保留棘突韧带减压手术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艳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创伤患者病情急、危重、变化快,如不及时抢救护理,病情会急剧加重转化为不可逆阶段而死亡.运送创伤患者是救护工作的重要环节,不仅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而且对后续治疗也有很大影响.2009年1月-12月我院共运送严重创伤患者127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27例患者全部为创伤所致,其中车祸72例,坠落伤33例,电击伤8例,墙壁倒塌砸伤14例.运送过程中有4例出现呼吸心搏骤停,经过及时心脏复苏,2例复苏成功,2例抢救失败死亡,其余患者均迅速安全送入病房.
作者:纪莉莉;徐宏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新生儿是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 d内的婴儿.新生儿离开母体后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而新生儿的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够成熟,易发生体温不升、体重下降及各种疾病.因此,做好新生儿时期保健特别是家庭护理,如保暖、喂养、清洁卫生、消毒隔离等至关重要.基层群众尤其农村居民,护理知识缺乏,对新生儿护理存在很多误区,基层儿科医务工作者应积极对家属进行健康指导,开设健康咨询电话和访视,发放宣传小册子,使其掌握基本护理常识,科学护理,使可爱的小宝宝们健康成长.
作者:刘娅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感染性疾病科是医院内一个专门诊疗患有感染性疾病的特定的留观场所,它所收治的患者均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如: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非典型肺炎等,在此场所从事诊疗、护理的医务人员均为易感的高危人群.因此,如何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成为医疗界所关注的焦点,笔者就此问题作如下探讨.
作者:朱爱芳;邓雪珍;王雪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对53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滤过(HDF)与血液灌流(HP)联合治疗.结果 53例患者经HDF+HP联合治疗,50例治愈,3例死亡.结论 HDF与HP联合治疗重症胰腺炎可以提高抢救治疗成功率.
作者:林秀娣;张丽娜;林三秀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