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萍
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酸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他汀类药物不但可以显著降低总胆同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一定程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的水平,而且还可显著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从而确立了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杨晖;胡伟;张大东 刊期: 2010年第15期
我站每年接待无偿献血者约1万余人次,其中30%为初次献血者,初次献血者中70%以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了无偿献血的招募工作.为了保证志愿无偿献血者队伍的稳定,促进初步献血者成为固定献血者这项工作的展开成为血站面临的现实问题.
作者:兰艳红 刊期: 2010年第15期
血液透析是指在短时间内快速清除体内毒素及水分的治疗方式,是以纠正患者的一些生理指标为目的的一种带有创伤性的终身治疗,是治疗终末期肾病、延长患者生命非常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国内外研究表明,进行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患者预后有重大的影响,在医疗模式转变的今天,其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马燕玲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现在中职教育面临巨大的困境,生源难,就业难,深造难.从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中职学校毕业生进入高等院校的比例只在16%左右,而普通高中毕业生被各类高校录取的比例是70%左右.
作者:崔燕 刊期: 2010年第15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日趋加深,老年人机体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渐衰老,各项功能直线下降.伴随着健康状态的改变,老年人的心理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变化,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王瑞柳 刊期: 2010年第15期
每日一问制即每天由在班的护理人员参加,护士长主持,针对本病区24 h内的护理工作进行简要评价,对当天的护理工作重点进行部署,并就本专业相关护理问题,随机提问1名护士,我们称之为护士长每日一问制,简称每日一问制.
作者:葛生亚;任学荣;李娜 刊期: 2010年第15期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医院感染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评价医院医疗护理水平的重要指标[1].众所周知,大多数诊疗活动由护士完成或协助完成,医院感染控制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因此,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王福荣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通过对6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提出腹腔镜相关专业护士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根据各类手术的各个阶段针对性地提出护理重点.制定相应的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使患者能够顺利度过手术期得以康复.各阶段护理重点是:术前重点为心理护理,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麻醉,手术操作;术后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及指导患者进行适应性锻炼.结果全部病例中有1例发生胆瘘,1例发生皮下气肿,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出现,均于手术后3 d~8 d出院.结论 具备腹腔镜专业的基础知识,周密细致的围术期护理,是配合腹腔镜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萍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儿的不良影响及护理.方法 对我院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46例中剖宫产占57%,阴道产占43%,早产占48%,胎儿宫内窘迫占26%,新生儿窒息占7%,产后出血占4.8%,其中有2例死胎.结论 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孕期保健,指导家庭自我监护,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做好产前监护及产时、产后的观察,加强皮肤护理、饮食指导与心理疏导.必要时,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和产科并发症.
作者:李卫芳 刊期: 2010年第15期
利用介入放射学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和血管栓塞以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这是目前临床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非手术方法[1],此方法可以阻断肿瘤的血供,使瘤体严重缺血和坏死而缩小[2].2008年5月-2009年5月,我科对38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了此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卫红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 .方法 对88例泌尿外科手术病例实施心理护理,首先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掌握其心理障碍类型,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其接受能力,对患者采取适当方法 ,进行心理疏导,在全程护理过程中,始终贯穿人性化的护理模式,从而提高医疗与护理质量.结果全组病例经及时、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心理障碍逐渐消除,能积极配合医疗与护理,使治疗达到满意效果;未发生因心理障碍者对医疗与护理的抗拒行为.结论 积极、认真有效的心理疏导可以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使其以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与护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钟慕贤 刊期: 2010年第15期
急诊留观患者的心理状态多种多样,通过细心观察,针对患者的特殊心理反应--角色的强化、淡化与牵强,将患者具体分类,妥当安置.通过合格的护士角色和扩大的护士角色两方面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密切联系患者,做患者的贴心人, 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谭建华 刊期: 2010年第15期
停药,意味着疾病的治愈,或药物对疾病已不产生治疗效果(包括药物具有双重性和耐受性)或药物对机体产生较重的不良反应.由于药物具有双重性,且在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上的特点,机体对药物的处置需要一定的时间;
作者:陈云蓉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护理人才队伍流动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200位辞职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对辞职原因进行了重点分析.结果护理人员流动频繁的主要原因为薪酬偏低、劳动强度大、自我价值无法实现等,而流动的主体人员为编制外聘用的护士.结论 提高护理人员稳定性对医疗护理的整体质量保障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赵敏 刊期: 2010年第15期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疗领域的不断革新,对于提供专业性护理服务的护理行业来说,由于长期处于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压力之下,且由于近几年医患关系、护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护关系、护护关系复杂,护理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等原因,很容易让护士产生工作倦怠.
作者:贺会琴;张维丽 刊期: 2010年第15期
护士长是病区护理的领导者,同时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领导者之一.护士长应掌握一定的医院感染知识,指导和带领护理人员共同学习,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强化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制定控制本病区感染计划和切实可行的措施.
作者:王美秀 刊期: 2010年第15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技术操作,它以给药迅速、刺激性小、疗效快等优势在救治患者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在认真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谈谈对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作者:韩红丽;黄美琴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脱出康复护理指导的效果.方法 对102例腰椎间盘脱出患者进行腰椎牵引治疗,指导正确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和适当的生活方式.结果102例患者中,显效87例,占85.2%;有效12例,占11.7%;无效3例.结论 牵引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患者的康复指导,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秋玲;林燕斌 刊期: 2010年第15期
静脉输液是利用静脉压的作用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液体或药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是临床抢救和治疗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静脉输液已经成为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其目的是使病情尽快恢复,且能维持体液及电解质平衡.
作者:王蕊婷;吕云霞 刊期: 2010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珍珠散对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20例,给予一般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给予一般护理+珍珠散涂抹,每天1~3次.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5%,优于对照组的4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珍珠散治疗压疮,方法 简单、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戴明芳 刊期: 2010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