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康复治疗对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作用的临床观察

孙亚明

关键词:糖尿病, 脑梗死, 早期康复治疗
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的效果.方法 把180例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应用神经内科常规用药,治疗组应用Bobath疗法进行早期康复锻炼,疗程4周.应用FMA和修订的BI积分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FMA和BI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次高千伏点片摄影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在急性胸部创伤中肋骨骨折常见,多因车祸、塌方挤压伤、砸伤、坠落伤等胸部直接暴力前后方向受挤压时所致.肋骨骨折可为单发,也可为多发骨折,还可为单一肋骨双骨折或单一肋骨的多处骨折.骨折可发生于各肋,但以第3~10肋多见,尤其是第3~10肋的腋部及背部.第1~2肋骨由于锁骨的保护而较少发生骨折,浮肋骨折率也低.肋骨骨折可以是完全骨折,也可以是不完全骨折,也可以是多根肋骨多处骨折[1].

    作者:王金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桥本甲状腺炎彩超声像表现探讨

    目的 探讨桥本甲状腺炎的彩超声像图特征.方法 采用高分辨飞利浦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12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行常规检查.结果 彩超显示不规则低回声斑块型占56.25%,点状回声增粗型占36.60%,多发结节型占7.14%.结论 桥本甲状腺炎女性多发,斑块状低回声和点状回声增粗是HT主要声像图表现,可作为超声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但对于一些不典型病例仍需与甲状腺癌、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等相鉴别.

    作者:李菊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关系浅论

    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常见病,其患病率在全球逐年增长.将两者联系起来进行讨论将有助于我们基层医院临床诊断与治疗.

    作者:刘凝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亚急性及慢性硬膜下血肿46例CT诊断分析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SSDH)指伤后4 d~3周的血肿,是急性向慢性发展的过渡阶段.3周后转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SSDH和CSDH是老年人颅脑损伤常见病之一.由于本病与一般颅内血肿有较大区别,常隐匿起病,为慢性过程,后期临床表现多样化,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容易造成误诊,现将46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跃武;张万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社区糖尿病病例管理方法解读

    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每一个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不仅要懂得一定的适宜技术,而且还要掌握规范化的管理方法.本文旨在通过评估、分类和处理三个步骤,解读社区糖尿病病例管理方法.

    作者:皇甫建红;王殿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医外治法在儿科的应用举隅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患病后转变迅速,而抓方煎汁再喂药往往会延误时间,因此采用外治法处理急重症患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笔者认为应该加以推广.

    作者:郭凤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国产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35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在冠心痛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05年5月-2006年7月期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35例,置入国产Firebird药物洗脱支架56枚.观察即刻成功率、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期间和临床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35例患者中即刻手术成功率100%,住院期间及临床随访7个月~22个月均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35例患者全部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后6个月复查,均无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国产药物支架能够有效预防冠脉介入治疗术后血管再狭窄.治疗冠心病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雷玉华;张宏伟;李元红;及心;王凤萍;李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食管癌术中胸导管常规结扎预防术后乳糜胸212例报告

    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是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我院胸外科自2001年1月-2007年5月,在212例食管癌根治术中对包括胸导管在内大块组织束结扎,术后无1例发生乳糜胸,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中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孕的临床观察

    我院于2002年6月-2006年4月应用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抗早孕治疗148例,流产效果明显,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绪果报告如下.

    作者:程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腹部脏器损伤CT增强扫描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对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72例腹部脏器损伤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其中189例为单一脏器损伤,83例为多脏器损伤.以主要损伤脏器统计,受伤脏器分别为脾脏102例,肝脏81例,肾脏71例,胰腺18例,全部病例均在受伤后24 h内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平扫典型腹部脏器损伤诊断不难,轻度损伤要认真分析,但可能遗漏部分病变,增强CT检查对腹部损伤程度的诊断明显优于平扫.结论 CT平扫加增强扫描能确定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范围,对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为临床决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罗金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鼓膜打孔及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中耳积液(包括浆液,黏液或浆、黏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性疾病,在小儿发病率较高,还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是引起小耳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腺样体肥大是导致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病因,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抗感染治疗、鼓膜穿刺、鼓膜置管术等,但治疗效果不理想,我科自2005年以来,采用鼓膜打孔及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100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王星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分析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3月-8月每月中5 d的门诊处方,审查每份处方中药物相互作用、药物配伍、药物剂量、给药方法和给药时间等.结果 在5 406份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有1 944份,占抽查处方的35.962%,主要表现在联合用药不合理、选药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给药方法、剂量、药物使用时间、重复用药、配伍不当等方面.结论 基层医院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十分普遍且严重,因此必须大力推进以基础与临床药理学为主要内容的临床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在强化医师合理用药工作的同时,药师也应加大审查和参与的力度,以推进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减少药物毒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杨慧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腓总神经因体位损伤1例

    患者,男,33岁,体重88 kg,身高170 cm,ASAⅡ级,肛瘘.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0.5 mg,鲁米那0.1 g.人室开放静脉通路.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脉搏.取侧卧位L3~4腰麻,穿刺顺利,无穿刺异感,脑脊液流出通畅,注入地卡因重比重液6 mg,术中常规静注倍他米松8 mg,昂丹司琼8 mg,平面T11~S5,右侧卧位手术,右下肢用束手带固定于床边.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刘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北京市东城区某小学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为了更好地掌握学校学生身体发育及健康状况,开展防病工作,对某小学2001年-2006年学生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方法 对北京市东城区某小学2001年-2006年学校学生健康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年-2006年北京市东城区某小学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持续增长,学生营养状况继续改善,多数常见病检出率进一步下降,但肥胖检出率和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上升.结论 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和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的直接原因包括升学压力过大、课业负担过重和缺乏体育锻炼.双休日很多学生又去参加补习班、兴趣班等,更加重了学生负担.引导学生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提高锻炼身体的意识,增强学生的体质是我们今后工作的目标与方向.

    作者:韩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氟康唑顿服预防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疗效观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它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和排尿痛,部分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1].我院门诊采用氟康唑顿服同时配合阴道上药治疗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取得良好效果,尤其在预防复发方面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阴道徒手转位矫治头位难产150例分析

    胎头位置异常是构成难产的主要因素,而头位难产以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常见.在处理产科枕后位及枕横位,除头盆不称、胎位不正等情况外,产钳、胎头吸引术,配合徒手旋转枕后位、枕横位的方法,可有效地纠正异常胎位,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秀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心脏术后二次气管插管108例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心脏术后二次插管的原因及并发危险因素,总结实际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针对不同情况做好相应的充分准备,并准备好应对二次插管过程可能发生的次生危险状况的防范.结果 108例心脏术后二次插管成功率100%,未发生严重的和插管直接相关的临床风险状况.结论 心脏术后气管插管的严密护理及拔管指征的严格掌握是预防二次插管的关键,充分准备和小心操作是保证插管成功的要点.

    作者:曹书栋;刘国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我院12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征.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6月收集的125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125例ADR中抗茵药物所导致的ADR所占比例高(52.8%),抗肿瘤药物的ADR为总报告例数的16%.结论 临床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靳毅华;王华;李建富;霍芳;郭秀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诊断宫内孕异位妊娠并存1例体会

    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子宫腔以外,称为异位妊娠.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其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过去20多年里,美国、英国等国家发生率增加了4~6倍.由于其发生率高,且有导致孕妇死亡的危险,一直被视为具有高度危险的早期妊娠并发症.

    作者:许存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α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不良反应及分析

    目的 进一步认识α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时出现的常见及严重不良反应,提示临床中长期应用α干扰素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收集国内医药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关于α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时不良反应的报道21篇,并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结果 文献涉及不良反应1 288例,用药初期多为流感样症状,反复多次用药后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器官及系统.结论 α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中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并随着剂量累积或治疗时间的延长出现一些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应加强用药监测,积极预防并对症处理.

    作者:王永林;高雯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