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肛门瘘管切除术的临床实践体会

王文林

关键词:肛门, 瘘管切除术, 局部麻醉, 资料与方法, 住院治疗, 延期愈合, 骶管麻醉, 成功率, 腰麻, 临床
摘要:1981年~2006年我院共施行肛门瘘管切除术96例,成功率100%,无1例失败或延期愈合,一般住院治疗4 d~6 d.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麻醉腰麻85例,骶管麻醉6例,局部麻醉5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茵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2000年~21306年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送检的269份阳性标本分离的病原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茵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1.5%,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茵、肺炎克雷伯茵、大肠埃希茵、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茵占20.5%,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等;真菌占8%,主要为白色念珠茵.大多革兰阴性茵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革兰阳性茵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 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茵为主,铜绿假单胞茵多见,耐药菌株增多,应引起足够重视,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尚凤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产后早接触早吸吮对母婴影响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产后早接触、早吸吮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3年3月~2007年3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且新生儿存活2336例,在产后30 min内,给新生儿皮肤接触并吸吮母亲乳头.结果 产后5 min~10 min内进行早接触、早吸吮者,胎盘娩出时间在15 min之内者占98.2%,胎盘娩出时间在15 min~30 min之内者占1.8%,产后出血发生率0.44%.10 min~20 min内进行早接触、早吸吮者,胎盘在15 min内娩出者占81.8%,15 min~30 min内娩出者占18.2%,产后出血发生率1.36%.产后20 min~30 min内早接触、早吸吮者,胎盘15 min内娩出者占70.6%,15 min~30 min内娩出者占29.4%,产后出血发生率2.21%.92%的母亲乳汁分泌良好,100%的新生儿均吸吮成功,且安静、舒适,皮肤红润.结论 早接触、早吸吮能促使胎盘娩出,减少产后出血,使新生儿体温稳定,吸吮良好.

    作者:王广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在基层医院的治疗体会

    我院从2004年3月~2006年3月共收住4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本文通过对4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的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探讨总结了重型颅脑损伤在基层医院的治疗体会.

    作者:侯安朝;马春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纵隔子宫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5岁,停经50 d,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要求终止妊娠,超声所见:宫体前位,大小约6.0 cm×4.7 cm×6.5 cm,轮廓清晰,肌层回声均匀,横切时宫底较宽,可见两个宫腔,中间似有一分隔,左侧宫腔内可见2.1 cm×1.8 cm妊娠囊,囊内见点状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右侧宫内膜增厚约1.7 cm.超声诊断:声像图所见考虑:纵隔子宫?左侧宫内早孕,后行阴道镜检查,证实为官腔内不完全纵隔.

    作者:梁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矿泉治疗与疗效分析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骨赘刺激、急性创伤、慢性劳损、小关节等因素所致.主要表现头、颈、肩、臂疼痛、麻木等刺激神经症状,常合并少汗、畏寒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查体可见颈部活动受限,局部压痛感觉障碍肌肉萎缩,颈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2005年1月~2007年8月我们对24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矿泉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梁秀娜;李淑娟;张汝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弥散性肺泡癌的高分辨率CT特征分析

    细支气管肺泡癌是一种较少见的周围型高分化原发性肿瘤.病理特征是瘤细胞沿肺泡壁呈胚层状浸润但不破坏肺结构,临床表现为发病隐匿,症状轻微且病程较长.影像学呈三种类型:单发结节、多发结节和实变型,其中单发结节型的cT表现已为大家所熟悉,而实变型和弥散结节型因与肺炎、浸润结核以及转移瘤鉴别困难而常延误治疗.本文回顾性讨论我院弥散性肺泡癌的高分辨率CT表现并总结文献讨论,旨在明确弥散性肺泡癌具有鉴别意义的HRCT特征性表现.

    作者:张跃星;薛银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本刊通告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术中知情同意书患者亲属签字影响因素分析

    1 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2005年元月~2006年元月,我院共行剖宫产术1542例,其中术中患者亲属知情同意签字有512例,以剖宫产后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多412例,附件囊肿切除术32例,子宫肌瘤剔除术23例,绝育术+子宫肌瘤剔除术10例,绝育术+附件囊肿切除术15例,子宫次全切除术20例.产妇年龄21岁~42岁.签字人与产妇的关系:丈夫签字者462人,父母公婆签字者31人,兄弟姐妹签字者19人.

    作者:刘照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治疗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治疗,是以减少钠盐、减少膳食脂肪并补充适量优质蛋白,注意补充钙和钾,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烟戒酒、科学饮水为原则.

    作者:施汉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大同市学校食堂卫生监督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确保学生饮食安全,防止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患的发生,我们于2007年6月对全市91所学校食堂进行为期半个月的食品卫生监督检查,结果如下.

    作者:吴宝珍;朱艳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会计信息网络系统内部控制的探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日趋普及,在单机系统下,一方面诸如计算错误之类的技术性问题得到解决,另一方面又出现了传统手工会计系统所没有的新问题.而网络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单机电算化系统的不足,使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更加完善,同时也对它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赵月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提高艾滋病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对策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vndrt)me,AIDS)的简称,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致命性疾病[1],于1981年先发现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AIDS的流行席卷了全球各大洲,其病原体也终被确定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目前,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呈蔓延之势.

    作者:张蕴婷;冯立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15例腰椎横突综合征,11例行第五腰椎横突切除减压术,3例行第五腰椎横突与髂骨关节融合术.1例行第五腰椎横突离断术.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36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优12例,良1例,可1例,无效1例.结论 横突切除减压术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彪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手术患者耗材收费清单的应用

    为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要,国家及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加强物价管理.我们根据基层医院手术室工作特点,自行设计、应用了手术患者耗材收费清单,有效地杜绝了不合理收费、漏收费现象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改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头位脐带绕颈阴道分娩的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对200例头位脐带绕颈阴道分娩的临床观察总结阴道分娩对新生儿的安全性.方法 根据3年来住院头位脐绕颈阴道分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例阴道自然分娩未发生胎儿宫内窘迫者109例,占54.5%;未发生新生儿窒息170例,占85%,新生儿窒息30例,占15%.无新生儿死亡.结论 头位脐带绕颈阴道分娩对新生儿是安全的,重度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病率很低.

    作者:韩志勤;杨凤英;刘全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论《伤寒论》太阳篇之汗法

    汗法,是中医八法之一,是一种用以驱除表邪,解除表证的治疗方法.就<伤寒论>而言.其病证复杂多变,而与之相适应的治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诸如麻桂之汗法,瓜蒂之吐法,芩连之清法,参草之补法,姜附之温法及虻蛭之消法等.可谓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之大成.然而太阳篇中则以汗法为主,因为太阳者又名巨阳,太阳也,为六经之首,总统营卫,肥腠理,温肌肉而司开合.

    作者:苏见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病毒唑速尿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由腺病毒等多种病毒感染所致,多见于2岁以下婴儿,发病高峰年龄为2个月~6个月的患儿,发病与该年龄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有关.因微小的管腔易由黏性分泌物、水肿及肌收缩而发生梗阻,其临床症状如肺炎,且喘憋更明显,故国内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有人称为喘憋性肺炎[1].

    作者:李云卿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阔韧带肉瘤误诊为畸胎瘤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女,56岁,G4P3,末次月经2002年,已绝经4年.因下腹部包块1月余,于2004年9月11日入院.患者于7月28日晨起自己摸到中下腹部包块,质硬,不活动,不伴有腹痛、压痛以及不规则阴道出血等不适,饮食及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作者:王静;王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目的 探讨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通过我院对36列膀胱癌患者丝裂霉素(MMc)膀胱内灌注,观察4个月~53个月,平均28.5个月.结果 发现MMc较用卡介苗(BGG)毒副作用小,术后灌注无肿瘤复发率为93.5%(29/31),与BGG+IL-2(白细胞介素-2)无肿瘤复发率94%疗效相近,同时发现对浅表膀胱肿瘤患者直接膀胱内灌注,杀瘤效果良好.结论 对基层来说MMC较IL-2来源方便,价格低廉,是一种理想的膀胱内灌注用药.

    作者:罗建庭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粘连性肠梗阻172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研究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手术指征.方法 总结1995年1月~2005年7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72例的体会.结果 172例全部治愈,其中141例保守治愈,31例手术治疗,术后伤口感染1例,脂肪液化2例,术后20 d再次出现梗阻者2例,均经保守治疗而愈.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大都保守治疗而愈,把握佳的手术时机非常重要.

    作者:刘林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