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纯颌下型囊肿10例临床观察

黄兰;王向伟;郑新乐

关键词:颌下型, 舌下腺囊肿, 临床工作, 口腔颌面外科, 摘除, 讨论分析, 随访观察, 加压法, 主诉, 治疗, 诊断
摘要:在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工作中,以颌下肿物为主诉就诊的较常见到,我们对临床上诊断为颌下型舌下腺囊肿的治疗,采用单纯摘除舌下腺,囊肿抽吸加压法,进行了临床随访观察,现就2000年以来单纯颌下型舌下腺囊肿摘除作一讨论分析.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

    自2000年6月~2006年6月我院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厌食,通过对75例患儿的临床观察,疗效甚为满意,现将资料完整的60例整理报告如下.

    作者:焦建平;曹向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吸附百白破三联疫苗的接种反应

    根据我国现行规定的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孩子在出生后满3、4、5个月龄时,应分别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各1针.按时、有效的全程接种同时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因其所产生的足量抗体只能维持一定的时间,不能产生终生免疫,所以在18个月龄~24个月龄要加强接种1针次.

    作者:席利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跖骨骨纤维结构不良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23岁,因右足包块6个月入院.6个月前患者不明原因地发现右足前内侧触及一包块,无疼痛,无红肿,包块逐渐长大,长时间行走、站立、鞋子压迫时隐痛不适,行走不便来院.入院查体:右足第一跖骨极度肿胀,质硬,皮肤张力高,表面有血管扩张,右跖趾关节功能活动障碍(见图1).

    作者:吉子拉洛;赵发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麻疹并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麻疹并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麻疹并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痰热清注射液是治疗麻疹并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有效药物,疗效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麻疹并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药物.

    作者:桂秀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流行性角结膜炎治疗的患者舒适度及病程调查

    目的 总结出流行性角结膜炎舒适、缩短病程的治疗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探讨流行性角结膜炎不同治疗方法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20例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彼此对照,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接受干扰素配成眼药水治疗组,患者普遍感到舒适,但不缩短病程;接受阿昔洛韦眼药水、利巴韦林眼药水及微量地塞米松注射液混合制剂点眼组,患者感到病情明显好转,大多数用药3 d痊愈,缩短病程;而接受阿昔洛韦眼药水治疗组,患者仍然感到疾病痛苦,病程并不缩短.结论 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接受干扰素配成眼药水治疗会感到疾病痛苦明显减轻,明显改善症状,但不缩短病程;阿昔洛韦眼药水、利巴韦林眼药水及微量地塞米松配成混合制剂点眼,患者感到明显好转,缩短病程,受到患者欢迎,两种方法均优于阿昔洛韦眼药水点眼治疗,是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的良好方法.

    作者:李喻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11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我们自2006年3月~9月用马来酸依那普利(悦宁定)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根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创伤性血气胸112例诊治体会

    胸部创伤是常见的创伤之一,其中以创伤性血气胸居多.我院自2003年1月~2007年9月共收治创伤性血气胸患者112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锋;吕文强;蔡伟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日立70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及处理

    日立70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目前比较先进的生化分析系统.其速度快(360测试/h),标本和试剂用量小(小反应液量150μl/测试),所有试剂通道采用全开放设计,其设计比较人性化、个体化和环保化.

    作者:董春艳;郭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硬膜外麻醉导管疑似进入静脉引起毒性反应5例报告

    硬膜外麻醉在穿刺及置管时有时会误入硬外静脉或疑似进入静脉.有时很难及时发现便注入局麻药试验量,致使短时间内血液中局麻药浓度骤升,立即发生毒性反应.现将笔者遇到此种情况及其临床表现和处理报道如下.

    作者:郭小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苦参碱加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疗效观察

    文献报告干扰素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疗效为30%~50%[1],为进一步提高疗效,我们应用干扰素加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体会

    粘连性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肠梗阻,我院于2000年~2006年共收治该病患者5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秦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药物联合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体会

    本文通过对单独应用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与缩宫素、葡萄糖酸钙和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治疗的疗效比较得出:这三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普鲁卡因治疗肺结核咯血68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肺结核咯血临床上较常见,治疗方法也较多.我科应用普鲁卡因治疗肺结核咯血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晓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30例临床分析

    对我院2000年~2004年收治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22例中合并冠心病30例者进行临床资料的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分析

    目的 分析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流行特征,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 查阅2006年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有住院患者的病史,对其中发生的院内感染的流行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06年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高(占55.6%).在所有发生院内感染病例中,因脑梗后遗症住院的患者所占比例高(占58.3%).院内感染的诱发因素主要有:住院患者以老年人为主,自身抵抗力较差;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普遍使用.结论 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医院应根据院内感染的各种诱发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院内感染发生.

    作者:陈柏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小儿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体会

    随着人们对休克认识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复苏技术的进步,救治严重创伤后早期低血容量休克的成功率逐渐提高,但休克时体循环血流动力学恢复后,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内脏器官低灌流,即隐性代偿性休克,成为休克后肠源性感染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重要诱因.

    作者:田学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80例诊治体会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本病多见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4~6,高发年龄为20岁~50岁.

    作者:段国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126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的4~8倍[1],且病情严重复杂,诊断的及时与否,直接影响到预后.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07年8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126例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连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螺纹针内固定治疗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

    目的 评价对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采用螺纹针内固定治疗的可靠性,综合分析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对2004年3月~2007年2月使用螺纹针治疗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均获完整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4个月(平均13个月),除1例外,37例完全骨性愈合,外观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优良率86%.结论 螺纹针内固定治疗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是一种简单、可靠、有效的手术方法,临床疼痛缓解快,是保守治疗外一种积极的治疗方法,其廉价性更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赵东;王纪春;孟小军;刘耀斌;江勇;张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医辨证治痛经

    痛经是指月经前后或经期出现的下腹及腰骶部剧烈疼痛,严重时伴有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昏厥,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作者:刘建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