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素卿
目的 探讨人工气道患者的气道护理方法,从而有效降低人工气道相关的各种并发症,提高治疗护理效果.方法 找出与护理相关的高危因素,对86例人工气道患者采用导管气囊以适当压力持续充盈,适时吸引分泌物,气管切口氧疗,湿化气道等方法.结果 86例人工气道患者发生肺部感染10例,占11.6%,无气管缺血性损伤、导管阻塞、脱管的发生.结论 对人工气道患者采用气道湿化,气管切口氧疗,导管气囊以适当压力持续充盈,并进行适时吸引分泌物,可有利于预防肺部感染和导管脱出的发生.
作者:唐志清;卢少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由于神经外科患者多、病情重、变化快,护理风险就较大.如何有效地回避和降低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治疗护理环境,防止护理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蔡夏帆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两种穿刺方法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状态的影响,探讨科学的内瘘穿刺法.方法 将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6例.观察组26例患者动静脉内瘘按传统针尖斜面向上穿刺成功后,按住针柄转动针体,以针体圆点提示转动180°,即使针尖斜面向下并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尖斜面向上穿刺并常规固定.比较2组的透析效果有无差异及2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的透析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动静脉内瘘穿刺后针尖斜面向下固定进行透析能保证透析效果,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穿刺可选择针尖斜面向下固定透析.
作者:曹玉兰;颜香清;王惠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是有破坏性损伤之一,脊髓损伤所致的瘫痪更是一种严重残疾,它不仅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严重伤害,更为社会和家庭增加了负担.为此我们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萍;王秀清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随着科学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2002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了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患者可以复印的内容之一.
作者:孟江平;吕海蓉;杨育丹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在血液透析治疗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时科学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2002年6月-2006年8月采用血液透析治疗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57例住院患者,分析在治疗过程中监测各种,临床指标,总结适合的护理方法.结果 57例患者经过不同时间的血液透析治疗,51例治愈;2例放弃治疗;1例转院治疗;3例因延误透析时机合并循环呼吸衰竭病情危重死亡.结论 利用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配合科学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王晓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51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中并发低血压所采取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 治疗中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紧急处理,实施快速有效的护理,大部分患者能顺利进行充分透析.结论 该方法能有效减少低血压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透析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夏虹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如何运用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系统指导,以缓解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帮助维持佳身心状态.方法 根据调查需求制定健康教育计划,进行术前宣教和系统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实行健康教育指导,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使患者积极接受治疗、护理.结论 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系统健康教育可以缓解或消除患者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白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骨折患者常见便秘的原因,解除患者的痛苦.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我科脊椎骨折、骨盆骨折、下肢骨折等130例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原因.结果 骨折卧床患者出现便秘与心理变化、生活习惯改变、排便习惯及姿势的改变、饮食结构变化及环境因素等有关.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功能锻炼及应用药物等措施,可以减轻或消除便秘症状.结论 骨折卧床患者入院后即指导患者采取适当的排便姿势;指导和帮助患者掌握饮食规律,多食粗纤维食物或水果;摄取足够的水分,以防大便干结;每日按时排便,可以预防患者出现便秘并发症.
作者:吴驰兵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
作者:闫美琴;杨翠琴;郗艳英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提高老年烧伤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水平.方法 运用交流技巧,针对老年人的不同特点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率、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结论 护士在健康教育实践中加强沟通技巧,能有效提高老年人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增强老年人对自我保健烧伤相关知识的了解,主动参与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景福琴;郭华;刘春丽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在妇产科工作中,手术治疗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妇科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1].对于手术患者来说,在术前都有一个复杂的心理反应和应激过程,进手术室后这种心理应激达到高峰,这种心理状态对手术及麻醉十分不利.
作者:陈福芳;戚玉娟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护理方法与感染关系,改进护理程序,控制感染发生.方法 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非感染性疾病87例病例,以置管14 d为中位点统计感染情况.结果 置管14d以上与14 d以内对比发生感染率有明显差异,χ2=2.229;P<0.05.结论 置管时间延长,增加感染率.应积极进行护理干预,加强预防及感染控制.
作者:王玲;贾宜;芦国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总结了所收治的23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在救治过程中的护理经验和体会,分析了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与患者预后的重要关系.结果 通过护士严密观察,细致周到的护理,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在收治的23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中,康复出院12例,好转4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5例.结论 科学严密的观察和完善的护理措施,对于改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钟文津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医学知识及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及家属对医院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及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法律观念、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医疗护理纠纷一直呈上升趋势.本文旨在分析基层医院发生的医疗纠纷中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减少防范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骆寒松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绝大多数精神病患者由于自知力丧失,治疗缺乏主动性,拒药现象较为普遍.了解拒药心理,处理拒药行为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作者:胡拴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方法 总结72例老年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护理体会.结果 7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69例患者诉术后活动耐力和体力较术前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 老年人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植入除要求医护人员有熟练的技术外,还需医、护、患共同配合,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徐耿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预防便秘的发生.方法 将本院287例糖尿病便秘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151例)和对照组(136例),2组在年龄、体重、糖尿病发病史等方面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干预组在健康教育、饮食指导、体育锻炼、腹部按摩及精神心理等方面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1周后2组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干预组接受护理干预后排便情况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3.14,P<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有效地降低糖尿病便秘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高端良;万青;谭华玲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以高血压为主要危险因素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这不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由此耗费的医疗费也很惊人.
作者:张建平;薛云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早产儿是指胎龄超过28周而未满37周,出生体重低于2500 g的活产新生儿.由于早产儿胎龄不足,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功能低下,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弱,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感染疾病导致死亡.
作者:刘萍 刊期: 200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