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胫骨平台骨折并骨筋膜室综合征13例临床分析

吴晗;吉耕全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骨筋膜室综合征, 手术切开减压
摘要: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并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在12 h内行手术切开减压,1例因就诊时严重肌肉损伤出现缺血性肌挛缩,1例因腓深神经受损出现足下垂,其余患者患肢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高能量损伤的胫骨平台骨折可引起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手术切开减压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对妇产科腹痛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对妇产科腹痛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手术经病理证实的25例妇产科腹痛患者声像图进行分析,对24例非手术患者进行追踪观察,观察疗效.结果 超声对妇产科腹痛患者能够提供病因诊断,为临床医生准确、及时提供诊疗方案,准确率达85%.结论 超声诊断妇产科腹痛有重要价值.

    作者:田立英;郝美荣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腹腔镜引导下的侧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积液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对脑积液的治疗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我院自2006年10月-2007年7月对3例脑积液患者实施腹腔镜引导下的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学军;曹新建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尼莫地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联合阿米替林对PSD的疗效.方法 我院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阿米替林,观察组患者阿米替林加用尼莫地平.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采用HAMD、MMSE、CSS、MBI评价2组疗效.结果 2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后HAMD、MMSE、CCS、MBI评分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MMSE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阿米替林对脑卒中后抑郁治疗有效,并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预后.

    作者:李建华;刘红丹;陈征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糖尿病性胃轻瘫概述

    DGP是1958年由Kassander首先明确定义的糖尿病常见的消化道慢性并发症,临床常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等.DGP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使病情恶化.本文将阐述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作者:秦鸣;张莉;邓宇虹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在顺产接生中应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被广泛应用于阴道分娩的接生过程中,其对分娩镇痛、防止会阴裂伤、降低侧切率以及缩短第二产程等方面产生很好的临床效果[1].我院自2006年以来也普遍采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2年来,通过观察,在阴道顺产接生中有许多新的临床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娟;侯秀红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医疗纠纷危机应对防范十二策之九

    大家知道,医学临床行为是对患者疾病状态的诸多未知和不稳定因素的实践.行为的结果具有多变性和不可预见性.临床急诊行为集诸多高危、高风险因素于一身,使得医理与法理的融合要求更显突出.

    作者:孙海生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经内镜金属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估经内镜金属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于24 h内行急诊内镜检查,喷射性活动性出血(Ⅰa)11例,渗出性活动性出血(Ⅰb)13例,血管暴露(Ⅱa)7例,均予金属夹止血.结果 全组共放置止血夹72枚,平均每例患者2.3枚.所有病例首次内镜下均止血成功,仅1例短期再出血.平均随访6.5个月,未见再出血及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经内镜止血夹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高效安全的方法,值得与其他内镜止血法作进一步的比较研究.

    作者:余红;彭伯坚;李冬青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超声引导下囊肿的介入治疗

    目的 探讨介入性超声对囊肿的治疗价值.方法 穿刺治疗各种囊肿1 395例患者,共1 532个囊肿.结果 经治疗全部囊肿除2例并发囊腺癌外,经1~3次治疗后均得到治愈,总穿刺治愈率100%.结论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囊肿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寇育红;梁荷英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异常血象细胞形态556例镜检分析

    目的 强调对血液自动分析仪筛查出的异常血象,进行人工细胞形态镜检分析的重要性.方法 在油镜下对556例异常血象进行人工细胞形态学镜检,并计数有核细胞200个,算出其中百分率,然后对与疾病相关的主要异常细胞学形态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 556例异常血象中421例可检出异常的细胞形态,检出率达76%,能发现与疾病相关的异常细胞,且能弥补仪器固定的局限.结论 血液自动分析仪对异常血象只能起到初筛的目的 ,不能取代人工细胞形态学镜检分析.只有二者结合,优势互补,才能减少漏诊、误诊.

    作者:周晶;刘体峰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胃癌患者外周血EGFRmRNA的研究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EGFR并分析其临床病理联系.方法 应用RT-PCR检测57例胃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外周血EGFRmRNA.结果 3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EGFR均为阴性.胃癌患者组EGFRmRNA表达24例.EGFRmRNA表达阳性在TNM分期中为Ⅰ期3例,Ⅱ期3例,Ⅲ期13例及Ⅳ期5例(P<0.05,Ⅰ,Ⅱ vs Ⅲ,Ⅳ).胃癌病理上在低未分化及中高分化癌间经χ2检验有显著差异.结论 RT-PCR方法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EGFRmRNA表达与其临床及病理分期相关.此项指标检测可作为胃癌治疗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梁春林;康德新;肖钟迪;张奇兵;殷响;白山;黄海涛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86例临床体会

    2005年12月-2007年12月,我院对8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前列腺电切(TURP)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年龄54岁-89岁,平均年龄71.5岁.

    作者:张满祥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正交设计优化三七总皂苷提取工艺

    目的 优化三七中三七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提取物中三七总皂苷含量为考察指标,应用正交实验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以70%的6倍量乙醇为提取溶媒,回流3次,每次60 min,经纯化后三七总皂苷含量达70%以上.结论 该工艺简便易行,提取率高,生产成本低,适合工业生产.

    作者:陈慧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巴曲酶治疗组患者76例和对照组70例,基础治疗相同,巴曲酶治疗组在第1,3,5 d分别给予巴曲酶10,5,5BU静脉滴注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治疗后4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结果 巴曲酶治疗组2周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明显下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巴曲酶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钟宁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移动式DR不同频率处理后对床旁X线胸片的影响

    目的 探讨DR床边影像图像在经过STD.频率和MLT(M)频率处理后的图像质量方面进行比较.方法 通过对100例患者的床旁X线图像进行不同频率的处理,采用对比法进行分析.结果 可见T4以上胸椎的STD.频率组92例,MLT(M)频率组94例,全脊柱清晰可见的STD.频率组35例,MLT(M)频率组67例,心影后方肋骨显示清晰可见的STD.频率组11例,MLT(M)频率组91例,左下肺后段显示清晰可见的STD.频率组23例,MLT(M)频率组77例.结论 经MLT(M)频率后处理,通过对动态范围和边缘强化等参数的调整,可以在更清晰显示肺纹理的同时,更加细致地观察骨纹理、陈旧性的结核灶、主动脉弓及甲状腺的钙化.

    作者:刘启桐;王亚杰;李晓菲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76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从2005年8月-2007年12月期间采用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共76例,并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及康复治疗.结果 76例全部经过12个月~28个月(平均16个月)的随访.根据陆裕朴等疗效评定标准,其中优48例,良2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94.7%.结论 镍钛聚髌器具有手术适应证广、手术简便易行、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固定方法.

    作者:杨育斌;邱雪立;钟志刚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低钾性周期性瘫痪致房室传导阻滞12例分析

    目的 探讨低钾性周期性瘫痪导致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2008年收治的12例低钾性周期性瘫痪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血钾平均(2.07±0.69)mmol/L,发生Ⅰ度房宣传导阻滞9例,Ⅱ度房宣传导阻滞3例,合并其他心律失常4例.结论 低钾性周期性瘫痪致房室传导阻滞与血钾浓度无明显关系,补钾治疗后,心律失常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

    作者:罗显元;钟金妹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谷氨酰胺在肠外营养的应用

    谷氨酰胺((Glutamine,Gin)是人体血浆和组织中含量丰富的游离氨基酸,约占总游离氨基酸的50%[1].Gln是条件必需氨基酸,也称半必需氨基酸,参与机体内各种代谢和合成的生化过程[2],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人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氨基酸.

    作者:文靖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残液对化学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残余液对化疗引起的口腔溃疡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锡类散粉末局部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残余液局部涂抹,每天6~8次,7 d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3.3%(25/30),优于对照组的63.3%(19/3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残余液局部涂抹治疗化疗引起口腔溃疡方法简单且经济,值得推广.

    作者:杨枫;郝燕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时辰药理与临床用药

    人体的生理变化可在某些频率范围内以固定的波形反复出现,这种人体的心理和生理活动按照一定的方式作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称为人体的生理节律.

    作者:钟永基;李伟忠;钟小玲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福辛普利对糖尿病肾损害早期防治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福辛普利对糖尿病肾损害的早期防治作用.方法 应用福辛普利(10 mg/d)时25例静息时尿白蛋白基本正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了7 d治疗,并观察了其对T2DM患者运动试验诱导尿白蛋白排泄的作用.结果 49例T2DM患者静息时尿白蛋白排泄率均较正常人对照组明显增高,运动试验后糖尿病对照组尿白蛋白排泄增加的幅度明显大于福辛普利治疗组及正常人对照组,P<0.01.结论 49例T2DM患者均存在早期肾损害,福辛普利能降低其运动性蛋白尿的排泄,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付送祥 刊期: 2008年第2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