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CA循环法对提高母乳喂养率的作用

陈红芳

关键词:循环法, 提高, 母乳喂养率, 新生儿, 现报道如下, 产妇及家属, 住院期间, 婴儿发育, 医务人员, 身体素质, 母亲健康, 程度, 产科, 病房, 爱婴医院, 执行, 运用, 水平, 母婴, 检查
摘要:我院自1995年创建爱婴医院以来,母乳喂养尤其是产妇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产妇及家属对母乳喂养的偏见,医务人员对母乳喂养的重视不够,母乳喂养率很难保持在-个较高的水平.母乳喂养有助于婴儿发育及增进母婴感情,保护婴儿和母亲健康,为了使更多新生儿能得到母乳喂养,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我科将PDCA(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循环法运用到产科病房母乳喂养的管理中,产科病房新生儿的喂养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现报道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锐器损伤调查及防护对策

    目的 调查2所医院护士锐器损伤发生几率,分析发生原因及探讨防范对策.方法 对2所医院450名护理人员进行从事护理工作后发生锐器损伤的调查,发放调查表450份,有效回收428份.结果 89.48%的护士发生过锐器损伤,人均4.9次;发生锐器伤的锐器主要是注射器针头(36.7%),其次是玻璃(32.4%)、带翼针头(14.4%)、缝合针(7.2%).其主要原因为工作超负荷、护理队伍自我防护意识薄弱、操作不熟练、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管理层缺乏人文关怀,损伤后的记录及上报率仅为1.2%.结论 医院管理层应高度重视,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管理措施,加强职业防护意识的宣传力度,提高护士工作的安全性.

    作者:何晓青;陈晓贞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非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3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期间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 对我院53例非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出院患者治愈率为32.5%,好转率为59.7%,其中33例随访至今,情况良好.结论 为了使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护理工作非常重要,应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邹忠武;胡加鹏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规模化高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摘除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规模化高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摘除手术中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2006年6月-2007年8月297例高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摘除手术的护理配合.结果 297例手术顺利进行,既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培养了一支业务娴熟、配合默契的护理团队.结论 完善的术前准备是规模化白内障高龄患者超声乳化摘除术成功的基础.完美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细致的护理是手术质量的保证.

    作者:黄晋琳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在社区护理中做好诺和笔使用宣教

    诺和笔是一种笔型胰岛素注射器,我们通常把它叫诺和笔.因为有剂量准确、注射方便的优点,深受广大糖尿病患者欢迎[1].因糖尿病需要终身治疗,主要治疗活动一般在家中进行,为此对患者的使用宣教尤为重要.经过我站医护人员早期观察,我们注意到:单纯把诺和笔交给患者或家属,让他们自己看说明书或VCD,几乎没有人能够完全掌握它的使用方法.为了使广大糖尿病患者或出院后给患者注射的家属能更快地熟悉诺和笔的结构,掌握它的使用方法,促进糖尿病患者康复,通过4年多的临床实践,我社区医疗服务站认为应该做好如下宣教工作.

    作者:梁云娣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气管切开留置胃管46例护理体会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呼吸道不畅时采取的紧急而有效的治疗措施.昏迷切开气管一般由胃管灌注食物、药物和水分,需长期留置并定期更换.但这类患者由于昏迷在插管时不能配合吞咽或没有吞咽动作,而且气管切开患者由于气管套管的阻碍等因素,以及痰液较多,导致胃管插入困难.近年来,我们通过改进插管的体位和加强插管前的评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及其创新性研究

    本文以笔者实际经验为材料,介绍了内科老年患者心理问题,并给出了内科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的创新性研究--有效沟通.

    作者:荣茜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伤害因素分析与防护措施

    目的 了解、分析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伤害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 根据消毒供应室职业伤害发生的因素,制定并落实相关的制度、防护措施,实施规范化操作.结果 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伤害的防护意识,确保其身心健康.结论 通过分析职业伤害的危害因素,强化防护意识,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规范了技术操作,大限度地预防了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雪侠;黄惠玲;高亚梅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狂犬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症(hydrophobia),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狂犬病是迄今为止凶险的传染病,一旦发病,其预后极差,病死率100%.

    作者:魏志红;程会丽;杨凤兰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临床护理带教体会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而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临床实习也是护士教育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是踏入医疗护理活动的第一步.如何使护士成为技术过硬、医德过硬、理论过硬的新时代合格的护理人才,是医院护理管理者及临床带教老师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笔者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5年,体会颇深.现总结如下.

    作者:苏清;李雪峰;刘书英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内科护理人员安全用药的监护与管理措施

    药物应用的安全性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它是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我院为区级综合性医院,内科各系统疾病同在一个大内科治疗.因此,内科住院患者病情复杂,用药也复杂.所以,安全用药的监护与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医疗护理质量问题[1].安全用药关系到医生、护士、药师.药物的应用由医生负责,而护理人员是给药的直接执行者,护士必须了解药理学的相关知识,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和技术,正确评估患者用药后的疗效和反应,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防止和减少不良反应,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翻.护士参与了用药的全过程,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患者用药的效果,还可给临床药师提供第一手资料,促使他们更好地指导与监督临床用药,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了有效的监护与管理途径.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剑秋;乐卫;汪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重型颅脑创伤168例观察与护理

    重型颅脑创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急诊,其特点是病情重且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要求临床护士观察病情要做到认真、及时、准确,护理要做到细心、周到、全面.我院近3年来共收治重型颅脑创伤168例,总结颅脑创伤的观察和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杨海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化疗药物正确给药的方法探讨

    目的 总结评价化疗中正确的给药方法 在肿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67例化疗患者给药前的评估、给药方法 .结果 正确的给药方法 可减少用药的不良反应,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结论 按时、准确、安全给药使患者达到佳的治疗效果,可提高患者存活率.

    作者:冯伟;李芸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糖尿病足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足部病变,而感染则会使糖尿病加重,导致恶性循环,致使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有报道:病程较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60%~70%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发生周围血管性病变的亦占相当大的比例.临床表现有下肢麻木和疼痛、双足痛、温、触觉障碍,受伤后足部易破溃,抗感染力下降,伤口愈合慢,容易形成坏疽,导致无法愈合而截肢致残.因此,必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消除足部隐患,降低截肢致残率.

    作者:张春光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应用去甲长春碱引起外渗的预防和护理

    目的 探讨应用去甲长春碱时引起外渗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5例应用去甲长春碱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引起去甲长春碱外渗除与药物本身性质有关外,还和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护士的责任心以及穿刺部位等有关.结论 加强责任心,做好用药前宣教工作,提高患者的防护意识,加强巡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可大大避免应用去甲长春碱所引起的外渗.

    作者:郗旭燕;王芝英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新生儿两种置胃管方法的对比

    目的 为新生儿安置胃管选择佳途径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年10月-2006年7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48例需放置胃管的新生儿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常规经鼻置管组和经口置管组,对2组一次性成功率、置管需要的时间、置管时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经口放置胃管的一次成功率高,对患儿的不良反应少,置管所需要的时间少.2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新生儿适合经口置胃管.

    作者:张兰;姜晓芬;陈俊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糖尿病为慢性终生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患者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导致多系统并发症或过早死亡,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应用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或抢救糖尿病并发症的有效的方法,现将临床应用胰岛素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葛爱萍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浅谈洁净手术室的管理

    洁净手术室是以洁净手术间为核心,包括各类辅助用房、自成体系的功能区域,通过建立科学的流程及严格的分区管理,终达到控制院内感染,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目的,从而提高手术室的管理水平.

    作者:张雪垠;李世红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CT增强扫描的观察及护理

    观察CT扫描对静脉的选择及对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并制定出相关的护理措施.2006年8月-2008年2月期间,对360例CT增强扫描的患者,根据扫描部位、病情、体质、年龄、调节速度及注射用量,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及静脉,并了解患者的心理,做好心理护理.结果静脉穿刺成功率98%,对1例中度碘过敏试验抢救及时,使其脱离危险,对1例外渗患者处理得当,并使其外渗部位恢复正常,安全离院.做好CT增强扫描的观察及护理,是提高诊断准确率的关键.

    作者:杨牧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护理程序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急,病死率高,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急性期及早救护.它是由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所致,有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的三高特点,常因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而发病,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偏瘫、血压升高,大小便失禁等.我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75例,采用微创手术清除血肿的治疗方法,根据病情的进展,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运用护理程序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护理计划,包括护理诊断、目标和措施要点,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彦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肿瘤科护生带教现状与对策研究

    肿瘤已逐渐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肿瘤患者的护理由于专业性强,需要的知识面宽,护理难度大,更加需要业务素质高、敬业的护理人员.但目前肿瘤科护生带教质量不高,影响护生的素质,不能满足临床护理的需要.本文从带教护师角度探讨肿瘤科护生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并着眼于如何提升护师的带教质量,探索带教方法 、内容及考核方式等的有效模式,力图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实习积极性,培养优秀的肿瘤科护理人员.

    作者:时燕;李强 刊期: 2008年第27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