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带锁髓内钉结合小腿外固定架治疗漂浮膝

郑胜平;王昊;杨雷刚;解俊杰;高大龙;董舒

关键词:漂浮膝, 骨折, 带锁髓内钉固定, 外固定
摘要:目的 探讨股骨带锁髓内钉结合小腿外固定架治疗漂浮膝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21例股骨骨折均为闭合骨折,胫腓骨骨折14例为开放骨折,股骨均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小腿均应用外固定架固定.结果 本组均获得8个月~24个月的随访,20例无感染和骨不连,1例有感染,膝踝关节功能均满意.结论 股骨带锁髓内钉结合小腿外固定架是治疗漂浮膝的有效方法之一.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间质瘤并消化道出血2例诊断体会

    1临床资料1.1患者,男,78岁.因呕血、黑便1 d于2006年12月10日入院.2006年12月9日晚患者无诱因出现黑便,柏油样,呕吐咖啡样物1次,量不多共排便3次,质稀,总量约600 ml,伴头晕,无晕厥,无腹痛、烧心等.

    作者:乔丽英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早产儿发展性照顾的临床应用

    目的 促进早产儿的生存与发展.方法 通过控制噪声、降低光线、非营养性吸吮、早产儿自我控制行为等措施改善早产儿的生存环境.结果 实施早产儿发展性照顾有助于早产儿日后的发展.结论 早产儿必须连续性地调适自己与环境的互动,使自己能适应环境的刺激,并取得生理肢体活动,互动间的平衡以利自己的发展.

    作者:齐会军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光固化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夹层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观察

    牙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侧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由于这种缺损常呈楔状而得名.它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非龋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治疗洞形属V类洞,充填体不直接承受咬合压力.

    作者:顾红军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雷公藤多甙与皮肤病

    雷公藤俗称黄藤、断肠草,卫矛科落叶灌木雷公藤的干燥根的木质部,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等地.性味:辛、苦、寒,有大毒.

    作者:李焕平;刘慧焕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静滴喹诺酮类药物注意事项及改进方法的探讨

    喹诺酮类抗生素主要是作用于革兰阴性菌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作用强的特点,临床上常用的有: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胆管感染、泌尿系感染、妇科感染等.

    作者:缪秋琴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沟通和交流在门急诊护患之间的应用

    我院是一所二级医院,门诊就诊患者很多,有时会出现由于护患之间缺乏沟通导致护患纠纷的情况.笔者长期在门诊工作,深深感到医院门急诊作为医院的窗口部门,沟通与交流在门急诊护患之间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蔡艳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受血者传染性病原体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卫生部输血管理相关要求,对受血者输血前须进行梅毒、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艾滋病病原体检测.我们对所有受血者输血前进行了TRUST检测,阳性者同时进行TPPA检测,了解有无梅毒螺旋体感染;抗-HCVIgG检测,了解有无HCV感染;HBsAg检测,了解有无HBV感染;抗-HIV 1/2检测,阳性者送样本至确认实验室进行确认试验,了解有无HIV感染.现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陈华根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和恶性肿瘤相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及医疗科技的进步,各种心脏病患者发展到终末期人数增多.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股骨带锁髓内钉结合小腿外固定架治疗漂浮膝

    目的 探讨股骨带锁髓内钉结合小腿外固定架治疗漂浮膝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21例股骨骨折均为闭合骨折,胫腓骨骨折14例为开放骨折,股骨均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小腿均应用外固定架固定.结果 本组均获得8个月~24个月的随访,20例无感染和骨不连,1例有感染,膝踝关节功能均满意.结论 股骨带锁髓内钉结合小腿外固定架是治疗漂浮膝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郑胜平;王昊;杨雷刚;解俊杰;高大龙;董舒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电子胃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52例体会

    2002年9月~2007年2月,笔者在电子胃镜下摘除声带息肉52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育革;常养民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酒后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34例护理体会

    目的 做好酒后服毒患者护理,努力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总结酒后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34例护理体会.结果 抢救成功33例,死亡1例.结论 尽早彻底洗胃,迅速达到阿托品化,掌握气管切开的有效指征,积极防治脑水肿等,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毕红花;倪宝荣;周国梅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坏死性胰腺炎术后的护理

    坏死性胰腺炎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其特点为起病急、变化快,易引起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坏,病死率高达20%~30%,并发症多.我院外科于2003年~2004年共收治20例,早期采用胰腺被膜广泛切开、坏死组织清除及胰床置管腹腔持续灌洗术及空肠营养,疗效显著,在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海燕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浅谈血液常规检验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血液常规检验是指对血液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中常用、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

    作者:王玉敏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人工流产漏吸5例临床分析

    人工流产是终止妊娠的常用方法.我院自2001年~2006年初行人工流产1682例,其中漏吸5例,占0.30%,现将漏吸原因及处理分析如下.

    作者:刘民花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经皮给药治疗仪佐治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秋季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稀水样或蛋花汤样大便、发热、呕吐,是儿科秋冬季常见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本文加用经皮给药治疗仪佐治254例秋季腹泻患儿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郭红年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临床体会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临床上常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我院自2002年引进微波治疗仪,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15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葡萄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玻璃注射器和一次性注射器在桡动脉穿刺术中的比较

    桡动脉穿刺是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也是医疗诊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操作之一.一次性注射器不能一次穿刺成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用5 ml玻璃注射器加一次性7#无菌注射针头进行穿刺,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华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门诊导医护士的作用与要求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医院的竞争不仅是技术的竞争,同时也是服务质量的竞争.我院于2006年11月18日正式启用新门诊病房综合大楼,到我院就诊的患者日益增多.

    作者:卓冬砚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脾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

    我院自1984年~1996年共行各种脾切除术292例,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28例(9.59%).由于术后及时处理,患者均痊愈出院.现将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喻性亮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护理

    近年来,随着内镜设备的改进提高,微创外科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作为新型手术方式,与开腹手术相比以切口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外科.

    作者:张爱兰 刊期: 2007年第22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