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贝生应用于过期妊娠引产的观察和护理

靳莉

关键词:普贝生, 催产素, 过期妊娠引产,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普贝生应用于过期妊娠引产的观察和护理.方法:选择我院有引产指征的产妇64例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普贝生引产,对照组应用催产素引产,比较两组结局并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应用后随访结果显示,两组给药后不同时间Bishop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过本组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在使用普贝生引产的产妇有了很好的应对措施,提高了使用普贝生的安全性.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应用得舒特及美常安治疗腹泻型IBS的临床疗效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须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本病是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临床上治疗方法不一.我科于2010年9月-2011年4月联用美常安及得舒特治疗腹泻型IBS,取得一定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鉴别腹水性质的B超价值

    为评价B型超声鉴别腹水性质的价值,观察并分析了48例肝硬化、36例癌性腹膜炎和16例结核性腹膜炎共100例腹水病人声像图6种征象.结果表明,声像图胆囊壁增厚征和肠管漂浮征是预测肝硬化漏出性腹水的良好指标,但不能排除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腹膜转移的可能.肠管束缚征预测癌性腹水敏感性58.3%,但特异性高达96.9%,诊断准确性83%.腹水分隔征常见于结核性腹水,此征有助与癌性腹水鉴别.

    作者:庄英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研究

    重型肝炎是在肝病基础上并发肝细胞广泛变性、大面积坏死,出现肝功能衰竭,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可达到60%~80%.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是一种能暂时替代正常肝脏部分或全部功能的治疗手段.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应用(血浆置换+血液灌流)治疗重型肝炎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樨巍;张云松;孙洪霞;董艳平;纪丽伟;张艳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相关问题.方法:对本院2009.1 ~ 2010.1期间收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85例(观察组),以及2007.1~2008.1期间的67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和分析.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及、ST-T改变时间和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在安心感、对护理技术的确信、对治疗的信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信任度评分均值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t=1.962,P<0.05,提示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缓解时间,提高护理信任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晶晶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谈如何提高解剖学课堂教学的时效

    人体解剖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其繁杂的知识内容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将为学生的学习创建和提供良好的基础,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保障.

    作者:何文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1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1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口服药物不当和感染是DKA常见的诱因,其次为饮食不当、创伤、妊娠手术、应激急性脑血管病例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口干、多饮、多尿、烦躁不安、意识改变、消化道症状及电解质紊乱;经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及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强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105例患者抢救成功,且尿酮体DKA均消失,PH值、电解质恢复正常,血糖控制良好,均治愈.结论:DKA发病诱因复杂,可引起一系列严重的代谢紊乱;及时早期诊断、恰当治疗是成功抢救DKA患者成功的关键;另外普及糖尿病知识教育是预防及减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措施.

    作者:林秀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1年5月我卫生队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84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养阴清肺汤结合西医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结果:实验组显效19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1%,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3.8%.两组患者治疗临床疗效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盖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正清风痛宁致急性粒细胞缺乏2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9岁,因“反复多关节肿痛5年”于2009年2月27日收入我院内科.病史:2009年1月19日至我院内科门诊就诊,查WBC 3.57×109/L,RF 4660 IU/mL,CRP 1.91 mg/dL,球蛋白57.0 g/L,白蛋白35.9 g/L.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60mg 2/日)、来氟米特片(10mg 1/日)、醋酸泼尼松片(10mg1/早)口服,服药第6天,因感冒,不思饮食,食后腹泄,头昏再次来我科门诊就诊,查WBC 0.75×109/L,RF 3880 IU/mL.诊断为1.类风湿关节炎2.粒细胞缺乏症,予湿热痹片(2片3/日)、醋酸泼尼松片(10mg 1/早)、利可君片(2片3/日),病情未见好转,于2009年2月27日入我科住院治疗,入院后查体:体温39.4℃,心律100次/分,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Ⅰ?肿大,可见散在脓点,其余各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高建华;冀利秀;魏瑞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风胶囊配大剂量黄芪治疗中风后遗症116例

    本文根据中医“血瘀”相关理论,认为中风后遗症的病机:一为正气虚弱,二为痰浊瘀血滞留于脑窍、筋骨、关节之间.气虚无力推动血行,不能祛邪外出、病邪稽留,病程缠绵,经久不愈.作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体会,用大剂量补气之药,加上虫类走窜之力,气行血行,使瘀出新生,功能恢复.

    作者:胡善家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应用股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股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56例,根据Sander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56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无畸形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骨折再移位发生;骨折愈合结果,优34例,良20例,差2例,失败0例,优良率达96.43%.结论 股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的全新设计,弥补了传统内固定的不足,且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愈合率高、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适合多种类型的股骨转子下骨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析眼底黄斑病变的原因和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眼底黄斑病变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选择30例收治病人,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西药给予丹参注射液滴注,口服益脉康分散片(灯盏细辛浸膏)及复合维生素片,中药补益肝肾,祛瘀除湿为主,佐以疏肝理气健脾为法,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黄斑病变30例临床疗效显示,显效病例有14例,显效率为46.67%,有效病例有9例,有效率为30.00%,无效病例有7例,无效率为23.33%,总有效率为76.67%.结论:黄斑病变的病因尚未确定,可能与遗传、慢性光损害、营养不良、中毒及全身性疾病单独作用引起或可能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结果,建议对于眼底黄斑病变的治疗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沈毅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瘤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1]在甲状腺瘤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将68例甲状腺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4例按照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甲状腺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患者满意度,同时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宋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术患者血管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因冠心病而死亡的占其死亡总数的50%左右.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的优点,已成为当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常用的穿刺路径为股动脉和桡动脉,经股动脉途径(TFA-PPCI)是PCI的常规途径,随着穿刺技术及器设备的改进,经桡动脉途径(TRA-PPCI)越来越受到重视,临床应用逐渐增多.两种不同途径的(PCI)术均需穿刺动脉来完成,属于有创手术,且随着各种大管径导管,血管鞘的应用及围手术期抗凝药物的使用,使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所致的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如处理不当可引起出血、皮下血肿等严重的血管并发症,重者还需外科手术或输血治疗,增加病人卧床时间及痛苦.因此,护士应充分认识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注意识别危险因素,正确掌握预防处理的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文现就两种路径PCI术后常见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陈述如下.

    作者:夏拉帕提亚森;高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谈中药炮制的解毒机理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制剂的要求,以及药材自身的性质,所采用的一项制药技术.广大医药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探索,证明中药炮制能消除或降低部分中药的毒性,提高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系数,扩大中药资源.中药炮制解毒机理成为广大医药工作者研究课题之一,现笔者就中药炮制解毒的一些机理试行分析.

    作者:李鲜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从临床角度探讨中医骨科护理工作要点

    中医骨科护理渊源已久,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情况的大幅改善,在传统医学的基础上,中医骨科护理将中西医互相结合渗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护理体系,将传统医学骨科护理工作发扬光大,成为我们这些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医务人员所肩负的重任,本文将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理念下的骨科常规护理工作.

    作者:匡曼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组应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 (28/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易显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喉镜气管导管在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插胃管中的应用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急症.我国每年有5-7万人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率达10%以上(1).该病具有病情危急、变化快的特点,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随时会导致死亡(2).对经口服中毒的患者,无论时间长短、病情轻重,都应该及时彻底洗胃(3).插胃管洗胃是抢救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重要措施,也是及时清除胃内尚未被吸收毒物有效、基本的方法,成功插胃管是洗胃能否成功的关键.以往我们采用常规法自口腔直接置管法(以下称直接法)进行洗胃,由于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不能配合,胃管经常盘曲在口腔,需要反复置管才能成功,造成插管时间延长,患者咽部水肿、出血、影响抢救,给患者造成痛苦.为了缩短插管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我们采用喉镜气管导管插胃管法(以下称喉镜气管导管法)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别经临床应用50例,直接法一次置管成功率仅为40%,喉镜气管导管法一次置管成功率达98%,从而避免了反复插胃管,缩短了插胃管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达到了及时洗胃及时清除胃内毒物的目的.现将插管方法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晓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5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疗效及优越性.方法 本组资料来源于我院2009年1月-2010年7月手术治疗的声带息肉59例,其中男38例,女21例,年龄32~ 65岁,病程3个月~5年,检测显示双侧声带息肉9例,单侧声带息肉50例.术后病理报告均为声带息肉.结果 本组共治愈57例,治愈率为96.6%,随访3~18个月,无复发,无严重并发症.无效2例,无效率为3.4%.患者既往有息肉摘除术史,且伴有较严重的喉黏膜炎症,故术后声嘶症状改善不佳.结论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声带息肉手术视野清晰,精准度高,副损伤小.

    作者:刘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探讨高血压的联合用药治疗

    恰当的联合用药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本文分析了高血压联合用药的机理,指出了联合用药的优势以及不足,并进一步探讨了高血压联合用药的评价.

    作者:刘中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动力髋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8例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髋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8年间采用动力髋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8例,通过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术前和术后功能.结果: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随访14.7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Harris评分优(>90分)37例,良(80~89分)21例,优良率100%(58/58).结论:动力髋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切口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患者早期下地运动,并发症少等优点,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朱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