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顺忠
目的:探讨创伤性湿肺的X线诊断及病例.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收治的50例创伤性湿肺患者,观察影像学检查特征性表现,比较X线检查与CT检查的优缺点及治疗后肺部的病灶吸收情况.结果:本次研究发现,对于创伤性湿肺的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胸部X线片检查对于肋骨骨折及跨叶分布病灶的液平显示优于CT检查,临床上可以首选胸部X线片检查.本次研究创伤性湿肺患者病灶吸收情况相对较好,1周内吸收的患者占构成比的66.00%,3周内基本完全吸收.结论:在创伤性湿肺的影像学诊断上,胸部X线片一般能明确诊断,而且经济、简便,仍是诊断创伤性湿肺的主要手段,并紧密结合临床,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作者:蒋国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草药疗骨酊治疗骨质增生症疗效.方法:采用自制中草药疗骨酊剂外用、辅以局部经络按摩治疗骨质退行性变患者294例,并对其效果观察评估.结果:总有效率为99.7%.结论:中草药强筋健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辅以局部经络按摩,兼行气活血之功,治疗方便疗效可靠,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赖苇;杨焕招;赖碁;杨雁鸣;赖芹;赖芸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标识在神经外科病区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科采用工作人员标识,病人身份标识,管道标识,药物标识,环境标识,仪器设备标识,饮食标识,提示标识,用于护理实践中,实施后了解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5次,患者满意度在97.6%.结论 护理标识在神经外科病区应用,增强了护士风险意识,提高护士工作的有序性及警惕性.减少护理差错、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韦海楼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国的医疗行业引进了大量先进的医疗仪器及设备,如心电监护仪、B超、除颤监护仪、血液透析机、X 光机、监视器、显示器、切片机、CT、核磁共振等.随着器械使用年限的增加,医疗器械电子设备从保修期进入了维修高峰期,所以目前医疗仪器及设备维修保障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作者:于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硬膜外镇痛泵(PCA)目前在妇产科术后应用较多,极大地减少了患者的术后疼痛不适,提高了术后治疗护理的依从性,笔者总结相关护理要点和体会,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2010年1月~ 2011年9月妇产科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泵(PCA)进行止痛的患者298例,子宫次全切除术及全切术107例,剖宫产156例,黄体破裂4例,宫外孕35例.年龄22~70岁,所有病人术后立即使用PCA,镇痛时间24 ~ 48小时,采用视觉模糊评分法(VAS)对镇痛效果进行评定,评定<3分者(镇痛优良)295例,并发症出现腹胀13例,恶心、呕吐21例,皮肤瘙痒13例.2010年1~ 12月术前未常规使用留置导尿术26例,术后出现尿潴留9例;2010年12月后术前使用留置导尿术272例,拔管后出现尿潴留2例,均未发生呼吸抑制情况.
作者:胡燕丹;吴美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下呼吸道感染为临床常见疾病,位居医院感染的首位[1],但不同的地区其感染菌株的分布及细菌的耐药性有较大差异.近年来由于呼吸道感染菌群变异及耐药性增强,在病原菌组成和药物耐药性方面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了解不同地区分离菌株的分布与耐药性的特点,准确掌握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动向和耐药性变迁,有助于该地区的临床医师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经验治疗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2-4].为了解我院下呼吸道感染菌株构成特点及耐药性,本文收集了2011年月1年-2011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得到病原菌338株,进行了鉴定和药敏检测,报道如下.
作者:王娟;高永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卫生行政处罚案件执行阻却率高,会降低行政效率,损害卫生法律法规的尊严.导致卫生行政处罚案件执行阻却的原因主要是主动中止、外界因素干预、被处罚单位关门歇业、被处罚人变更单位名称、申请强制执行无果5个方面原因,需采取落实主办监督员制度、实行卫生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加强监督员培训提高监督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监督员依法行政意识等综合措施减少执行阻却,提高办案质量,提高行政效率.
作者:郑伟;江来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吻合器的问世为胃肠道手术提供了明显的方便,简化手术操作,并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受到广大外科医生的青睐,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是,吻合器的应用,增加了术中巡回护士配合插胃管的难度,手术中需巡回护士配合退出胃管至食道拟吻合部位上方,等到食管与肠道吻合后又要将胃管插入肠道内,退出后再插入胃管,常常会出现胃管返折,盘绕于口腔或食管内,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患者的损伤.为提高插胃管的一次成功率,减少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笔者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对全胃切除术中需护士配合插胃管的患者进行两种不同插管方法的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丽梅;周继光;翁凌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120例高血压患者的分析,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120例住院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治疗.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患者出院后的自我家庭护理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赵利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根据近年来各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各种报道,选择临床疗效较好,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加以总结,包括传统的中药、针灸、拔罐、小针刀、穴位注射等多种治疗方法,因中医治疗方法简便、安全、费用低、疗效高等明显优势,其临床使用将越来越广泛.
作者:杨敬东;罗亮;钟大勇;孙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对照评价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合中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CT立体定位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及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疗效.结果:观察组血肿吸收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15d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合中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明显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缩短血肿吸收时间,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
作者:刘金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组应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 (28/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易显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辩证施护方法及疗效,旨在提高小儿过敏性紫癜治愈率,缩短小儿过敏性紫癜消退时间,降低小儿过敏性紫癜复发率.方法:对5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患儿根据辩证施护的理论从一般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外治法护理等方面做了全面的总结.
作者:刘艳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老年病起病隐匿、病情复杂,其诊疗与中青年人群差异性大,更加注重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性,对医疗人员知识面和综合分析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其教学方法与其他学科也显著不同.本文从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对老年病内科学本科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顾朋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胃溃疡病的关系.方法 胶体金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结果 健康查体者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感染阳性率40%;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72%;胃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80%;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92%.结论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病存在相关性.
作者:胡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阑尾炎是普外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大多数阑尾炎因症状、体征典型,不难做出正确诊断,又因为手术操作简单,一般都由低年资住院医师进行诊治,手术虽小,但并发症却不少,误诊之后实施手术使治疗环境更复杂.实际工作中有许多内、外、妇科疾病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并实施手术,术中发现是其他疾病,而这些误诊疾病可以手术治疗或根本不需要手术.因此,对阑尾炎的术前再诊断制订合理治疗方案有必要进一步分析总结.
作者:杨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氯氮平组各42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临床有效率奥氮平组为90.48%,氯氮平组为95.24%;奥氮平组和氯氮平组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奥氮平组不良反应少于氯氮平组.结论:奥氮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阳性症状与氯氮平同样有效,但不良反应更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庭伟;刘志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诊断经验.方法:对80例经临床手术、纤维胃镜及病理证实的各期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结果:80例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表现有粘膜皱襞改变、充盈缺损、龛影、管壁改变、管腔狭窄.结论:食管X线钡餐造影检查准确率高,操作方便安全,是诊断食管癌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
作者:蔡万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参芪补血糖浆防治晚期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方法,对42例晚期肺癌患者分成化疗加参芪补血糖浆治疗(治疗组)和化疗加利血生片(对照组),每周检查血液分析中的白细胞计数,观察两组病例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和程度、药物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芪补血糖浆可明显减轻化疗所致WBC下降程度,有利于化疗按期进行;KPS评分增加,提高了生活质量;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参芪补血糖浆防治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胡传杏子;张定富;徐炎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本文根据中医“血瘀”相关理论,认为中风后遗症的病机:一为正气虚弱,二为痰浊瘀血滞留于脑窍、筋骨、关节之间.气虚无力推动血行,不能祛邪外出、病邪稽留,病程缠绵,经久不愈.作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体会,用大剂量补气之药,加上虫类走窜之力,气行血行,使瘀出新生,功能恢复.
作者:胡善家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