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是华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药物的合理选用与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进行治疗,并对小儿腹泻的病因以及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分析.结果:80例腹泻患儿经过治疗后,显效45例(56.25%),有效33例(41.25%),无效2例(2.5%),总有效率97.5%,平均住院时间3.1±0.43d.结论:小儿腹泻遵循“预防和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的原则,合理选用适宜止泻药,以缩短腹泻时间,加快患儿恢复.
作者:唐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及相应护理,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加药物组(治疗组32例)和单纯药物组(对照组29例),经相应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高压氧加药物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3.8%,显效56.3%;单纯药物组(对照组)总有效率66.5%,显效35.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同时及时做好护理工作十分必要.
作者:周永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机体缺氧,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重点是保持患者呼吸通畅.现将对呼吸衰竭护理实践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庆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探讨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指导措施,对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0例婴幼儿腹泻患儿为研究时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给予蒙脱石散刹、妈咪爱、补液、补充电解质等对症治疗,其中干预组(30例,护理指导]在对照组(30例,无护理指导)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指导,观察记录2组患儿的治疗的疗效.结果:在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指导措施,干预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婴幼儿腹泻疗效好.
作者:王林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报道应用拇指桡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皮瓣设计在第一掌骨背侧,以拇指桡侧指固有动脉背支为皮瓣的轴线.旋转点位于近节指骨中部指固有动脉发出的背支处,共修复拇指指端缺损40例.切取皮瓣面积大小1.5×2.0cm~2.0×5.0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创面直接缝合,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外形美观,手指功能满意.结论:拇指桡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是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理想皮瓣.
作者:黄现峰;魏长月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在健康教育、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营养神经、抗感染等基础上,采用局部清创、湿润烧伤膏(MEBO)加百多邦局部外用创面进行综合治疗糖尿病足.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以来15例糖尿病足,进行综合治疗.结果:MEBO治愈率93%,有效率7%.结论:综合治疗治疗糖尿病足,具有可家庭治疗,简便易行,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徐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由于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疾病的变化也越加复杂.单纯的化学药物已经不足以解决当前疾病,再加上其毒副作用及耐药性亦日益显著.尤其体现在结核病的防治上.然而中医药在抗结核病治疗中的优势日渐突出低毒副作用及低耐药性的治疗优势,文章根据中医药理论,对中药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分类,抗结核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并提出个人看法和展望,以供参考.
作者:田湘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回顾性观察研究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以及不同突出节段之间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性,旨在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中医综合保守治疗的适应症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临床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1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科治疗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0例,分别为L4/5椎间盘突出组、L5/S1椎间盘突出组和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组.三组患者均给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B两组优良率显著优于C组,A、B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不大.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确,但以单节段L4/5或L5/S1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而对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差.
作者:史政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躯干动作与肢体动作之间进行自由组合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4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另外进行躯干功能动作与肢体功能动作之间的自由组合训练,疗程均为两月.结果:治疗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能显著避免和减轻异常运动模式.结论:进行躯干运动与肢体运动之间的自由组合训练能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王思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探讨检验科血源性感染的危险及其防护措施,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检验科医务人员19名,发生职业伤害的医务人员共46人次,分别对科室进行防护前后的职业血源感染的危险因素发生率进行问卷调查,观察比较防护前后的调查结果.结果:46人次发生职业伤害中,受到锐器伤有29人次(63.0%),受到患者体液、血液喷溅有11人次(23.9%),吸入含病原体的气溶胶有2人次(4.4%),其它有4人次(8.7%),锐器伤所占比例高,与其它血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检验医学的不断发展,检验科的职业危害因素也增多,检验科人员的职业防护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血源性感染的因素及危险性,需要提高警惕,切实做好防护.
作者:崔中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颅骨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方法:对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头皮切开、颅骨钻孔、直视下止血、置特制血肿腔冲洗引流管,抽吸、引流血肿、加尿激酶应用.结果:恢复生活自理7例,生活基本自理12例,生活部分自理6例,植物状态存活2例,死亡3例.讨论:颅骨钻孔术具有快捷,操作简单,损伤小,疗效高,禁忌证少的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抢救技术.
作者:冯朝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同时进行无痛胃镜、无痛肠镜检查对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优越性.方法:随机把病人分为无痛组和对照组,无痛组又分为A组(23例)麻醉后由两位医生同时进行胃镜肠镜检查;B组(19例)在同一诊室麻醉后先进行胃镜检查再进行肠镜检查.C组(25例)麻醉后先进行胃镜检查,再送到肠镜室进行肠镜检查(无痛组).对照组(18例)无麻醉下先进行胃镜检查,略休息后再到肠镜室进行肠镜检查.分析比较各组检查的情况.结果:(1)无痛各组患者感觉满意均达100%,对照组满意55.6%,无痛组满意度显着高于对照组:(2)各组操作时间及用药量:A组时间短,用药少,C组用药多,对照组检查时间长,各组用药量及检查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无痛各组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均较对照组显着减少,但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较对照组多.结论:同时进行无痛胃镜、肠镜检查是安全可行的诊治手段.
作者:贺秋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就手法整复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50例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50例患者,其中男30例,女20例,50例均为闭合性骨折.50例患者均采用手法复位,用牵抖复位法,患者取坐位,患肢外展,肘关节屈曲90度.结果:5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经过手法整复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30例(60%),有效(症状有所减轻)17例(34%),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3例(6%),总有效率94%.对47例疗效有效患者进行3~4个月随访,前臂远端无肿痛、无畸形,腕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功能完全恢复,疗效满意.结论:对于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采用手法整复的时候,应该要注意手法操作一定要到位.一旦手法操作不到位,那么骨折复位是不可能的,犹如空中楼阁.
作者:叶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我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气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气胸的患者中,经医生系统检查,诊断治疗,50人痊愈,4人死亡,死亡率达7.4%.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气胸时,具有复杂的临床表现,病情危重,应及诊断并合理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李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AHF)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给予新活素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肺动脉压(PAP)的变化.结果:新活素组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活素组给药后第1、3、6小时的PCWP、PAP降低值高于硝酸甘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活素治疗AHF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春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0例患者均来自马鞍山市中医院妇科门诊,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年龄19-42岁,平均(31+9.2)岁,对照组35例,年龄21-43岁,平均(33+7.45)岁.连续测量基础体温三个月经周期,基础体温异常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夹杂出现为多见.其主要表现是高温相时间短,波动大及BBT呈爬坡样上升.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中西医诊断分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汪芬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常州市妇幼保健院2011 年1月至12月,因输卵管妊娠破裂行息侧输卵管切除的54例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分组,电视腹腔镜手术(A组)12例,开腹手术(B组)42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血HCG恢复正常的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1)AB两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B两组术中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住院时间、术后血HCG恢复正常的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电视腹腔镜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破裂疗效确切,且损伤较开腹手术小.
作者:朱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药源性疾病给儿童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有1/3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我国每年新增聋哑儿童3万左右,大部分与药物有关.所以儿童用药一定要引起高度关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崇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基础的群众基础机构.他为我们居住在一个固定区域的居民群体范围内的居民,起着一种媒介桥梁作用.在社区中,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会导致在社区范围内出现急症情况,本文对社区急症的高危人群做一简单描述,并对如何做出及时有效的护理及其处理原则,进行简单探讨.
作者:纪红;孙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预防接种工作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项基本国策,只有家长的充分配合按时完成孩子的免疫接种程序,才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流行.为了正确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1],更好的满足家长对疫苗接种的心理需求和服务需求,因此计免工作者应根据家长在预防接种中的心理需求和和服务需求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将护士的爱心,家长所需的信息传递给他们,使家长在无任何心理负担的情况下配合完成孩子的疫苗注射,有利于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穆庆云;高新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