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导管瘘78例诊治体会

叶冬青

关键词:乳腺导管瘘, 搔刮术, 引流术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导管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乳腺导管瘘78例,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征和病理检查.治疗是切开与乳腺导管瘘相连的乳腺导管,彻底刮除炎性组织并充分引流,术后行换药治疗愈合.结果:经3周左右的换药,所有伤口都愈合,术后随访30例,无一例复发.结论:结合病史、体征易于诊断,疑难病例术前可做细胞学检查.疑为乳癌者,应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为防止乳腺导管瘘复发,术中应充分切开瘘管及其近端乳管,并切开乳头引流.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1年8月在本院住院的184例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切除术后患者所给予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在本组中有6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子宫穿孔1例,出血3例,感染2例,然而经过对症治疗比采取相应的护理后,患者并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术后3~5d出院.结论: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切除手术后使患者得到细微的观察和护理,从而有效的较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王俊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后期神经性耳聋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后期神经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中后期神经性耳聋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中药自拟补肾活血汤联合弥可保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采用弥可保治疗.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纯音测听分贝平均数,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纯音测听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后期神经性耳聋,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振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综合治疗糖尿病足15例

    目的:在健康教育、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营养神经、抗感染等基础上,采用局部清创、湿润烧伤膏(MEBO)加百多邦局部外用创面进行综合治疗糖尿病足.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以来15例糖尿病足,进行综合治疗.结果:MEBO治愈率93%,有效率7%.结论:综合治疗治疗糖尿病足,具有可家庭治疗,简便易行,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徐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如何降低发展成肺栓塞的几率.方法:对55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进行评估,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采取预防措施和早期治疗,判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形成的几率.结果:55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只有2例在手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采取有效治疗后均治愈,无一例发生肺栓塞.结论:加强在围手术期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评估,强化风险意识教育,积极妥善的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可明显降低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发展成肺栓塞的几率.

    作者:龚桂芳;胡翠月;帅文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功能性连续空肠间置代胃术在全胃切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合理方式.方法:对2003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6例胃癌患者在全胃切除后采用功能性连续空肠间置代胃术的方式进行消化道重建.结果:36例手术经过顺利,无手术死亡.切口感染2例,轻度反流性食管炎2例,经治疗后好转,术后无吻合口瘘、倾倒综合症及无胃综合征病例发生.术后随访32例,随访率88.9%,随访时间6个月~6年.术后4~6个月行钡餐检查,代胃容量400~500ml,钡排空时间3~4小时,患者体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可参加一般体力劳动.结论:功能性连续空肠间置代胃术并发症低,操作简便,“代胃”效果满意,是全胃切除术后一种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作者:冼健元;莫宗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醋酸地塞米松眼用纳米脂质载体原位凝胶的制备及药效学考察

    目的:制备一种眼用醋酸地塞米松纳米脂质载体温敏型原位凝胶,并对其进行药效学考察.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醋酸地塞米松纳米脂质载体,并进一步将其制成眼用温敏凝胶,以辣椒酊制造的家兔眼部炎症模型对其进行药效学评价.结果:醋酸地塞米松纳米脂质载体原位凝胶的抗炎效果与等计量的药物PBS滴眼剂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醋酸地塞米松纳米脂质载体温敏型原位凝胶比普通的滴眼剂具有更好的药效.

    作者:宋艳志;邸东华;刘庆博;崔福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36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观察.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3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特点、诊治疗效及预后进行分析.结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临床表现不典型,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熟练掌握其诊断标准,能够防止漏诊、误诊.应用布地奈德气雾剂和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进行吸入疗法,能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二者和抗组胺药物联用疗效可靠.

    作者:步砚军;郑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急诊科手外伤处理体会

    手外伤是创伤急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急诊创伤病人的26.6%,其中有66.8%的病人仅需在急诊科处理.人类手的结构精细,动作灵巧,功能高度完善,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急诊处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手的功能和外观.本文回顾我院急诊外科2006年1月-2009年12月294例手外伤急诊诊治体会,并报道如下.

    作者:刘成;陈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不同节段手法正骨治疗椎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目的:研究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椎不同节段手法正骨优选节段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于我院骨外科治疗的3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将其分为三组,即甲、乙、丙三组,其中甲组患者采用颈部分理揉按联合侧旋提推法调整6-7颈椎,乙组患者采用颈部分理揉按联合角度复位法调整3-5颈椎,丙组患者采用颈部分理揉按联合定点复位法调整1-2颈椎,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对比后发现,甲组治疗有效率为54.55%,乙组治疗有效率为63.64%,丙组治疗有效率为81.82%.甲组与丙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乙组与丙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甲组与乙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多与寰枢椎错位有关,颈椎病患者合并寰枢椎错动移位时,寰枢节段为手法正骨的优选节段,纠正枢椎或寰椎的错动移位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班华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深部热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深部热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NRL-002型内生场肿瘤热疗系统,热疗合并化疗治疗28例,其中胸腔用药13例,药物静脉滴注15例.热疗合并放疗15例,均为采用直线加速器放疗,放化疗同时进行深部热疗8例.单纯深部热疗14例.化疗药物根据肿瘤不同组织类型,选用不同药物静脉滴注或胸腔注入.结果:肿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按制定的肿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根据Karnofsky积分法进行质量评定,治疗前后计分提高10分者为提高,减少10分者为降低,增加或减少小于10分者为稳定.结果:有效58例占86.6%.其中疼痛消失8例,疼痛减轻10例,食欲和精神状态改善分别为28例和55例,胸水消失或减少9例.结论:深部热疗综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对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有一定作用.深部热疗无副作用,改善症状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牟妍舒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38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的临床分析及手术体会

    目的:评价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效果,总结手术体会.方法:对38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手术过程、肿瘤根性切除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评价手术安全性、TME切除及肿瘤根治切除效果.并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的若干体会进行讨论.结果:38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平均216.32分钟,术中失血量平均120.0毫升.切除直肠标本远近切缘均未见癌残留,淋巴结清扫数目平均18.21枚,直肠切缘至肿物下缘距离平均2.45cm,直肠系膜切缘距肿物下缘距离平均4.23cm.下床活动时间平均1.84天、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2.40天、住院时间平均11.34天.术后并发症共5例,经相应治疗后均痊愈.结论:腹腔镜手术是微创、安全、有效的直肠癌根治手术,具有良好的根治效果,符合TME要求.熟悉盆腔的解剖,掌握适当的手术技巧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吴新军;闫争强;赵伦德;金建云;孙培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草药及植物来源的黄酮类成分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研究进展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文总结了中草药及植物来源的黄酮类成分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研究进展,以便于为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为超临界流体萃取在中药和天然产物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借鉴.

    作者:冯敬骞;饶和平;刘军伟;万璐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八正散加减治疗尿路感染32例临床疗效观察研究

    目的:八正散加减治疗尿路感染,患者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收集32例少腹及腰部不适,尿频尿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对照组16例,两组患者均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八正散加减治疗,16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记录患者体重,体质,症状体征的变化,并据此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两组症状比较,辅助检查果情况给予分析统计.结论:八正散治疗尿路感染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先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三七通舒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6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全部病例均经颅脑CT或MRI确诊.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三七通舒胶囊胶囊和活血祛瘀化痰中药,30天为一疗程,治疗一疗程观察疗效.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西比灵胶囊和肠溶阿斯匹林片,30天为一疗程,治疗一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三七通舒胶囊胶囊和活血祛瘀化痰中药治疗急性脑梗塞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是较好方法.

    作者:吴芳汀;田贤先;吴震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40例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共4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给予针刺治疗配合口服中药,连续2~5个疗程.结果:治愈21例,占52.5%;显效12例,占30%;好转7例,占17.5%;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

    作者:梁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微生物检验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控制医院内感染的作用,为加强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提供参考思路.方法:总结分析微生物检验在在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资料以及在控制医院感染中扮演的发挥的作用.结果: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易感人群都与微生物检验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微生物检验在监测发生医院感染的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结论:微生物检验在控制医院感染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医院应充分利用微生物检验具有的这一优势,以有效控制日益严重的医院感染.

    作者:吴翠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治疗儿童摩擦性苔藓样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摩擦性苔藓样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无对照的方法,挑选门诊32例患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治疗.结果:32例摩擦性苔藓样疹患儿,经过治疗3天、7天后,有效率分别为75.00%,96.87%.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作用稳定、持久.可放心用于治疗儿童摩擦性苔藓样疹.

    作者:王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益气活血汤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汤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的基础上给予多巴酚丁胺5 μg/(kg·min)静脉泵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以及发作的频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更为明显,观察组的显效率为52.94%,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的显效率为35.29%,总有效率为79.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心功能,降低复发频率,疗效可靠,可推广使用.

    作者:王平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牙周炎的治疗与预防探讨

    目的:探讨牙周炎的综合治疗效果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治疗的65例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效果,并总结其预防措施.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牙周袋深度、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均有明显改善,优良率为87.69%.结论:早期诊断再加以综合治疗,能够促使牙周炎的康复,而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避免牙周炎的复发.

    作者:董爱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与宫腹腔镜检查在诊断输卵管性不孕中的价值

    目的:对比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与宫腹腔镜检查在诊断输卵管性不孕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蒙阴县中医医院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经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及宫腔镜联合检查诊治3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资料.结果:hSG与宫腹腔镜检查输卵管异常对比,差异有显着性.HSG与宫腹腔镜检查的符合率比较,完全符合率60%,其中符合率高是伞端阻塞占90%,通畅的符合率低,仅占23.5%,近端阻塞的符合率66.7%,通而不畅的符合率50%.其中HSG显示通畅17条中,经宫腹腔镜检查证实其伞端周围与盆腔组织有不同程度粘连或输卵管外形扭曲13条.结论:宫腹腔镜联合诊断输卵管不孕具有直观、准确性,同时发现宫腔及盆腔病变情况,同期得到相应治疗.宫腹腔镜比子宫输卵管造影有明显优势.

    作者:李秀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