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

何晶晶;王秀臣;陈英梅

关键词:盆腔恶性肿瘤, 复发性, 125I粒子植入, 护理
摘要:[目的] 总结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方法] 对32例(36个病灶)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病人行CT引导下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术后放射防护、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结果] 完全缓解(CR)10个,部分缓解(PR)15个,无变化(NC)6个,进展(PD)5个,总有效率为86.1%;并发发热5例,放射性肠炎2例,放射性膀胱炎1例;1例膀胱癌病人有125I粒子落入膀胱内;术前伴疼痛的17例病人术后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7例,轻度缓解2例,无效2例,疼痛缓解率88.2%(15/17).[结论] 加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南海区乳腺癌病人就医延迟现状及干预探讨

    [目的] 了解南海区乳腺癌病人就医延迟现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及深入访谈法对120例乳腺癌病人进行乳腺癌病人就医延迟现状调查,调查就医延迟的原因与时间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39.17%的病人有就医延迟现象,延迟时间越长,乳腺癌临床分期越晚.[结论] 乳腺癌病人存在就医延迟现象,应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建立乳腺癌防治及普查模式.

    作者:江端英;罗学平;梁美莲;侯香传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25例臁疮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康复护理

    臁疮是周围血管病中的常见病,病变位于臁骨(胫骨)内、外臁(侧),故称为臁疮,现代医学称为小腿慢性溃疡.臁疮是下肢表浅静脉因血液回流障碍而引起的静脉扩张、迂曲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晚期常并发小腿慢性溃疡,是外科一种常见病.本病占周围血管疾病的90%以上,多见于从事长久站立的职业及体力劳动者.臁疮的特点是经久不能收口,或已经收口,但每易因损伤而复发;曲张的静脉在小腿部较大腿部明显.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45例肩关节镜下盂唇修补术病人的手术配合

    [目的] 总结肩关节镜下盂唇修补术病人的手术配合.[方法] 对45例盂唇损伤病人行肩关节镜下盂唇修补术,同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术后护理配合等.[结果] 45例病人均顺利手术,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病人术后1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低于术前(P<0.05).[结论]加强肩关节镜下盂唇修补术病人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张春燕;潘丽芬;曾小琴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干预研究现状

    阐述经临床护士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认知现状和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面临的困难,综述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干预研究现状,包括口腔护理方法、口腔护理的频次、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评价指标.

    作者:刘春香;莫伟梅;石娟;祝立阳;陆美妮;韦涌初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快速康复外科新理念在结肠癌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综述快速康复外科新理念在结肠癌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证实的方法,具体包括加强病人的教育、更好地麻醉、止痛、微创手术以及强化术后康复治疗(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肠内营养)等,以减轻手术应激、疼痛及不适反应和减少并发症,加速病人康复.

    作者:卢静;张鹏年;孙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病人焦虑与抑郁的影响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病人焦虑与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9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眼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眼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入院时及术后1周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状况评定,同时测定眼压,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术后1周SAS、SDS评分以及眼压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系统化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可减轻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病人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有效控制眼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文春艳;曾志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寒痹酊湿敷联合电磁波照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寒痹酊湿敷联合电磁波照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的效果.[方法] 对5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给予寒痹酊湿敷联合电磁波照射膝关节治疗,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参照加拿大西安大略和麦克玛斯特大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法和膝关节综合评定表,对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 优15例,良21例,可12例,差3例,治疗有效率为94.12%.[结论] 寒痹酊湿敷联合电磁波照射可有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加强护理可确保治疗方案发挥佳效应,提高治疗效果并减轻不良反应.

    作者:杜静;吴素娟;聂汝倩;张文研;张洁;王丽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245例宫腔镜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的总结宫腔镜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对245例宫腔镜手术病人加强围术期护理,术前认真准备器械、妥善放置各种仪器,术中严密观察病情、监视仪器运转情况并配合手术医生手术,术后精心护理.[结果] 提高了病人对手术的依从性,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结论] 加强宫腔镜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梁荣花;陈扬;谭月仙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孕足月单胎选择性剖宫产术后初产妇100例为观察组,10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母乳喂养的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母乳喂养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初产妇术后开始泌乳时间、术后泌乳量充足时间、术后母乳喂养情况等.[结果] 两组产妇术后开始泌乳时间、术后泌乳量充足时间、母乳喂养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质护理能促进初产妇剖宫产术后乳汁的分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马力凤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参与式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参与式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240名护理专科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期末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核及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参与式教学法,可提高质量.

    作者:郑莉茗;杨小仙;杨青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病人的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2型糖尿病病人目的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效果,探讨有效目的社区护理模式.[方法] 对106例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并发症目的预防、药物指导等.[结果] 个体化社区护理干预后2型糖尿病病人饮食、运动、相关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重指数、收缩压)均得到改善,病人对糖尿病知识目的知晓情况明显提高.[结论] 对2型糖尿病病人实施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控制病情、提高病人对糖尿病知识目的知晓情况.

    作者:陆俊芹;孙锋春;田大侠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手术截石位引发副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分析手术体位采用截石位病人引发副损伤的原因,包括周围神经的损伤、皮肤压伤、心率和血压的变化、体位性低血压、下肢血栓的形成、肩部疼痛等,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张惠珍;钟晓珊;陈丽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老年病人口服用药的安全管理

    分析老年病人口服用药误区,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强调应加强护士业务学习、指导病人正确的服药时间、服药姿势、服药方式、储存方法、停药注意事项并注意老年人用药的心理因素等,以降低用药差错,减少不良反应,避免医疗纠纷.

    作者:李春花;何岳;肖群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密闭式吸痰法在出血性脑卒中病人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密闭式吸痰法在出血性脑卒中病人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将80例(320例次)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出血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160例次),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式吸痰法吸痰,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法吸痰.以治疗12 h为例,比较两组病人更换血路管及滤器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更换血路管及滤器少于对照组.[结论] 在出血性脑卒中病人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应用密闭式吸痰法,可减少血路管及滤器的更换次数,提高血液净化治疗效果.

    作者:王海燕;黄云辉;陈成;许士海;刘丽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某医院护理人员论文发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护理论文发表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制订相应对策,以提高护理人员论文撰写技能,提升护理服务内涵.[方法] 分析2006年-2010年近5年来我院护理人员公开发表论文情况,分析论文质量及第一作者情况,进而分析护理论文发表现状.[结果] 近5年来我院共发表护理论文332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一作者以中级职称及以上职称人员占绝大多数,两极分化严重;发表的论文以专科护理实践及经验交流为主,缺乏研究类论文.[结论] 护理人员的论文撰写的动力不足、质量不高、缺乏系统的学习训练,应加强有关方面的培训与指导,以提高各层次护理人员的论文写作水平.

    作者:方翠霞;何金茹;李宪章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1例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征,幼儿高发[1].本病好发于婴幼儿,80%以上<3岁,男多于女,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一般为自限性,病程多为6周~8周,有心血管症状时可持续数月至数年[2,3].川崎病在儿科临床中属于少见病,病情急、重.2011年2月我科收治1例川崎病患儿,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金璇;韩桂霞;张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应用NRS2002标准调查腹部外科病人的营养状况及营养支持

    [目的] 了解腹部外科病人营养风险的发生情况及营养支持情况.[方法] 应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标准,对62例腹部外科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统计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同时对病人的营养支持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腹部外科病人入院时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25.8%;恶性肿瘤病人营养风险的发生率高于良性疾病病人(P<0.01);营养支持的误用率为21.7%,未行营养支持者占75.0%,营养支持方式单一,以肠外营养(PN)支持为主.[结论] 应根据NRS 2002的评估结果,选用合理的方式进行营养支持,尤其是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病人.

    作者:左传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基础护理教育中的开展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基础护理教育中的开展,通过强化基础护理,重视培养护生的优质护理服务意识和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临床发展需求.[方法] 将116名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本科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60名和对照组56 名,对照组运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基础护理教学,观察组采取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强化护生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比较两组护生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情况及期末考试成绩.[结果] 观察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教学后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情况提高,且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基础护理教育中采取干预措施,有利于培养护生的优质护理服务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吴秋钦;赵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方法] 将80例ICU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平均分床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人和家属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的评分.[结果] 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应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能够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作者:王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预防脑卒中偏瘫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目的] 总结预防脑卒中偏瘫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 对112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建立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人群评估机制,采取保护静脉、鼓励病人主动锻炼、空气压力波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结果] 3例病人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 早期综合干预可预防脑卒中偏瘫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顾巧华;陈张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