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梅
[目的] 总结预防脑卒中偏瘫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 对112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建立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人群评估机制,采取保护静脉、鼓励病人主动锻炼、空气压力波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结果] 3例病人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 早期综合干预可预防脑卒中偏瘫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顾巧华;陈张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总结150例食管癌根治术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妥善固定营养管、加强输注营养液的护理、基础护理、营养液的制备、不良反应的护理等,以促进病人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褚旭英;王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综述快速康复外科新理念在结肠癌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证实的方法,具体包括加强病人的教育、更好地麻醉、止痛、微创手术以及强化术后康复治疗(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肠内营养)等,以减轻手术应激、疼痛及不适反应和减少并发症,加速病人康复.
作者:卢静;张鹏年;孙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骨骼肌的急性破坏和溶解,从而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低血容量、代谢性酸中毒、凝血障碍以及急性肾衰竭等一系列病变的综合征,内环境紊乱是其根本的病理生理改变,继而导致的脏器功能衰竭是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1].有资料显示,横纹肌溶解症致急性肾衰竭的发生率为15%~33 %[2].
作者:马逊;许贤荣;杨家慧;王蓉花;朱亚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重型肝炎病人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方法] 对136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人均给予积极治疗,同时采取有效的亲情优质护理措施.[结果] 建立了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了住院病人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提高了病人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了慢性重型肝炎病人的治愈率和好转率.[结论] 在慢性重型肝炎病人临床实践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香云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临床上现用静脉输注液体,如生理盐水、5%葡萄糖等,均用塑料瓶装置,其瓶盖配以塑料拉环.护士每天在大批量地配置药液时,需要用手指拉掉拉环,消毒后方可加药.护士的手指因频繁拉塑料拉环容易勒出痕迹,导致局部红肿,无法正常工作,影响工作效率.我科将止血钳用于开启塑料液体瓶盖,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总结脑室外引流术后预防颅内感染的护理,强调应加强术前皮肤准备、脑室外引流管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注重手卫生、密切观察病情、基础护理、增强免疫力、规范使用抗生素等.
作者:王红爱;邓双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基础护理教育中的开展,通过强化基础护理,重视培养护生的优质护理服务意识和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临床发展需求.[方法] 将116名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本科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60名和对照组56 名,对照组运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基础护理教学,观察组采取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强化护生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比较两组护生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情况及期末考试成绩.[结果] 观察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教学后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情况提高,且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基础护理教育中采取干预措施,有利于培养护生的优质护理服务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吴秋钦;赵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总结糖尿病足病人的护理.[方法] 按照Wagner标准分级对7例糖尿病足病人实施针对性治疗与护理.[结果] 7例病人的血糖控制较好,餐后血糖<11.1 mmol/L;病人能以乐观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2例0级病人未发生溃疡,5例1级、2级病人伤口Ⅱ期愈合.[结论] 加强糖尿病足病人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作者:詹文娴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湿性愈合理论在恶性血液病肛周脓肿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50例恶性血液病肛周脓肿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两组在系统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同时进行伤口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采用湿性愈合方法进行伤口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肛周脓肿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结果] 观察组病人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肛周脓肿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湿性愈合疗法治疗肛周脓肿效果优于常规换药方法,提高了肛周脓肿的治疗效果、缩短了疗程.
作者:梁丽芬;李茂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 将84例妇科腹腔镜术后尿潴留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诱导排尿法,观察组44例采用穴位按摩法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5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穴位按摩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尿潴留的效果优于传统的诱导排尿法.
作者:许金琴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腹部外科病人营养风险的发生情况及营养支持情况.[方法] 应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标准,对62例腹部外科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统计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同时对病人的营养支持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腹部外科病人入院时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25.8%;恶性肿瘤病人营养风险的发生率高于良性疾病病人(P<0.01);营养支持的误用率为21.7%,未行营养支持者占75.0%,营养支持方式单一,以肠外营养(PN)支持为主.[结论] 应根据NRS 2002的评估结果,选用合理的方式进行营养支持,尤其是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病人.
作者:左传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总结肩关节镜下盂唇修补术病人的手术配合.[方法] 对45例盂唇损伤病人行肩关节镜下盂唇修补术,同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术后护理配合等.[结果] 45例病人均顺利手术,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病人术后1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低于术前(P<0.05).[结论]加强肩关节镜下盂唇修补术病人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张春燕;潘丽芬;曾小琴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由于小儿自身的特殊情况,在静脉输液时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这就要求护士能及时发现这些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现分析小儿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候国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 对4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通过确定循证问题、寻找循证支持、进行循证护理实践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45例病人术后并发出血3例,胰瘘9例,胆瘘2例,腹腔感染1例,经对症治疗及相应护理后症状消失.[结论] 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使护士明确了解其病情观察的内容,使护理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和护理质量.
作者:陈妙贤;钟金仪;黎艳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寒痹酊湿敷联合电磁波照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的效果.[方法] 对5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给予寒痹酊湿敷联合电磁波照射膝关节治疗,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参照加拿大西安大略和麦克玛斯特大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法和膝关节综合评定表,对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 优15例,良21例,可12例,差3例,治疗有效率为94.12%.[结论] 寒痹酊湿敷联合电磁波照射可有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加强护理可确保治疗方案发挥佳效应,提高治疗效果并减轻不良反应.
作者:杜静;吴素娟;聂汝倩;张文研;张洁;王丽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方法] 对480例急诊手术病人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观察操作者针刺伤发生情况.[结果] 护士无一例发生针刺伤.[结论] 在急诊手术病人中应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可有效避免护士针刺伤和血液污染的发生,保证病人有效循环血量.
作者:陈杏梅;何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微波治疗突发性耳聋病人的效果,总结其护理.[方法] 将180例单侧突发性耳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微波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为87.78%,对照组为52.2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27.09,P<0.05).[结论] 微波配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
作者:胡晓玲;王亚妮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倾斜式卧位在新生儿溢乳和睡眠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足月顺产母婴同室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87例采用传统的平卧位,观察组194例采用倾斜式卧位.比较两组新生儿溢乳情况、睡眠时间.[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溢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睡眠时间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取倾斜式卧位,可减少溢乳的发生、有利于睡眠.
作者:黄雪玉;韩淑超;尹丽群;尹建冰;徐惠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总结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方法] 对32例(36个病灶)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病人行CT引导下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术后放射防护、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结果] 完全缓解(CR)10个,部分缓解(PR)15个,无变化(NC)6个,进展(PD)5个,总有效率为86.1%;并发发热5例,放射性肠炎2例,放射性膀胱炎1例;1例膀胱癌病人有125I粒子落入膀胱内;术前伴疼痛的17例病人术后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7例,轻度缓解2例,无效2例,疼痛缓解率88.2%(15/17).[结论] 加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何晶晶;王秀臣;陈英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