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按摩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许金琴

关键词:穴位按摩, 妇科, 腹腔镜, 尿潴留, 诱导排尿法
摘要:[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 将84例妇科腹腔镜术后尿潴留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诱导排尿法,观察组44例采用穴位按摩法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5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穴位按摩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尿潴留的效果优于传统的诱导排尿法.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科务本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介绍科务本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科内设立科务本记录每日儿科日常工作事务,包括儿科护理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临时制订的相关相关护理制度、指令性信息、不良事件警醒等,每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保证了信息的快速传递,便于追溯,有据可查,及时纠偏,可作为护理工作指南.[结论] 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科务本,可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保证护理管理的有效性及护理安全.

    作者:赖雪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两路输液中巧用肝素帽和一次性头皮针

    在临床输液中会遇到有的输液药品需控制输注速度,病人又不只输入这一种药物,这样就会影响其他液体的输入;或是病人又增加一组液体需要同时输入.若病人未应用静脉留置针,一般就建立2条静脉通路,既增加病人的疼痛和费用,又降低了护理工作效率.通过在临床输液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使用肝素帽与一次性头皮针连接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利琴;张利萍;练小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儿科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生非语言沟通能力的探讨

    [目的] 探讨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生非语言沟通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择50名2008级护生为实验组,50名2007级的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在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给予非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比较两组护生实习评价情况.[结果] 实验组护生实习评价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加强对护生进行非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可提高护生的护理水平及沟通能力.

    作者:徐文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1例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心脏骤停成功抢救的护理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主要表现为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心肌收缩功能减退,致泵功能障碍而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常发生心脏骤停和各种复杂的心律失常.近年来,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平均年龄为43岁,年病死率为25%~45%,猝死发生率为30%[1,2].由于本病常有心脏骤停和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即使抢救成功,其预后也较差,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我院内科病房成功抢救1例扩张型心肌病心脏骤停和频发心室颤动病人,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刘立华;刘丽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收治危重病人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部门[1].使用呼吸机、动静脉留置导管、泌尿道插管等侵入性操作,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尤其是ICU的病人由于基础疾病较重,更易发生医院感染,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通过分析ICU病人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对病人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快速康复外科新理念在结肠癌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综述快速康复外科新理念在结肠癌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证实的方法,具体包括加强病人的教育、更好地麻醉、止痛、微创手术以及强化术后康复治疗(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肠内营养)等,以减轻手术应激、疼痛及不适反应和减少并发症,加速病人康复.

    作者:卢静;张鹏年;孙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剖宫产术中应用不同剂量缩宫素的效果观察

    的观察剖宫产术中应用不同剂量缩宫素的效果.[方法] 将剖宫产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病人于胎盘娩出后宫体肌肉注射缩宫素20 U,同时缩宫素10 U由小壶静脉滴注,对照组病人于胎盘娩出后宫体肌肉注射缩宫素20 U,同时缩宫素20 U由小壶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病人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用药后3 min血压下降、心率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10 min血压、心率均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用药后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 剖宫产术中小剂量应用缩宫素安全有效,对血压、心率影响小,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金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1例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征,幼儿高发[1].本病好发于婴幼儿,80%以上<3岁,男多于女,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一般为自限性,病程多为6周~8周,有心血管症状时可持续数月至数年[2,3].川崎病在儿科临床中属于少见病,病情急、重.2011年2月我科收治1例川崎病患儿,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金璇;韩桂霞;张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局部外用治疗蜂针治疗后皮肤发痒的临床观察

    [目的] 总结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用治疗蜂疗后皮肤发痒的临床观察.[方法] 对120例蜂针治疗病人局部外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观察其疗效.[结果] 第1个疗程显效90例,有效28例,无效2例;第2个疗程显效为115例,有效5例.[结论] 蜂针治疗皮肤发痒病人局部外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效果明显.

    作者:王冬香;马常青;成永明;张志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31例狂犬病病人的护理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人所引起的急性、传染性人畜共患病,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兴奋、咽肌痉挛、流涎、进行性瘫痪,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病犬、病猫等动物是狂犬病的传染源.人类和动物一旦受病毒侵袭后发病,病死率高达100%,居各种法定传染病之首[1].近年来,随着人们饲养犬类宠物数量的增多及缺乏严格管理,加之对狂犬病预防知识普及不够,狂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31例狂犬病病人,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夏军香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病人的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2型糖尿病病人目的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效果,探讨有效目的社区护理模式.[方法] 对106例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并发症目的预防、药物指导等.[结果] 个体化社区护理干预后2型糖尿病病人饮食、运动、相关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重指数、收缩压)均得到改善,病人对糖尿病知识目的知晓情况明显提高.[结论] 对2型糖尿病病人实施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控制病情、提高病人对糖尿病知识目的知晓情况.

    作者:陆俊芹;孙锋春;田大侠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方法] 对480例急诊手术病人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观察操作者针刺伤发生情况.[结果] 护士无一例发生针刺伤.[结论] 在急诊手术病人中应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可有效避免护士针刺伤和血液污染的发生,保证病人有效循环血量.

    作者:陈杏梅;何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245例宫腔镜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的总结宫腔镜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对245例宫腔镜手术病人加强围术期护理,术前认真准备器械、妥善放置各种仪器,术中严密观察病情、监视仪器运转情况并配合手术医生手术,术后精心护理.[结果] 提高了病人对手术的依从性,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结论] 加强宫腔镜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梁荣花;陈扬;谭月仙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瓦斯爆炸成批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急救护理

    [目的] 总结瓦斯爆炸成批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急救护理.[方法] 对11批48例瓦斯爆炸大面积烧伤病人启动应急预案,快速院前急救,入院后严密观察意识、生命体征、创面及呼吸道情况,保证静脉输液通畅,根据尿量调节输液速度,做好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控制探视,做好心理护理.[结果] 46例病人平稳度过休克期,2例病人死亡.[结论] 加强瓦斯爆炸成批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急救护理,是抢救成功的保证.

    作者:郭新梅;马彩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150例食管癌根治术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结150例食管癌根治术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妥善固定营养管、加强输注营养液的护理、基础护理、营养液的制备、不良反应的护理等,以促进病人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褚旭英;王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老年病人口服用药的安全管理

    分析老年病人口服用药误区,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强调应加强护士业务学习、指导病人正确的服药时间、服药姿势、服药方式、储存方法、停药注意事项并注意老年人用药的心理因素等,以降低用药差错,减少不良反应,避免医疗纠纷.

    作者:李春花;何岳;肖群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25例臁疮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康复护理

    臁疮是周围血管病中的常见病,病变位于臁骨(胫骨)内、外臁(侧),故称为臁疮,现代医学称为小腿慢性溃疡.臁疮是下肢表浅静脉因血液回流障碍而引起的静脉扩张、迂曲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晚期常并发小腿慢性溃疡,是外科一种常见病.本病占周围血管疾病的90%以上,多见于从事长久站立的职业及体力劳动者.臁疮的特点是经久不能收口,或已经收口,但每易因损伤而复发;曲张的静脉在小腿部较大腿部明显.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寒痹酊湿敷联合电磁波照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寒痹酊湿敷联合电磁波照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的效果.[方法] 对5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给予寒痹酊湿敷联合电磁波照射膝关节治疗,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参照加拿大西安大略和麦克玛斯特大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法和膝关节综合评定表,对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 优15例,良21例,可12例,差3例,治疗有效率为94.12%.[结论] 寒痹酊湿敷联合电磁波照射可有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加强护理可确保治疗方案发挥佳效应,提高治疗效果并减轻不良反应.

    作者:杜静;吴素娟;聂汝倩;张文研;张洁;王丽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倾斜式卧位在新生儿溢乳和睡眠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倾斜式卧位在新生儿溢乳和睡眠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足月顺产母婴同室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87例采用传统的平卧位,观察组194例采用倾斜式卧位.比较两组新生儿溢乳情况、睡眠时间.[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溢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睡眠时间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取倾斜式卧位,可减少溢乳的发生、有利于睡眠.

    作者:黄雪玉;韩淑超;尹丽群;尹建冰;徐惠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 对4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通过确定循证问题、寻找循证支持、进行循证护理实践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45例病人术后并发出血3例,胰瘘9例,胆瘘2例,腹腔感染1例,经对症治疗及相应护理后症状消失.[结论] 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使护士明确了解其病情观察的内容,使护理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和护理质量.

    作者:陈妙贤;钟金仪;黎艳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