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蝶蓉;林秀娟;黄永斌;梁丽仪
阐述ALI/ARDS病人机械通气时的液体管理现状,肯定了限制性液体管理比非限制性液体管理在ALI/ARDS病人的救治中发挥了更为明显的优势.同时提出,制定一套科学而完整的出入量控制和管理方案是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作者:危志娟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报告2例天疱疮合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人的护理.护理要点:严密观测病情变化,及时准确地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针对皮损的程度实施皮肤创面综合护理,防止发生传染,制订营养计划,给予情感支持,做好药物治疗护理等.
作者:缪红莉;韦娟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是指病人意识完全丧失,运动、感觉和各种反射不同程度的丧失,不能被任何刺激唤醒,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对昏迷病人进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细致体格检查,尽快查找出原因,及时进行适当的治疗,同时认真做好各项护理,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才能加速疾病的痊愈,促使昏迷病人早日苏醒,同时可提高护理质量,避免医疗纠纷,赢得病人及家属的满意.
作者:马红芳;贾冬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通过对我院不良事件的汇总分析,找出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让管理者明确管理防控的重点,有效减少甚至防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晓慧;王桂芳;罗晓 刊期: 2012年第21期
卵巢上皮性癌对化疗较敏感,即使广泛转移,也可取得一定疗效[1].卵巢癌早期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一旦发现多属中、晚期.早期卵巢癌术后需静脉化疗3个~6个疗程,晚期要行静脉腹腔联合化疗或静脉化疗6个~8个疗程来杀灭残留的癌灶,以控制复发、缓解症状.由于化疗药物对血管刺激大、化疗疗程长,再加上晚期癌症病人血管细、弹性差,因此建立和维护好静脉通道是化疗得以顺利完成的有效保障.
作者:张颖兰;余爱敏;茹玉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人呼吸道行气管切开后的护理问题及应对措施,以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方法]对8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人气管切开后进行氧疗、吸痰、湿化、翻身叩背、切口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并观察及评价其效果.[结果]80例病人均未出现痰痂堵塞、痰液带血及气管套管脱落、切口感染等现象,也未出现缺氧窒息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行气管切开的大面积脑梗死病人气管切开后给予精心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可有效预防切口和肺部感染,降低并发症.
作者:王瑶 刊期: 2012年第21期
在临床骨科护理工作中,功能锻炼是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功能锻炼的效果直接影响到病人今后的生活质量.利用家庭体重秤进行下肢锻炼是通过体外轴向应力作用达到骨折端的微动,对下肢骨折术后的功能锻炼给予指导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翠萍 刊期: 2012年第21期
介绍创伤后低温发生的原因,低温对机体的影响,重点阐述低温护理干预措施,为护士早期识别低体温并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龚春萍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病人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及清宫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47例稽留流产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精心护理,疗效满意.[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稽留流产病人时,严格执行服药注意事项,密切观察病人服药后的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并做好清宫手术前、中、后的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樊柏;谈素梅;徐永红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介绍改良非胸腔镜辅助胸骨抬举术(Nuss术)治疗低龄患儿漏斗胸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24例6岁以下漏斗胸患儿进行手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做好环境准备,加强术中的配合和人文关怀,术后正确的体位和疼痛的护理,出院时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结果]24例患儿平均住院5 d,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围术期整体的护理,有效减少了低龄患儿术后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患之间的配合,提高了病人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夏琴;包安竹;李福宣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比较两种固定方式在锁骨下静脉置管和颈内静脉置管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12例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置管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新方法组,传统组使用悬吊固定法,新方法组使用顺势弧形法,观察两组病人导管固定效果、局部感染发生率、敷料更换频率.[结果]新方法组出现贴膜卷边、导管半脱落等固定不良情况明显减少,局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结论] 新方法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特别是感染的发生率,导管固定效果好,病人的不适感减少,敷料的更换频率下降,继而降低了病人的医疗费用、减少了医患矛盾.
作者:叶菁 刊期: 2012年第2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又称髓核突出或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腰痛常见的病因[1].我院中医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观察组采用的健康教育方式取得更好康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燕春 刊期: 2012年第21期
一次性术后敷料产品结构主要是由无纺布、吸水垫、离型纸、压敏胶、浸有植物提取液的无纺布组成.该产品材料吸水性强、透气好,对伤口无粘连.近年来,我科采用海南新阳光药械有限公司生产的规格7 cm×6 cm的一次性术后敷料固定身体各部位静脉留置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彩虾;黄淑艺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探讨军队干部病房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的重要性,通过社会环境、护士的整体素质、适时运用语言及非语言沟通技巧,有效减少护患纠纷,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促进病人的康复.
作者:魏金霞;马容莉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总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应用白消安预处理化疗期间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8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应用白消安/环磷酰胺预处理的临床表现进行密切观察,了解病人的药物相关毒副反应,并对其反应的症状和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使用白消安的病人有100%出现恶心、呕吐毒副反应,其中口腔溃疡7例,腹泻6例,肛门周围感染3例,癫痫2例.经过有效改善饮食和用药指导,降低胃肠道反应;加强口腔创面护理和肛门周围护理,感染受控制;癫痫病人的应对措施及时,均无出现唇舌咬伤、误吸窒息和肢体碰撞损伤.[结论]应用白消安预处理化疗期间,有效地降低胃肠道反应,预防感染、加强疾病护理和心理疏导有利于防止并发症发生,能使预处理顺利进行.
作者:李洁玲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瘢痕子宫孕妇引产,怕的并发症就是子宫破裂.瘢痕子宫是指以往有子宫手术史,术后经过组织修复形成瘢痕的子宫.常见于剖宫产、子宫肌瘤挖除等术后,以剖宫产术后为常见.近年来,因剖宫产率增高,子宫破裂有上升趋势,瘢痕子宫是近年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1].剖宫产术后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与分娩时子宫破裂,有学者统计,其发生率为2.7%[2].但若破裂在子宫后壁或破裂口被胎盘覆盖,或无症状的不完全破裂诊断比较困难.我科收治1例瘢痕子宫引产病人在产程过程中发生子宫破裂,现将观察和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於卫珍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41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病人给予及时的补钾处理,同时做好用药注意事项及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41例病人全部痊愈出院,无并发症.[结论]对急诊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综合护理可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作者:张玉侠 刊期: 2012年第21期
开展多途径输液管路技术,满足不同疾病及人群的需求,是现代护理学发展的要求.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均是近年来开展的、满足长期反复静脉化疗、输血、胃肠外营养需求的静脉治疗新技术.我院2009年-2011年分别为54例病人和26例病人植入PICC和静脉输液港,满足了病人的治疗需求.本文从置管方法、留置时间、护理要点、并发症、病人舒适度等多个角度对PICC与输液港进行比较,探讨两者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为两者在临床护理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李丽;吕海芳;尚彦;周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麻醉恢复室又称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重要意义就在于利用配备的各种设备和监测仪器,观察病人麻醉恢复过程,预防并早期发现手术、麻醉后并发症,确保术后病人安全返回病房.由麻醉复苏护士完成的麻醉恢复期护理已成为手术病患围术期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我国麻醉复苏专科护士在准入、人数、职责、培养等方面存在一些差距,还需要重新构建,强化准入门槛,加强培训教育,更需要国家主管部门加快制度建设,加快麻醉复苏护理人员的培养,从而有利于麻醉复苏专科护士的健康发展.
作者:谢岚;张粉玲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在临床输液治疗中的效果应用.[方法]对58例应用留置针的患儿与用普通钢针患儿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应用留置针的患儿无论穿刺成功率、保留时间、抢救时给药速度等均优于普通钢针患儿.[结论]静脉留置技术不仅能减少患儿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而且能够保证治疗计划的顺利进行.
作者:田爱琴;王芳;刘艳芬 刊期: 2012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