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的气管切开护理

王瑶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 呼吸道护理, 气管切开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人呼吸道行气管切开后的护理问题及应对措施,以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方法]对8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人气管切开后进行氧疗、吸痰、湿化、翻身叩背、切口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并观察及评价其效果.[结果]80例病人均未出现痰痂堵塞、痰液带血及气管套管脱落、切口感染等现象,也未出现缺氧窒息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行气管切开的大面积脑梗死病人气管切开后给予精心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可有效预防切口和肺部感染,降低并发症.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手术护理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手术护理方法.[方法]对18例病人术前给予有效的心理辅导,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结果]本组手术均成功,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手汗症均消失,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护理、紧密的医护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蝶蓉;林秀娟;黄永斌;梁丽仪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病人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脑梗死病人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74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两组病例采用不同的训练及护理方法,观察病人症状的好转情况与健康水平.[结果]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94.59%(35/37),明显高于对照组75.68%(28/37),NIHSS与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病人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脑梗死病人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于玲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卵巢上皮性癌术后静脉化疗期的血管保护

    卵巢上皮性癌对化疗较敏感,即使广泛转移,也可取得一定疗效[1].卵巢癌早期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一旦发现多属中、晚期.早期卵巢癌术后需静脉化疗3个~6个疗程,晚期要行静脉腹腔联合化疗或静脉化疗6个~8个疗程来杀灭残留的癌灶,以控制复发、缓解症状.由于化疗药物对血管刺激大、化疗疗程长,再加上晚期癌症病人血管细、弹性差,因此建立和维护好静脉通道是化疗得以顺利完成的有效保障.

    作者:张颖兰;余爱敏;茹玉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改良式足跟采血法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滤片采集的合格率和准确率.[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09年7月出生的新生儿500例为观察组,观察分析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的情况,2009年8月-2009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500例为实验组,实施新的血标本采集技术.[结果]通过规范采血制度、改进采集时机,实验组血标本采集的合格率明显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高.[结论]采用新技术、新方法采集足跟血可提高血滤片采集的合格率,减轻新生儿采血时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张新爱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临床实习护生对生活护理的认知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护生生活护理的认知情况,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120名护生对生活护理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护生对生活护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结论]学校及临床护理教育者,应加强护生与生活护理有关的理论及技能的教学,从而使护生加深对生活护理的理解,促进护生的职业素质养成.

    作者:栾海丽;赵静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人文关怀在护理带教中的应用进展

    阐述如何在临床带教中融入人性关怀,使带教老师对病人以外的护生进行人性关怀,从而帮助护生尽快适应从理论学习走向临床实践的转换,使护生能在实习中体会人文关怀的魅力,进而成长为推动我国护理事业迅速发展的新生力量.

    作者:曾蓉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中心静脉置管术后两种固定方法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固定方式在锁骨下静脉置管和颈内静脉置管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12例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置管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新方法组,传统组使用悬吊固定法,新方法组使用顺势弧形法,观察两组病人导管固定效果、局部感染发生率、敷料更换频率.[结果]新方法组出现贴膜卷边、导管半脱落等固定不良情况明显减少,局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结论] 新方法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特别是感染的发生率,导管固定效果好,病人的不适感减少,敷料的更换频率下降,继而降低了病人的医疗费用、减少了医患矛盾.

    作者:叶菁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护患沟通在军队干部病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探讨军队干部病房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的重要性,通过社会环境、护士的整体素质、适时运用语言及非语言沟通技巧,有效减少护患纠纷,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促进病人的康复.

    作者:魏金霞;马容莉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家庭体重秤在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在临床骨科护理工作中,功能锻炼是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功能锻炼的效果直接影响到病人今后的生活质量.利用家庭体重秤进行下肢锻炼是通过体外轴向应力作用达到骨折端的微动,对下肢骨折术后的功能锻炼给予指导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翠萍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总结治疗过程中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对128例妊娠高血压病人治疗中的观察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妊娠高血压病人2例慢性高血压病史者剖宫产后转内科治疗,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产前检查,指导孕妇合理饮食与休息,应用硫酸镁可有效控制妊娠高血压病的发展.

    作者:杨艳卉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2月-2011年8月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分别48例、50例,住院病人为实验组,门诊病人为对照组.对对照组的糖尿病病人不进行健康教育,对实验组病人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12周后观察两组糖尿病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对干预前后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糖尿病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相比控制较好.[结论]通过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对糖尿病有了正确的认识,血糖能够得到很好控制.

    作者:王海娟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致瘢痕子宫破裂1例的观察与护理

    瘢痕子宫孕妇引产,怕的并发症就是子宫破裂.瘢痕子宫是指以往有子宫手术史,术后经过组织修复形成瘢痕的子宫.常见于剖宫产、子宫肌瘤挖除等术后,以剖宫产术后为常见.近年来,因剖宫产率增高,子宫破裂有上升趋势,瘢痕子宫是近年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1].剖宫产术后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与分娩时子宫破裂,有学者统计,其发生率为2.7%[2].但若破裂在子宫后壁或破裂口被胎盘覆盖,或无症状的不完全破裂诊断比较困难.我科收治1例瘢痕子宫引产病人在产程过程中发生子宫破裂,现将观察和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於卫珍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麻醉复苏专科护士的构建

    麻醉恢复室又称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重要意义就在于利用配备的各种设备和监测仪器,观察病人麻醉恢复过程,预防并早期发现手术、麻醉后并发症,确保术后病人安全返回病房.由麻醉复苏护士完成的麻醉恢复期护理已成为手术病患围术期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我国麻醉复苏专科护士在准入、人数、职责、培养等方面存在一些差距,还需要重新构建,强化准入门槛,加强培训教育,更需要国家主管部门加快制度建设,加快麻醉复苏护理人员的培养,从而有利于麻醉复苏专科护士的健康发展.

    作者:谢岚;张粉玲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稽留流产病人行药物流产及清宫的护理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病人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及清宫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47例稽留流产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精心护理,疗效满意.[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稽留流产病人时,严格执行服药注意事项,密切观察病人服药后的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并做好清宫手术前、中、后的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樊柏;谈素梅;徐永红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严重创伤病人低体温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介绍创伤后低温发生的原因,低温对机体的影响,重点阐述低温护理干预措施,为护士早期识别低体温并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龚春萍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振动排痰机在ICU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机在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5例行机械通气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实验组采用振动排痰机排痰;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叩法,比较两组排痰量、血氧饱和度等监测指标,并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振动排痰机排痰效果优于传统手扣法,可以作为机械通气病人的一种常规护理.

    作者:丁慧;段缓;高雅;汪伟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预处理应用白消安的护理

    [目的]总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应用白消安预处理化疗期间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8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应用白消安/环磷酰胺预处理的临床表现进行密切观察,了解病人的药物相关毒副反应,并对其反应的症状和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使用白消安的病人有100%出现恶心、呕吐毒副反应,其中口腔溃疡7例,腹泻6例,肛门周围感染3例,癫痫2例.经过有效改善饮食和用药指导,降低胃肠道反应;加强口腔创面护理和肛门周围护理,感染受控制;癫痫病人的应对措施及时,均无出现唇舌咬伤、误吸窒息和肢体碰撞损伤.[结论]应用白消安预处理化疗期间,有效地降低胃肠道反应,预防感染、加强疾病护理和心理疏导有利于防止并发症发生,能使预处理顺利进行.

    作者:李洁玲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应用开塞露治疗顽固性便秘的简易新方法

    顽固性便秘是一种长期的、慢性功能性便秘,由于先天性结肠、直肠解剖结构变异而不同年龄段逐渐产生排便困难的一类疾病.多见于长期卧床的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临床上常采用灌肠技术,此项操作用物繁多、程序复杂,且费时、费力、对病人创伤也大;用开塞露纳肛通便,虽方法简便,但插入深度有限(3 cm~4 cm),效果不显著.我院于2010年采用一种简易新方法进行开塞露治疗顽固性便秘病人,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钟蕾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改良Nuss手术治疗低龄患儿漏斗胸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介绍改良非胸腔镜辅助胸骨抬举术(Nuss术)治疗低龄患儿漏斗胸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24例6岁以下漏斗胸患儿进行手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做好环境准备,加强术中的配合和人文关怀,术后正确的体位和疼痛的护理,出院时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结果]24例患儿平均住院5 d,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围术期整体的护理,有效减少了低龄患儿术后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患之间的配合,提高了病人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夏琴;包安竹;李福宣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浅谈昏迷病人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是指病人意识完全丧失,运动、感觉和各种反射不同程度的丧失,不能被任何刺激唤醒,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对昏迷病人进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细致体格检查,尽快查找出原因,及时进行适当的治疗,同时认真做好各项护理,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才能加速疾病的痊愈,促使昏迷病人早日苏醒,同时可提高护理质量,避免医疗纠纷,赢得病人及家属的满意.

    作者:马红芳;贾冬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