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芝
据统计,目前全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达3.6亿,我国有1.2亿.50%~75%的慢性 感染者中有活跃的病毒复制和肝脏炎症改变,部分慢性肝炎可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原发 性肝癌,是主要的疾病死亡因素之一[1].α-干扰素可以阻断病毒复制,提高免疫力,改善肝 组织状况,延缓慢性乙型肝炎向终末期肝病发展的进程.α-干扰素是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 ,<慢性肝炎防治指南>明确了抗病毒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地位.但由于费用较高,α - 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多,且要较长时间的肌肉注射,造成病人不愿意接受此治疗或中途自行停 药的现象较多.针对这种情况,我院感染性疾病科从2005年4月开始对使用α-干扰素的住院 、门诊和已出院的病人实施了系统的教育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艳;杨俊萍;乔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肝癌引起的重度黄疸是肝脏功能衰竭的终末表现.因引起重度黄疸的病因不同,黄疸持续的 时间、程度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讲,肝癌所致的黄疸多呈进行性加深,且预 后较差.我院2001年共收治33例肝癌病人,其中17例合并重度黄疸.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人性化护理先是对人的尊重,人性化护理强调护理应该是病人自愿的,而不是强加 的,这是护理事业本质的回归,人性化护理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放在社会环境的大背景下去对待, 这也是医学模式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如何体现人性化护理是我们护士必须面对的问题.
作者:于如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认知护理干预对抑郁症病人认识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58例抑郁症 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对两组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并给予常规治 疗护理,实验组加用认知护理干预.4周后对两组病人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计 算其中认识障碍因子分.[结果]实验组4周后的HAMD中认识障碍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认知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抑郁症病人的认识障碍.
作者:季彩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是一种周围血管扩张药,在临床治疗中是一种常用药物,在输液中又常与 其他几种药物配伍使用.我院在临床输液治疗中由于配伍不当发生沉淀2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侠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对于临终病人, 社区护理的重点是症状控制、心理支持、家属安慰,改善其临终生活质量,安详辞世.
作者:吴润梅;高秀峰;赵风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因致命的肝病,以手术植入一个健康的肝脏来获得肝功能良好的恢复,称为肝移植 [1].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佳治疗手段.但移植手术复杂、时间长、创伤大 ,术 后大剂量使用免疫抑制剂,术后并发症多.如何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至关重要[2].
作者:王亚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临床手术的发展,粘贴手术巾的使用已形成常规,将粘贴手术巾撕开后 遗留下的粘贴纸折叠成三角型垃圾袋,用于盛放手术台上各种残余线、针线包装袋、束线固定小纸皮等小垃圾,效果满意.
作者:吕娉;邱建华;刘伟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先天性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类,由于血循环的异常,患儿的发育一般 较正常儿童滞后,营养不良,抵抗力差,加之术后患儿的病情波动大、变化快,所以在小儿 先心术后的护理上,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如何及时正确的进行术后护理,促进 患儿早日康复,在所有ICU的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2000年1月以来,我科在总结以 往经验教训并积极借鉴其他医院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对先心术后的患儿进行了系统的专业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佟亚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医学专业的发展和医学知识不断更新,护理专业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拓展.为适 应医院发展需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许多低学历护士加入 了自学考试行列.可自学考试对于日常工作繁忙、缺乏系统规范教育的护士来说无疑是艰巨 的任务.其实,只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持之以恒,通过自学考试课程并非遥不可及.本 人从事护理工作十余年,已顺利通过护理专科、本科的自学考试,现将自己的学习技巧总结如下.
作者:陈荣;陈惠英;刘琪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减轻非腹部肿瘤病人便秘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将 60例具有便秘危 险因素的非腹部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针对病人便秘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 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按疾病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两组便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非腹部肿瘤病人采取系统 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减少病人便秘的发生,全面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刘贻娟;陈艺平;陈小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手术是目前治疗嗜铬细胞瘤唯一有效的方法,但危险性大.为此提高围手术期的治疗和 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极为重要.我科2002年-2007年共收 治嗜铬细胞瘤5例,经护理人员对病人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高惠芬;李秀红;尉永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紫外线的照射损害角膜缘干细胞 ,气候干燥,接触风尘等有一定的关系,亦有学者认为胬肉的发生与复发均与肥大细胞反应 有关[1].胬肉的治疗目前以手术为主,术后易复发,复发率20%~30%不等[2 ].为了降低术 后复发率,我科于2003年5月-2007年5月采用显微镜下,切除翼状胬肉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 ,同时应用丝裂霉素C(MMC)治疗翼状胬肉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霍鹏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拔牙术是口腔科常见的一种手术,在拔牙过程中,病人常常因为恐惧、情绪紧张、麻醉 作用和手术刺激等因素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个别病人不能很好的配合手术,有些病人拔 牙后由于不懂得拔牙的护理知识,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护士应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消 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帮助病人掌握一些护理知识,使之能积极配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秀燕;李柳芝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无痛人工流产术可诱发术后短暂精神功能障碍(POP),针对POP病理生理特点,笔者对4 47 9例丙泊酚麻醉下行无痛人工流产病人的观察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过程中落实相应的预防 性护理干预措施和护理流程,对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发生POP有预防和减轻症状的作用.
作者:荣德明;苏慧;张伯芬;张晓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传染病病人的转运与其他病人相比有其特殊性.2006年底,我院实施整体搬迁,成功地完成了传染病病人的安全转运.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51例传染病病人院外转运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利勤;季新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静脉输注时不慎引起的穿刺部位肿痛是护理目标之一.在输注的过程中,由于输注浓度 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及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均可影响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 功能,从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或是由于针头不慎滑出血管外,液体注入皮下 组织,从而引起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1].我科2005年7月-2006年7 月,采用马铃薯进行穿刺局部湿敷,效果甚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小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人们素质的不断提高,医学知识和法制观念的普及,病人及家属的法律意识和 经济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多,不时困扰着医护人员、科室甚至整个医院, 特别是妇产科.据有关资料报道,全国的医疗纠纷案中,妇产科发生者占三分之一,尤以产科为多,其经济赔偿额和影响之大,为其他专业之首.针 对目前的形势,怎样提高产科护士的风险意识、风险管理,针对产科工作的特殊风险,采取 积极、主动的防范及应对措施,是降低产科差错事故和护理纠纷发生的关键.
作者:蒋盘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无菌技术贯穿于整个临床护理过程中,是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我校历届护理教学及临床实习操作反馈中,普遍存在学生无菌观念淡薄的现象.参考文献:[1] 贾海燕.角色扮演在实习护生岗前培训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 2,17(3):189.
作者:刘雪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手术作为重大的心理性和躯体应激源[1],可通过心理上的恐惧紧张和生理上的创伤 直接影响病人的正常生理活动[2],从而造成心理和躯体的不适,甚至导致强烈的生理与 心理应激反应.这些反应如过于强烈,不仅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3] ,而 且会直接干扰麻醉和手术,影响病人的手术治疗与预后.为此,我们以萧氏舒适护理模式为 框架,改变以往手术室以手术配合为主的被动功能制护理模式,制定了一系列手术室舒适护 理流程,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受到了病人的好评.现将手术室如何开展舒适护理探讨如下.
作者:孙百华;宋守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