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住院精神病病人意外事件及护理对策探讨

刘霞;蒋兴碧;万雪英

关键词:精神病, 意外事件,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痛人意外事件发生规律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4年和2005年住院精神病病人中发生的意外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住院精神病痛人较严重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21%,包括骨折、自杀、自伤、外走、噎食、烫伤、斗殴等.[结论]精神病院存在意外事件发生的高风险,精神病院护士应加强防范意外事件的发生.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34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与护理

    报告了34例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监护与护理,提出先天性心脏病行心内直视手术后应加强循环、呼吸系统的严密监护,加强呼吸道的管理,预防呼吸道感染,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的发生,可保证病人顺利度过手术风险期.

    作者:张爱莲;成芳;乔丽霞;原丽丽;靳慧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传染病房卫生员的职业教育

    传染病院的卫生员承担着传染病房的清洁工作,每天与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体液、生活垃圾接触较多,很容易成为医院交叉感染的媒介,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大隐患.为了加强对卫生员的管理,给病人提供清洁安全的就医环境,我院于2004年11月由高年资主管护师专门负责对病房卫生员工作的督促指导,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总结11例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掌握解剖结构及手术过程,术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持手术无菌状态,器械的传递做到轻、准、稳、快,与手术医生密切配合,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及心电图的变化等.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住院10 d~14 d康复出院.出院后随访2年,11例病人血压均恢复正常.

    作者:肖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50例颈椎前路手术病人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

    颈椎疾患是骨科较常见疾病,目前,手术治疗是恢复颈椎康复的有效办法,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手术目的是切除突出椎间盘以解除对神经和椎动脉的压迫[1].颈椎前路手术术后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术后护理及正确的功能锻炼对预防并发症、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院行颈椎前路手术50例,术后经积极护理及康复训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香;周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20例急性脑水肿病人行床边全程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床边全程血液透析对急性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全程血液透析,并根据病人的血压、血容量以及脑水肿的情况确定脱水量,同时加强病情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20例病人急性脑水肿症状均消除.[结论]血液透析是治疗病人急性脑水肿状况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任春华;刘文凯;孔桂花;马如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湿润烧伤膏在激光治疗尖锐湿疣中的应用

    近几年在临床中常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尖锐湿疣.对较小的尖锐湿疣,应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具有操作时间短、皮肤损伤轻和创面愈合快的优点.但是,对较大的尖锐湿疣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时,由于基底部较大且血供丰富极易出血,术后创面大、红肿、疼痛、渗出较多,从而易延缓创面的愈合.同时,病人因疼痛而活动受限,给病人带来较大痛苦.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2005年1月-2007年10月采用激光治疗尖锐湿疣后在创面涂湿润烧伤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柴丽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

    通过对9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认为加强心理教育、知识教育、日常护理教育、服药及吸入疗法教育可使患儿减少复发,减轻痛苦,从而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贺红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1例留置气囊导尿管导尿术致尿道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气囊导尿管对尿道黏膜刺激性小,具有操作简便、不用胶布、内固定稳定、插入后尿管与尿道内口贴合紧密以及感染发生率低等优点.我院于1999年广泛应用临床,但由于个别护士对气囊导尿管应用中的一些细节问题重视不够、导尿时的操作不当或是告知病人及家属不到位,病人强行拔管而引起尿道损伤,表现为尿道出血,尿道被气囊胀破而引起的尿道损伤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还易造成护理纠纷.现对1例留置导尿致尿道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李坚;何萍;李兰芝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留置导尿病人发生渗尿现象的观察及护理

    泌尿外科中,大多数病人都存在着一个心照不宣的问题一留置尿管,这个话题多少有些尴尬,但留置导尿后病人出现尿道口渗尿则更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和不安.2004年5月-2007年12月对1084例留置导尿病人的渗尿现象进行观察,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得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月香;李沁晏;王爱莲;艾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艾滋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于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机体抵抗感染和疾病的免疫机能受到损坏而发生一系列相应症状和/或体征的传染病.临床上可出现反复发热、消瘦、食欲下降、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各种机会性感染、神经系统障碍及恶性肿瘤等.我院自2003年至今共收治艾滋病病人35例,为了使艾滋病病人正确对待所患疾病,了解相关知识,提高生活质量,对住院艾滋病病人进行如下健康教育.

    作者:李正叶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护患纠纷的防范措施

    据资料显示,产生护患纠纷的原因中纯属专业技术的仅占20%,80%都是因为护患沟通不够等造成.部分医护人员在服务态度、护理业务水平等方面存在缺陷,或部分病人及家属法制意识淡薄,又轻视护理工作,护患纠纷由此而引发.现将我院临床护理工作中防范护患纠纷的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康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急救及术前护理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急救及术前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20例外科救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急救及术前护理措施.[结果]根据头颅CT检查的结果,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临床表现及病人年龄,选择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治疗,同时加强急救及术前护理.存活11例,死亡3例,放弃治疗6例.[结论]重视脑出血的早期急救护理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迅速做好术前准备,可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存活率和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张映旭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下腹部手术后拔尿管前膀胱冲洗预防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下腹部手术后拔尿管前膀胱冲洗预防尿潴留的效果.[方法]96例下腹部手术留置导尿管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拔尿管前放出尿液,排空膀胱.用25%硫酸镁10 mL加生理盐水250mL行膀胱冲洗,对照组按常规拔除导尿管;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拔尿管后第1次排尿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拔管后无再次导尿现象,对照组拔管后再次导尿10例.[结论]下腹部手术后拔导管前行膀胱冲洗可以预防尿潴留.

    作者:李冬青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人阿托品不同给药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抢救有机磷中毒病人时阿托品佳给药方法.[方法]90例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均应用阿托品,A组采用静脉输注给药,B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注射给药,C组采用间隔静脉注射方法给药,观察并比较3组病人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化维持时间及72 h胆碱酯酶活性、阿托品中毒情况与治疗转归情况.[结果]B组与A组、C组比较,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化维持平均时间及72 h胆碱酯酶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阿托品中毒情况及预后均优于B组、C组.[结论]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药具有阿托化时间短,容易维持和不易发生阿托品中毒等优点.

    作者:张琼芳;戴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243例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人的急救及护理

    通过对243例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人的急救及护理,认为应遵循切源、排毒、解毒、对症的急救原则进行急救,同时,应加强病情观察和洗胃的护理、用药护理、生命体征监护、一般护理及心理护理.

    作者:陈玉清;张惠君;黄晶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产前情景导入教育对分娩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产前情景导入教育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住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参加产前情景导入教育,对照组按照产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产后24 h内阴道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等.[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产后24 h内阴道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新生儿窒息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产前情景导入教育有利于提高产时服务质量、保证母婴安全,可减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等.

    作者:范巧枝;段冬仙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老年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的寿命正在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因此,老年人的保健及疾病防治工作应引起重视,高质量的护理,也有助于保护老年人的健康,减少病残,延长寿命.现分析老年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并阐述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胡大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28例中小面积烧伤患儿发热的护理

    小儿烧伤发生率为33.37%,13岁以下儿童烧伤发生率36.77%[1].资料显示,烧伤后一般出现发热.因此,重视和规范小儿烧伤发热的护理措施十分必要.现将我院28例小儿中小面积烧伤发热的护理措施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范翠莹;孙爱莲;谷凤云;苏晶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新医学模式下的社区护理对护士素质的要求

    社区护理突破了传统的院内疾病界线,由院内转向院外,意味着护理工作不仅是在医院内进行临床护理,而且要走出医院到社会中去,为人群的健康服务.同时,新的医学模式也对社区护理中的护士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阐述如下.

    作者:王风东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胃癌病人的营养及饮食护理

    胃癌是常见消化系统肿瘤之一,大多数胃癌病人早期为消化不良,进食后上腹部腹胀、食欲减退或有上腹部不适感等.营养不良是癌症病人恶液质的重要原因之一.癌症病人都有机体新陈代谢的异常改变.由于癌细胞生长较快、代谢增高,加之食欲低下,食物摄入量减少,致使合成代谢减少,分解代谢加强.

    作者:吴海棠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