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瓜切片外敷在压疮炎性浸润期的应用

戴吉燕;王巧珍;郭伟伟

关键词:黄瓜, 切片, 外敷治疗, 压疮, 炎性浸润, 手术后病人, 临床护理工作, 感觉功能障碍, 营养不良, 卧床病人, 危险因素, 老年病人, 循环不, 运动, 血液, 问题, 条件, 人群, 皮肤, 疗效
摘要: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发生压疮的人群主要有:手术后病人、老年病人、长期卧床病人.发生的危险因素有:运动肌肉减弱,感觉功能障碍,血液循环不良,营养不良及皮肤条件不佳等.我科于2005年开始用黄瓜切片外敷治疗炎性浸润期压疮,30例病人均取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雾化吸入疗法的临床护理

    近年来,在临床护理中发现:喘憋性肺炎呈上升趋势,由于呼吸道痉挛、狭窄、阻塞,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口唇青紫、三凹征、出冷汗.患儿极度痛苦,轻者烦躁不安,重者活动无耐力,甚至出现抽搐、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曹爱召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介绍一种无痛更换透明贴膜法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颈静脉置管为常见的输液通路.颈静脉穿刺针较普通套管针相对粗长,对于穿刺后的护理尤为重要.在每日常规更换透明贴膜时,由于穿刺点被贴膜牢牢粘住,揭膜时的牵拉使病人感到疼痛.

    作者:张静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中医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

    乳腺癌是一种以多中心发生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也是常见和重要的乳房疾病,好发于40岁~60岁的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1],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心健康.早期行手术治疗并配合化疗其效果较好.

    作者:曹向民;杜雪峰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老年性痴呆病人的心理行为分析及护理措施

    分析老年性痴呆病人(AD)的心理行为,及时发现AD病人存在的心理行为症状,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AD病人以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与护理,全面改善AD病人的生存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作者:邓江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老年住院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为更好地对老年住院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护士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把握有效时机,分i喻段进行,传授知识,要保证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要注意灵活性和针对性.

    作者:吴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紫杉醇与阿霉素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护理

    紫杉醇(TAX)是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的双萜烯植物制品,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促进微管双聚体装配成微管,使微管聚集,从而阻碍细胞分裂,抑制肿瘤生长.我科自2005年9月-2006年12月采用紫杉醇联合阿霉素(ADT)治疗乳腺癌5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萍;赵莉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注药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观察与护理

    支气管结核又称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是指发生在支气管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结核病,活动性结核约10%~40%伴有EBTB[1],女性多于男性,中青年发病多见,老年人有上升的趋势.由于起病缓慢,症状多样,缺乏特异性,有时无临床症状,易被误诊或漏诊.

    作者:王秀珍;刘曰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体会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各种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疾病的诊治与预防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软式内镜材质特殊、精密度高、结构复杂,用后的消毒灭菌难度大,同时内镜价格昂贵,医院购置数量有限,存在供需矛盾,这些因素导致临床内镜消毒工作不到位[1],影响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医疗安全[2].

    作者:彭桂芳;贺跃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老年鼻出血病人的特点及护理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尤其是老年人因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管壁缺乏弹性,既易出血又不易止血的特点,一旦出血,量大且反复.重者可危及生命.加之老年人生理老化和功能衰退,其免疫防御功能低下,对外界刺激的应答反应减弱,抗病能力下降.

    作者:李晋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实习护生职业暴露及防护教育探讨

    我市地处山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各种感染性疾病,尤其是肝炎、结核的发病趋势明显上升,艾滋病的检出率也逐年增多,而医院又是这些疾病的聚集地.医务工作者是感染这些疾病的高危人群,临床护生更是如此.因此,加强实习护士的职业防护教育,让学生掌握职业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避免各种不必要的职业伤害,已成为临床带教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刘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耳鼻咽喉科老年病人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病人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我院2004年5月-2006年12月对160例耳鼻咽喉科老年病人手术前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老年病人的心理需求,并针对需求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及咨询,使老年病人在术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对手术效果及预后均起到良好的作用.

    作者:周丽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分次间歇静脉推注抗生素治疗小儿败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次间歇用抗生素治疗小儿败血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败血症患儿分为两组,比较抗生素单次与分次静脉泵匀速推注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在降低C反应蛋白(CRP)的速度、住院天数和退热天数上的差异.[结果]在其他治疗一致的情况下,分次静脉泵匀速推注抗生素时CRP下降天数、住院天数、退热天数均低于单次输注组.[结论]抗生素分次静脉泵匀速推注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效果好.

    作者:李德琴;李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微量输液泵在消化道出血病人治疗中的应用

    微量输液泵是一种新型泵力仪器,用于需持续、微量、恒定注入各种药物.我科从2004年将其应用于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使药物精确输注,充分发挥作用,减少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带来的不良后果,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韩军;孙培利;刘春兰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护理人员院内感染防护意识及教育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院内感染防护现状和相关教育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市50所医院61名拟从事ICU护理工作的护士防护意识及教育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拟从事ICU护士防护意识薄弱,渴求相关知识,100%的护士认为对护理人员开展职业暴露防护教育非常必要.[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职业防护,预防院内感染.

    作者:杨燕妮;张杰;谭静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196名成人护理本科毕业生对课程设置与授课方法的需求调查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成人护理本科毕业生对目前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授课方法的认同性的现状,同时了解学生期望增加的课程,为今后的成人护理本科生课程的科学设置提供依据.[方法]现场问卷调查研究.[结果]需要学习课程:急救护理(58.11%)、护理诊断学(53.12%)、护理教育学(50.55%);不需要的课程:统计学(28.06%)、流行病学(27.55%)、护理美学(13.31%);需要增加的课程:心理学(56.13%)、营养学(13.75%)、法学(7.68%).授课方法适合成人教育的课程:护理教育学(76.45%)、护士的语言与技巧(63.68%)、护理诊断(46.47%).[结论]成人护理本科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在围绕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尊重社会与学生的选择.

    作者:宋丽萍;尤晓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民营医院护理管理探讨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医疗市场的多元化,民营医院渐渐在医疗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护理服务在民营医院的起步阶段起到了开发市场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医院走向正规发展的今天,作为护理管理者如何更好发挥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让护理队伍团结、凝聚、向上,为病人提供高品质的人性化服务,同时参与到护理交流中来,是每一个民营医院护理管理者共同关注的问题,针对民营医院的性质、服务对象的需求,现将我院这几年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如下.

    作者:骆红梅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混合痔术后的护理

    我院1995年-2006年采用外剥内扎法治疗混合痔800余例,均收到良好效果,其中做好手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对加速创口愈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术后的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王敏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老年病人术后谵妄的护理干预

    老年病人术后谵妄是伴有注意力、思维、感受、记忆、精神运动和睡眠周期障碍的短暂性器质性脑病[1],一般经相应的对症处理后均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病人的手术量不断增加,同时,老年病人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

    作者:费卫珠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浅谈护理人员的流失问题

    随着我国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完善,医护比例、护患比例严重失调,护士编制不足,护理人员严重短缺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也不能回避的问题.因为护理服务是医院的无形资产,是医院参与竞争的重要因素.护理质量对整个医疗质量产生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护理人员的流失既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阻碍了医院的发展.

    作者:丁文晋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握手对剖宫产术病人焦虑情绪的影响

    剖宫产术是产科治疗的重要手段,在现实生活中,病人往往是初次进入手术室,突然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病人会过度紧张.在意识清醒状态下手术,尽管麻醉效果很好,但病人常因过度紧张影响手术效果[1].加上手术的刺激和组织的牵引,往往会引起病人焦虑情绪,甚至恐惧.

    作者:洪方梅 刊期: 2007年第18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