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维持腹膜透析病人的血糖监测频率和血糖控制情况的调查

冯玉秀;王欢;骆素萍;董捷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病变, 腹膜透析, 透析病人, 血糖控制, 监测频率, 控制情况, 调查, Peritoneal Dialysis, maintenance, blood glucose, 终末期肾衰竭, 胰岛素, 葡萄糖溶液, 敏感性下降, 透析中心, 透析治疗, 发达国家, 常见原因, 维持性, 透析液
摘要:糖尿病肾脏病变是糖尿病主要合并症之一,是发达国家终末期肾衰竭和接受维持性透析治疗的常见原因.我院腹膜透析中心自2002年以来,新入选的腹膜透析病人中糖尿病比例占35~45%.这是由于,糖尿病病人开始行腹膜透析后,因同时存在胰岛素清除变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和含糖透析液的影响,每天60%~80%的葡萄糖溶液注入腹腔,并被吸收,相当于每天摄入100g~300g葡萄糖,所以血糖控制变得更加困难.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中信袋的制作与应用

    无菌治疗巾主要用于外科手术时建立无菌区域,在腹腔镜手术中将其折成一个大信袋,供手术医生临时放置腔镜器械,既方便医生随时取放器械,利于操作,同时也防止腔镜器械坠落污染或损坏.腹腔镜手术时,手术医生特点是注意力集中在显示器上,习惯双手持器械操作,且将频繁使用的器械放置手边方便自己使用,腔镜器械一般长40cm不易安全放置,在使用超声刀、腔镜吸引器有导线器械时,因连有导线器械也放置在病人身上,而且腹腔镜手术时要充分显露术野,

    作者:华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一次性输液器的综合改良设计

    传统的一次性输液器由输液软管、排气管、茂菲氏滴管、滑阀、过滤部件和针头构成.这种一次性输液器使用时方便、快捷,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使用.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针对传统的一次性输液器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性改良设计,相关内容阐释如下.

    作者:周荣;陈兰;张萍;何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例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减容术病人的护理

    腹腔镜下行可调节胃束带减容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rding,LAGB)是20世纪90年代在瑞典兴起的一种新的减肥手术,也是目前欧洲流行的减肥术式之一.该手术具有操作步骤少,手术风险小,不对胃进行任何切割,可调控,减肥效果显著等特点[1].我科2009年7月始,为两例肥胖症病人施行了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减肥术,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维艳;王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电话随访对院外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依从性的影响

    慢性乙型肝炎(CHB)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治疗根本、关键的是抗乙肝病毒治疗.疗程根据病情及病人治疗的应答不同而定,至少6个月以上.随意停药可致病情反弹,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但依从性低是当前出院病人的较普遍现象,据报道乙型肝炎病人具有完全遵医行为的只有48.1%.

    作者:徐晓玲;王雅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脑梗死超早期应用高压氧结合感觉输入法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

    脑血管意外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大的前3种疾病之一.我国是脑卒中发病率较高的国家,而脑梗死占脑卒中的80%,肢体功能障碍是脑血管意外病人神经功能损害普遍、突出的表现,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以多种方法结合进行的早期康复治疗是当今脑血管意外治疗的关键,日益受到学术界重视.高压氧作为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措施,已被公认.

    作者:刘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金黄膏对防治化疗性静脉炎动物模型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金黄膏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病理变化,确定其防治效果.[方法]选取实验兔12只随机分为2组,采用自身对照法.用长春新碱建立兔耳缘静脉化疗性静脉炎动物模型.干预组在注射长春新碱前及注射后使用金黄膏保护静脉,对照组不使用金黄膏.分别于注射长春新碱48h、7d后取耳缘静脉标本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确定药物干预效果.[结果]注射长春新碱7d后,与对照组比较,金黄膏在防治纤维增生,血管周围出血及血栓形成作用明显(P<0.05).[结论]金黄膏对兔耳缘静脉的化疗性静脉炎的远期防治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高文;韦义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后糖尿病病人外周血白细胞峰值时间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糖尿病病人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后外周血白细胞峰值时间及不良反应.[方法]100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糖尿病病人,每天在注射后的4个时间段采集血常规,观察不同时间的白细胞数值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白细胞峰值出现的时间第1天为注射后6h、9h;第2天~第4天为6h;男女无差别,不同G-CSF注射剂量峰值无差异.第3天、第4天病人不良反应相对集中.[结论]临床医师可参考病人注射G-CSF后白细胞出现高峰的时间进行外周血采集.

    作者:杨文娟;符雪彩;张丽艳;彭丽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冠心病是一种与行为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心血管疾病.作者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危险因素中可控的行为生活方式、危险因素的干预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危险因素的控制对冠心病预防的影响.

    作者:李昱婷;郭青;李春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社区学龄期单纯性肥胖儿童减肥效果的影响

    儿童单纯性肥胖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单纯性肥胖近几年来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山东省10年间,城市男生的肥胖率由5.28%上升到14.48%,女生由3.22%上升到6.81%.儿童单纯性肥胖已成为21世纪严重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积极开展对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干预迫在眉睫.儿童肥胖需要采用以运动处方为基础,以行为矫正为关键技术,健康教育贯彻始终的综合方案.

    作者:张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难治性颞叶内侧痫痈手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它是一种致残率高、临床反复发作、病程漫长的疾病[1].其中,颞叶癫痫分为颞叶内侧癫痫、病灶性颞叶癫痫和颞叶外侧新皮质癫痫.颞叶内侧癫痫主要起源于内侧结构杏仁核、海马、钩回、海马旁回,占颞叶癫痫90%以上的病例.普遍的临床实践已经证明,难治性颞叶内侧癫痫具有良好的手术适应证,术后效果较好.

    作者:薛愉洁;姜雪;陈素兰;李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介绍一种长期吸氧病人吸氧管的固定方法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会有因呼吸困难而需要长期吸氧的病人.在给病人吸氧时传统的方法是将吸氧管用胶布固定在鼻翼或面颊处;或者用吸氧管本身带有的固定镶固定.对于长期吸氧的病人用第1种方法固定存在胶布过敏的因素,或者胶布痕迹不容易擦洗的问题,如面部水肿的病人贴胶布则容易损伤病人的皮肤.

    作者:李阳;乙苏北;王岩;李瑞花;姚洁然;马菲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安全分隔输液器与护士输液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缩短护士输液时间的方法.[方法]将20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分别使用普通输液器和安全分隔输液器,统一由监护室5名护士为病人输液.对其输液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完成1次输液准备时间分别为35.30s±2.53s和36.20s±1.27s;更换1次液体所需时间分别为34.68s±3.54s、8.07s±1.23s,两组比较,更换1次液体所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安全分隔输液器可以有效缩短护士更换液体时间,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林静;马姗;魏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呼吸机三维模型训练软件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呼吸机作为全身麻醉呼吸管理、病人抢救必需医疗设备,属于贵重医疗设备.由于呼吸机操作过程复杂,设置参数多,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呼吸机的使用[1].但在ICU培训的护士及护生多偏重于理论学习,实际上机操作很难实现.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科设计并研制了呼吸机三维模型教学培训软件.

    作者:王艳艳;李京力;王玉红;朱秀兰;王晓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近期再手术病人的手术室护理配合

    再次手术是指对经过手术处理后的外科疾病病人实施的再次或多次手术干预,以治疗前次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完成前次手术未能完成或未完全完成的治疗,或探查、治疗新发生的疾病.其中前次手术后1个月内再手术者称为近期再手术,也有学者将前次手术后21d内施行的再次手术定义为近期再手术.现总结我院2008年各科近期再手术的手术准备及手术配合工作,以期提高手术室护士的配合水平,增加手术成功率.

    作者:陈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苏州市某镇外来农村妇女阴道炎患病情况分析

    正常人阴道分泌物呈白色、絮状,pH4.0~5.0,无腥臭味,主要来源是阴道黏膜的渗出液,含有阴道鳞状上皮细胞和阴道内寄生的各种细菌,其中乳酸杆菌占优势,有抑制其他病原体生长繁殖的作用.生育年龄妇女是阴道炎的高危人群.为了解外来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发病情况,从而提高外来农村妇女健康状况,对苏州市某镇外来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介绍如下.

    作者:潘青;朱桐梅;周金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阳泉市社区居民对压力性溃疡相关知识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压力性溃疡(pressure ulcer,PU)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于老年病人,长期卧床和强迫体位的病人.目前,有关PU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医院内发生PU的治疗护理或其照顾者的知识掌握程度方面.而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和老年慢性病病人的不断增多,居家卧床病人的PU发生率在逐步上升.统计我院2008年-2009年的PU资料,院外带入PU高达81.48%.

    作者:梁海英;郭金凤;梁春风;石永华;朱媛媛;黄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重危病人留置尿管生物被膜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重危病人留置尿管生物被膜形成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选择外科重症监护室需留置尿管的重危病人50例,拔除或更换导尿管时留取尿管标本做扫描电镜观察.分析法分析年龄、尿管留置时间以及24h尿量等11项研究因素对重危病人留置尿管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年龄,APACHEⅡ评分、性别、尿糖定性以及抗生素使用种类在生物被膜形成组与无生物被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管留置时间与重危病人留置尿管表面生物被膜形成高度相关(P<0.05).[结论]尿管留置时间是重危病人留置尿管生物被膜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护理过程中应完善重危病人尿管护理措施,注重对生物被膜危险因素的评估,并对高危病人实施重点护理.

    作者:施金芬;王建荣;马燕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与自我护理相结合在老年肾移植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和自我护理对老年肾移植病人的影响.[方法]将行老年肾移植6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时照组,各30例,实验组行循证护理和自我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疗效、并发症、病人及家属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病人平均住院日、住院费及排斥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肾移植康复率、病人及家属满意度高于时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肾移植病人,循证护理和自我护理相结合优于与常规护理.

    作者:杨文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肿瘤专科高级实践护士的培养

    高级护理实践(advanced nursing practice)、临床护理专家(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等术语为护理人员带来了一幅护理角色发展的美好前景.随着我国的护理实践发展,一个迫切需要发展的高级护理实践领域即肿瘤专科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借鉴国内外经验,建立和发展肿瘤专科领域的护理专家型人才培训制度,无疑是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和促进肿瘤护理专业发展的重要策略和方向.

    作者:张艺;姜秀文;李晓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男性手术病人对留置不同型号尿管的适宜度比较

    [目的]探讨男性手术病人留置导尿时应选用的适宜尿管型号.[方法]将180例需留置导尿的肝胆外科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12Fr,14Fr,16Fr尿管组(每组60例),比较3组病人留置尿管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留置导尿后即时与手术后24h的舒适度;尿道黏膜损伤、尿管堵塞、漏尿的发生率.[结果]12Fr尿管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另两组(P<0.05).12Fr尿管组尿道黏膜损伤(出血)率为0;14Fr尿管组尿道黏膜损伤(出血)率低于16Fr尿管组(P<0.05).3组病人留置尿管后漏尿与尿管阻塞情况无统计学意义.3组病人留置尿管后舒适度即时评估,12Fr尿管组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置管后24h评估,3组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接受择期手术、意识清醒的男性病人留置导尿,采用12Fr导尿管既能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尿道黏膜损伤(出血)率;又能减轻不适感,而且不会增加漏尿与尿管阻塞的机会.

    作者:石英;唐姗姗;吴美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