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杰;杨金煜;郭亚民;吴新民
手术室是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和手术检查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手术的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手术室提供安全保障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本文就手术室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作者:张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祛湿止痒汤内服兼外洗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湿疹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内服兼外洗;对照组给予扑尔敏片0.35mg/(kg·d),日3次口服,再用0.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搽.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皮损面积明显减少.结论:中药祛湿止痒汤内服兼外洗治疗婴幼儿湿疹疗效显著.
作者:田元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胸腔积液在临床上非常多见,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往多通过X线检查.但是对少量积液,X线不易检出,而B超检查则容易显示而获诊断.中量和大量胸腔积液可出现明显临床症状,重则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B超检查对于协助诊断、治疗和临床观察有一定帮助.
作者:赵金华;徐建中;翟慎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全面了解输尿管结石所致的肾内、肾外及肾血流惨数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急性输尿管结石的彩超多普勒检查结果.结果 69例输尿管结石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部分X线造影检查均见输尿管结石,同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内、肾周及肾动脉血流参数改变.结论 输尿管结石具有特征性地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作者:曲虹;高晓军;宋涛;贾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150例患者使用西药和中药汤剂的为治疗1组、使用西药和中药针剂的为治疗2组与单纯使用西药的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1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亦优于治疗2组(P<0.05);治疗2组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绞痛时,西药结合中药辨证论治可明显提高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心电图的改善优于西药治疗.
作者:赫灵菊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占全课程的50%以上,学生刚刚接触护理专业,实训指导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老师,会受到实训教师的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护理技能操作的学习过程中,要经历行为模仿和语言模仿的过程.实训教师的示范操作和讲解在学生的头脑中有了初步而深刻的印象,因此实训教师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
作者:孙青;韩素卿;宋立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到2010年10月间我院治疗的12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行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治疗阑尾炎,临床效果明显,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感染率低等优点.
作者:黄艳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我院自1993年~2009年共收治合并急性阑尾炎的结肠癌1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2例,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43岁.入院时主要临床表现:转移性右下腹痛6例,右下腹疼痛2例,全部均有右下腹疼痛,5例伴肌紧张,2例可触及包块,8例首次诊为急性阑尾炎而行阑尾切除术.
作者:高向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的将高危儿86例随机分成干预组411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运动疗法、水疗、中医针灸、推拿、电疗、药物等综合康复治疗;干预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引导式教育训练.疗程均为3个月.以盲法采用Peabody测试[1]对两组患儿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GMQ)进行测评.结果:两组高危儿治疗后的Peabody-GMQ测试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危儿治疗前的Peabody-GMQ测试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Peabody-GMQ测试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引导式教育训练对高危儿粗大运动发育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周满相;黄任秀;张靖;胡怡佳;谢筱妮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采用痛点注射及静滴丹红注射液联合手法松解肩周炎的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108例患者在应用丹红条件下联合痛点注射曲安奈德(Transton,同息通注射液)及手法松解,每周1次,连续两次为1疗程,2月后观察疗效.结果:经过2疗程治疗,有效率达95.4%.结论:痛点注射联合丹红、手法松懈,对肩周炎的治疗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许京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我院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检测研究来分析影响手术部位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先进的目标研究方法,对普通外科手术患者的切口情况来观察,一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来了解手术切口的恢复情况;结果:在1000例手术患者当中,有100名患者的手术部位被感染,感染的概率约为10%;在相同危险指数的不同手术当中,结肠手术以及剖腹探查手术的感染率高,有40例患者出现了感染情况,占总感染数的40%;经过分析,血红蛋白以及白蛋白值异常、失血、切口类型、急诊类手术以及引流是手术后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手术越危险,切口受感染就会越严重,手术部位感染率就会越高,对患者进行追踪随访,有助于了解手术部位感染的情况,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有很多危险因素,只有进行目标性的检测,才能够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成小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葡萄胎的价值探讨.方法:用飞利浦的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仔细筛选可疑病例并随访.结果:葡萄胎患者38例,并经刮宫手术、病理证实,其中恶性6例葡萄胎.结论:彩超对葡萄胎的检查是直接、快捷的检查方法.
作者:冯国青;张卓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待产妇能够选择的分娩方式越来越多,据临床统计,我国的剖腹产比率通常在40%-60%,部分医院甚至高达70%,此比例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剖腹产的比率.然而剖腹产手术对产妇的不良影响也越来越突出.本文针对剖腹产对产妇的不良影响及待产妇如何科学的选择分娩方式展开论述.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目前,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仍是治疗宫颈癌的首选方法.但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时间长、创伤范围大、手术并发症多,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影响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严密观察和护理,积极预防处理,才能提高治愈率.
作者:孙勤;种惠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虽然手术是恶性肿瘤首选的治疗方式,但术后常会发生转移现象,进一步的辅助治疗非常必要,化疗是一种常用的、普遍的辅助治疗方式,但由于药物的毒性作用,在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的同时也破坏了机体的正常免疫系统,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本文将主要对在我院化疗的恶性肿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相应护理措施.
作者:万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中药材的含水量是中药材在仓储养护过程中的关键,由于中药材的品种来源有动物、矿物、植物等复杂的品种,它们本身都有一定的含水量,在采收、加工方面不得当,势必给仓储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确保中药材的质量,重视和研究中药材在仓储过程中的水分含量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吴邦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比较膀胱充时盈拔除留置导尿管与随机尿管的效果.方法,实验组228例选择膀胱充盈进拔除留置尿管,对照组130例无特殊选择随机地拔除留置导尿管.结果:实验组中继发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选择膀胱充盈时拔除留置导尿管可有效地预防继发必性尿潴留.
作者:郑利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方法:我院2008年11月~2009年10月对收治的2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同时采取综合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论:髋关节置换术的成功不但要有医生精湛的医术,还需要有护理人员术前、术后精心护理和康复指导.
作者:李爱莲;董来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的特殊心理特征,并对年患者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以保持老年患者身心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的有效提高.方法:针对老年患者众多特殊的心理表现,实施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老年患者在住院的这一段时间内,存在着明显的心理问题,医护工作者通过各种心理护理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状态.结论:心理护理工作在老年患者住院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老年患者的身心康复的速度,缩短病程,进一步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松芝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脑出血急性期应用血栓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人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发病7~10天后加用血栓通治疗,治疗25天左右后对比颅内血肿吸收情况及改良巴氏指数(Barthel)评估评分.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更有效地促进血肿吸收及改善伤残功能.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栓通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永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