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
卫生防疫档案作为国家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项基础性的、原生性的信息资源,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清楚的认识目前卫生防疫档案信息资源的使用现状找准开发利用中的存在的主要障碍,才能大限度的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国家和社会公众服务.
作者:尹冬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糖调节受损是糖尿病病程中的前期.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生活干预和药物干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邱晓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中医学认为人是-个有机的整体,并受自然界变化的影响,褥疮患者伤处虽属局部,但与整体关系密切,在发病同时,气血、脏腑、经络的功能随之紊乱,一系列临床症状接踵而来.在辨证施护中如何从整体出发,找出致病的因为,提出准确的护理问题,制订出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将在整个疾病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霍秀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水质及饮食习惯的原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经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健康教育对泌尿系结石的防治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朱新才;刘伟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通过对100例老年colles骨折治疗的临床研究发现:自制接骨水与云南白药酊外敷止痛时间无明显差异,但消肿时间、骨痂形成时间自制接骨水较云南白药酊要优.
作者:李晓松;许争光;杨峻;刘江华;沈云峰;张锦;史松;杨浩;张向敏;尹家辉;刘世雄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健康孕妇血清七项生化指标的含量情况,为做好孕期保健工作提供相应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134例健康孕妇和49例健康非孕女性血清标本,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健康孕妇组与健康对照组孕妇血清七项生化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4例健康孕妇血清七项生化指标的改变属于正常妊娠过程中的生理现象,其指标含量范围的确立对于孕期保健工作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李玲玲;薛爱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对罂粟碱联合抗凝疗法治疗房颤引起的脑栓塞的效果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取80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罂粟碱注射液.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7.5%,治疗组总有效率87.5%,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罂粟碱联合抗凝疗法治疗房颤引起的脑栓塞效果良好,应提倡采用.
作者:许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阴道冲洗、擦洗搿:药及微波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与引导冲洗、擦洗、加放药的疗效.方法:确诊为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900例,随机选取560例,采用阴道冲洗、擦洗、涂药及微波治疗为治疗组,其余340例为阴道冲洗、擦洗加放约为对照组,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治愈率比较:治疗组93.39%,对照组为75.29%,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为0.54%,对照组为3.53%.结论:前者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优点,操作简便、经济,适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张秀萍;国玉寒;景东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行子宫黏膜下肌瘤剔术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我院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经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20例,均位于子宫下段.肌瘤直径30-63mm,其中30-40mm10例,41-60mm8例,61-63mng2例.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随访3-40个月.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残余肌瘤有无增长、是否再次手术等将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结果:20例患者均成功施行手术,手术平均时间64.7±10.4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200.0±38.4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9±1.2天,术后满意率均达100%,2例要求生育者1例妊娠.结论:对位于子宫下段、肌瘤直径30-63mm的黏膜下肌瘤,考虑可经阴道行子宫肌瘤除术.
作者:刘诗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01例颈椎病的患者服用桂枝葛根汤加减,每日三次,每次200ml,(饭后服用),6月为一个疗程.结果:(1)临床疗效101例中,显效53例,有效38例,无效10例,显效率52.5%,总有效率90.1%.(2)主要症状:眩晕,上肢麻木、疼痛.总有效率:分别95.0%,98.2%与100%.结论:桂枝葛根汤加减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肯定,效果满意.
作者:李世昌;管丽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结果不符的原因.方法:通过对20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血型鉴定结果进行分析,找到原因及纠正方法,从而避免因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所造成的血型鉴定差错.结果:本组20例ABO血型经过正反定型后,不一致的患者3例,其中冷凝集素1例,溶血1例,试剂因素1例.结论:准确鉴定血型,严格交叉配血,进行正反定型以确保血型的准确性.
作者:徐淼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运用对照法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益气健脾汤中西医结合治疗50例)与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50例),进行对比实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益气健脾汤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好.
作者:辛福兵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浅谈冲击波治疗跟痛症患者.
作者:伍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甘露醇不良反应致急性肾损害的发病机制及临床使用甘露醇静滴时要注意的问题.方法 同顾性分析21例甘露醇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致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1例患者经治疗,7例在2d后尿量逐渐增多,平均7.2d后降至正常;11例在10d后尿量恢复正常;2例经血液透析治疗3~5次后进入多尿期,3~11个月后血肌酐、尿素氮均恢复正常;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临床使用甘露醇静滴时要注意输注速度小宜过快、剂量不宜过大,并注意补充适当的水和电解质,对于高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慎用甘露醇.
作者:孟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对益生菌的定义、分类、临床应用标准进行分别阐明,对其作用机制包括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免疫调节、非免疫防御机理进行分析,并对其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包括新生儿黄疸的防治、消化系统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婴儿期营养进行介绍,旨在使广大儿科医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益生菌制剂,使此类药更合理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于成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总结肺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随机将70例上述病例分成两组,各35例.研究组采用中医辨病与辨证治疗,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28%,对照组为77.14%,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可以提高疗效,降低住院病死率.
作者:李宪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方法:将100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气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湿热下注证、热毒炽盛证,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依其辨证投以中药内服兼外洗.结果:临床治愈38例,好转5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3%.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
作者:于树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中成药说明书是药物药学特性,药理作用和特点的主要信息来源是医师、中药师和患者选择用药的科学依据.但近年来相当一部分说明书存在书写不规范或缺项等问题,给临床用药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带来了不安全因素,本文通过对300份中成药说明书进行分析,了解中成药说明书现状,剖析其存在问题和不足.
作者:彭永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的护理体会.方法 采用0.9%生理盐水100ml、替硝唑100ml、锡类散1.5g、氢化考的松100mg配制成灌肠液,于每晚临睡前灌入.
作者:顾兴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大鼠脑内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Longa动脉线栓法制作MCAO大鼠模型,选用雄性SD大鼠1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后两组分为缺血30min后再灌注3h、6h、12h、24h、48h、96h六个亚组.运用免疫组化S-P法,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缺血脑组织微血管的密度.结果 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微血管密度计数(MVD)低于模型组及电针组,电针组各个时相MVD均显著高于相应时相的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血管新生有关.
作者:黄浏姣;洪亚群;陈邦国;郑慧慧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