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例剖腹洗胃抢救急性药物中毒病人的护理

侯明凤

关键词:剖腹洗胃, 洗胃抢救, 急性药物, 中毒病人, 缩短疗程, 清除毒物, 抢救措施, 护理体会, 插管洗胃, 再吸收, 解毒剂, 康复, 报告
摘要:剖腹洗胃是在插管洗胃失败后采取的紧急抢救措施,可彻底清除毒物,阻断毒物再吸收,减少解毒剂用量,缩短疗程,能促进病人康复.现就我科1年来剖腹洗胃成功抢救2例急性药物中毒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癌症病人对重症病情告知态度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癌症病人对重症病情告知的态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重症病情告知态度问卷对302名癌症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癌症病人非常希望了解真实病情,他们认为保护性医疗会导致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让他们得不到真正的心理关怀,且他们对自己的病情知情程度表示怀疑.[结论]癌症病人对疾病的信息需求不容低估和忽视;医护人员应该提高认识,引导家属对癌症告知的态度,积极开展癌症告知策略的研究.

    作者:曾铁英;周敏;冯丽娟;项莉;方鹏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一次性保鲜膜在PICC置管病人沐浴中的应用

    肿瘤病人需反复化疗,使用PICC安全、有效,留置时间长.在病人沐浴过程中应用一次性保鲜膜,可有效避免污染管道.现介绍如下.

    作者:许丽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腔内激光治疗静脉曲张的护理配合

    2007年2月我院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腔内激光治疗静脉曲张技术,该项技术是通过光纤传导激光能量,对组织进行切割、气化、凝固和收缩,通过对静脉内壁间接热损伤而达到治疗目的.通过临床实践,近期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玲爱;高文汇;边海燕;丁卫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门诊服务流程瓶颈管理体会

    各医院的诊疗流程是历史沿袭下来的,强调医院内部工作程序,让就诊病人去适应就诊环节,很少从病人的角度考虑,使病人到医院,尤其是到综合性大医院看病难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改革门诊现行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成为医院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作者:刘秀芝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影响OSAHS病人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病人拒绝使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28例病人拒绝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原因.[结果]影响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包括病人的主观因素和机器因素.[结论]根据影响病人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可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莼;刘立捷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会阴手术引流器的制作与应用

    众所周知,会阴部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和方式的特殊性,给手术者带来一定的不便,而且手术器械容易滑落台下,造成器械污染,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会阴手术引流器,经多次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吕迎丽;王庆涛;王飞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医护人员乳胶过敏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乳胶过敏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湛江地区多家医院417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17人中发生皮肤过敏193人,占46.3%;发生眼鼻或呼吸道过敏103人,占24.7%.[结论]应做好乳胶过敏的防治工作,保证医护人员的健康.

    作者:吴瑜玉;周海宁;莫美珍;陈雪燕;张群秀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四黄散外敷联合光子照射治疗发疱型化疗药物外渗

    化疗药物刺激性大,毒性强,特别是发疱型药物可引起血管内膜缺血、缺氧导致血管损伤,外渗后可引起严重的持续组织损伤坏死,影响化疗方案实施.因我市地处海岛,病人大多居住在各小岛,因交通不便、经济因素和医疗安全等因素,能接受深静脉置管和PICC者少,四肢外周静脉仍是肿瘤病人化疗的主要途径,但由于血管条件、药物毒性等原因,发生渗漏损伤的可能性较大,国内报道为4.65%[1].

    作者:顾爱莲;方满红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糖尿病病人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病人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DM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对120例DM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生存质量普遍下降,心理维度受损程度大;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有无并发症、胰岛素治疗等是影响DM病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应针对影响DM病人生存质量的因素,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DM病人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姜节卫;周梅芳;胡惠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护理本科生从事社区护理意愿调查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从事社区护理意愿及影响因素,以期为社区护理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287名护理专业统招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169人(58.89%)毕业后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3所院校各年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认识不够,社区护理教学各个方面有待完善.

    作者:张彩虹;何国平;王秀华;符丽燕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Excel表格程序在辅助评价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计算机辅助模糊综合评判法.[方法]根据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实例,编写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Excel表格程序.[结果]输入各评判因素权数集和评判矩阵数据后,Excel表格输出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价结果,该实例的满意度分析结果为基本满意.[结论]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Excel表格程序,使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定量分析更具有实用性.

    作者:杜乐燕;詹健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102例服毒自杀者原因分析

    自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服毒是四大自杀方式之一,居第1位.本研究旨在调查我院急诊救治的服毒病人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病人服毒的主要原因和常见毒物谱,以预防或减少服毒事件发生.

    作者:何菁菁;李建凤;张巧琴;陈小红;林碎钗;潘夏蓁;俞继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恶性肿瘤病人PICC致血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近年来,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科化疗中广泛应用,避免了病人反复外周静脉穿刺的痛苦,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低,留置时间长且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病人治疗的耐受性.尽管PICC优点很多,但是并发症也频频发生,尤其是微血栓的形成,给病人造成很大负担.为了分析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笔者于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行PICC的86例恶性肿瘤病人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性别、年龄、导管型号、肿瘤类型、凝血指标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测定与血栓形成有无相关性.

    作者:沈丹薇;李翠霞;岳海淑;李天一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夹子式石膏绷带模固定治疗耳郭假性囊肿

    耳郭假性囊肿是耳科常见疾病,穿刺抽液后石膏固定疗效肯定,但操作过程中,调石膏糊时石膏粉用量、稀稠不易掌握,固定的范围、大小、厚薄不易控制.石膏糊凝固后较重、坚硬,病人感觉不舒服并且卸下困难,容易损伤耳郭皮肤.我科于2000年1月-2007年9月采用夹子式石膏绷带模代替石膏粉固定治疗耳郭假性囊肿15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清霞;马艳利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与奥硝唑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2007年12月,我院在临床应用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与奥硝唑注射液连续静脉输注时出现药物性状的改变.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楠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选取喂养不耐受新生儿38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并根据不同病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治疗前后新生儿胃潴留量.[结果]治疗前后新生儿胃潴留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能减轻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症状,促进新生儿正常生长发育.

    作者:姚志红;钟雪娟;周琼花;李作敏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子宫过度前屈简易纠正方法

    子宫过度前屈是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手术中手术困难致手术时间延长,甚至引起子宫穿孔、手术失败的常见原因.无痛人工流产术常用丙泊酚静脉注射全身麻醉,起效快,麻醉时间短(4 min~6 min)[1,2].如果因子宫过度前倾前屈致手术中探针、扩张器进入宫腔困难,则手术时间延长,必须通过重复注射追加丙泊酚以维持麻醉深度,一方面增加病人经济负担和手术风险;另一方面可增加由麻醉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如呼吸抑制、过敏等.2006年5月-2007年11月护理人员采用一种简易方法,纠正子宫前倾前屈,降低了手术难度和风险,缩短了手术时间.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菊琴;陈小燕;邬群丽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护理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脑中、冠状动脉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颈动脉粥样硬化逐步引起重视.

    作者:李倩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的改进

    随着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静脉炎及留置针堵塞等并发症也经常发生,直接影响留置时间和医疗安全,护理人员经临床实践发现使用改进方法封管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姚春辉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健康教育研究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将72例处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家庭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并对家属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出院时及出院第6个月对两组病人应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同时对两组病人家属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结果]两组病人及家属出院后第6个月SDSS、ADL、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出院后对其家庭进行跟踪随访并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病人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作者:郑婉玲;林敏;林天安;官芳萍;孙海燕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