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菊琴;陈小燕;邬群丽
[目的]探讨阶段性康复运动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4周的康复运动干预,出院后上门或电话随访1年.[结果]随访结束时两组病人健康状况问卷(SF-36)除生理机能外其他维度及 3个月、6个月、1年运动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阶段性康复运动干预能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及运动依从性.
作者:曹美娟;刘宏青;廖春娥;庄海燕 刊期: 2008年第17期
肺挫伤是胸部损伤常见的类型,多由胸部挤压、撞击等因素所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均汽车拥有量不断上升,导致车祸不断发生,肺挫伤发生率逐年增高.多数肺挫伤病人所受的外力巨大,在引起肺挫伤的同时,常有多根肋骨骨折(或连枷胸)及其他合并伤,复杂的创伤机制有时造成了肺挫伤的难治性[1].
作者:王素琴;葛迎春 刊期: 2008年第17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命健康权日益重视,病人及家属在就医过程中对医疗护理的期望越来越高,对自身利益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护理工作者直接、频繁地接触病人及家属,工作中稍有疏忽就会发生护理差错、事故.不当护理行为,是指护士在为实现护理基本使命所进行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环境调整、健康宣教和辅助诊疗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或业务规程,侵害病人权益的行为.
作者:陈娴;徐卓斌 刊期: 2008年第17期
随着政府对预防、控制疾病的认识及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医疗、护理工作也已开始走出医院,走向社区,走向家庭.产后家庭访视是社区工作人员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居室环境、衣着、膳食营养、情绪、婴儿喂养、产妇自身保健、避孕知识、新生儿护理等做出定期诊视、指导和具体处理的保健服务[1],它为特殊阶段的妇女、儿童提供方便、优质、系统、连续的护理服务,促进了产褥期母婴健康.2007年5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用护理程序设计产后访视记录单并应用于产后访视中,提高了访视率,规范了访视者的行为,提高了访视质量.现将记录单的内容和使用介绍如下.
作者:肖雪梅;冯英丽;朱雪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从事社区护理意愿及影响因素,以期为社区护理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287名护理专业统招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169人(58.89%)毕业后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3所院校各年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认识不够,社区护理教学各个方面有待完善.
作者:张彩虹;何国平;王秀华;符丽燕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生活技能训练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作用.[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病人在药物治疗和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2个月的生活技能训练,对照组维持原药物治疗,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护士观察量表(NOSIE)因子Ⅰ、因子Ⅱ、因子Ⅲ、总积极因素、病情总估计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活技能训练可促进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
作者:茹保健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急性中毒是导致儿童致残和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2001年9月-2006年10月采用血液灌流结合血浆置换序贯治疗54例儿童不明原因的急性中毒,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立红;高红梅;唐慧;李百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为临床经贵要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提供解剖学参考资料.[方法]选用经常规甲醛溶液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20具,以大体解剖学方法观测贵要静脉在肱骨内上髁下3 cm处的外径,测量自肱骨内上髁下3 cm沿贵要静脉至上腔静脉中点处的距离.观察贵要静脉在肱骨内上髁上方、下方附近的走行及其与毗邻神经、血管的关系.[结果]贵要静脉在肱骨内上髁下3 cm处的外径左侧为(2.05±0.30) mm,右侧为(2.03±0.28) mm,两侧无统计学意义;自肱骨内上髁下3 cm沿贵要静脉至上腔静脉中点处的距离左侧为(445.70±4.90) mm,右侧为(420.50±4.50) mm,两侧有统计学意义;肱骨内上髁下3 cm左侧及右侧贵要静脉位置较表浅,管径较大,属支较少,无重要毗邻神经血管.[结论]经贵要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首选右侧,穿刺部位应选择在肱骨内上髁下3 cm左右.
作者:詹健;卢兴杰;杜乐燕;周爱妹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护士麻醉师(nurse anesthetist)是经过特殊教育与培训的、为手术病人提供术前评估、麻醉期管理和术后复苏管理等围术期护理的高级注册护士[1],是高级实践护士的一种.高级实践护士给临床护士在专业发展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她们在各个专科领域积累的经验丰富了护理学知识体系,对护理学科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高级实践护士的形成和确立是护理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标志.为了更好地进行高级护理实践[2],有必要了解护士麻醉师的过去,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它的发展.
作者:王斌全;赵晓云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建立一种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计算机辅助模糊综合评判法.[方法]根据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实例,编写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Excel表格程序.[结果]输入各评判因素权数集和评判矩阵数据后,Excel表格输出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价结果,该实例的满意度分析结果为基本满意.[结论]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Excel表格程序,使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定量分析更具有实用性.
作者:杜乐燕;詹健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融合术病人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48例腰椎融合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围术期护理和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结果]两组病人满意度、疾病知识评分、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抑郁、焦虑、恐怖、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敌对性、偏执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王慧;相锋;梁瑛琳;刘秀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癌症病人对重症病情告知的态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重症病情告知态度问卷对302名癌症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癌症病人非常希望了解真实病情,他们认为保护性医疗会导致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让他们得不到真正的心理关怀,且他们对自己的病情知情程度表示怀疑.[结论]癌症病人对疾病的信息需求不容低估和忽视;医护人员应该提高认识,引导家属对癌症告知的态度,积极开展癌症告知策略的研究.
作者:曾铁英;周敏;冯丽娟;项莉;方鹏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晚期癌性疼痛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75例晚期癌性疼痛病人采用为期3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结果]教育前后病人生存质量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可提高晚期癌性疼痛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翔宇;谌永毅;杨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气管推移训练对颈椎前路手术病人生命体征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46例颈椎前路手术病人术前进行气管推移训练指导,记录病人手术中血压、心率、呼吸等数值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与对照组(术前未行气管推移训练)43例病人进行比较.[结果]训练组病人术中血压、心率、呼吸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持续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颈椎前路手术前进行气管推移训练可降低手术风险,手术视野显露好,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张凤清;秦玉梅;方军;姜红卫 刊期: 2008年第17期
随着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静脉炎及留置针堵塞等并发症也经常发生,直接影响留置时间和医疗安全,护理人员经临床实践发现使用改进方法封管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姚春辉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择期剖宫产术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行择期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产妇满意度和健康知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使产妇接受系统、科学的医疗护理照护,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产妇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盖筱莉;焦瑞霞;段红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乳胶过敏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湛江地区多家医院417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17人中发生皮肤过敏193人,占46.3%;发生眼鼻或呼吸道过敏103人,占24.7%.[结论]应做好乳胶过敏的防治工作,保证医护人员的健康.
作者:吴瑜玉;周海宁;莫美珍;陈雪燕;张群秀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了解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对广东省佛山市186名65岁以上老年高血压病人进行护理干预效果研究.[结果]干预后高血压病人的整体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除物质生活维度以外,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和社会功能维度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希萍;李子萍;潘杰;甘密密;陈晓璇 刊期: 2008年第17期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脑中、冠状动脉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颈动脉粥样硬化逐步引起重视.
作者:李倩 刊期: 2008年第17期
高等护理专业教育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获取护理专业实践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培养各种能力和发展专业价值观,使其成为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人才.
作者:付伟;刘婷婕;施兰 刊期: 200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