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钿珍
计算机信息管理已成为医疗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消毒供应中心运用信息化管理,不仅使工作更加高效、准确、便捷,还可做到无纸化作业,对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可起到重要作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在计算机信息中心的大力配合下,开发出符合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性质与信息需求的计算机软件.经过近1年的尝试与实践,不断把先进的管理思想引入系统中,促使系统在应用中发展,不断完善,从而满足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管理的要求.2003年8月我科正式与临床科室进行电脑联网,并取得运作上的成功,尤其在无菌物品管理方面较以往表现出显著的优势,现总结如下.
作者:钱黎明;王雪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比较机械通气病人采用注射泵持续输注、输液器持续输注和注射器间歇灌注进行肠内营养时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将89例接受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注射泵持续输注组、输液器持续输注组和注射器间歇灌注组,观察鼻饲期间呕吐、反流、腹泻的发生情况.[结果]注射泵持续输注组、输液器持续输注组呕吐、反流和腹泻发生频率均明显高于注射器间歇灌注组(P<0.05).[结论]对接受机械通气的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采用注射器间歇灌注较输液器持续输注和注射泵持续输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王蕊;阚春梅;赵艳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地塞米松及湿敷75%乙醇预防诺维本(盖诺)所致迟发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静脉输注盖诺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二联疗法,即静脉输注盖诺前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00 mL加地塞米松5 mg静脉输注,穿刺成功后用75%乙醇外敷静脉穿刺点上方0.5 cm处;对照组只给予生理盐水100 mL加地塞米松5 mg静脉输注,观察两组用药后迟发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迟发性静脉炎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43.3%,P<0.01).[结论]二联疗法预防盖诺所致迟发性静脉炎效果优于单用地塞米松法.
作者:黄艳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5年8月10日-2005年9月12日采用湿性疗法成功治愈1例狼狗咬伤小腿后发生全层皮肤感染坏死的病人,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病人,男,13岁,因右小腿被狼狗咬伤13 d后感染,于2005年8月10日来门诊伤口护理中心就诊.
作者:蒋琪霞;彭青;马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比较国内和国外本科护理学专业药理学教材在编写模式、内容、篇幅方面的差异,提出国内本科护理学专业药理学应针对本科护理学专业特点,将用药护理要点内容具体化、生动化.
作者:储敏;王晓岚;邱丽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3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肌肉注射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予足三里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观察神经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肌肉注射法.
作者:蒋进枝;胡亚丹;刘艳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3年11月-2004年12月,作者有幸赴爱尔兰接受了1年的护理理论及护理实践的学习,在学习培训期间,学校推荐并通过了护理中介的面试后,先后进入了都柏林的3家大医院(Beaumont Hospital,St.James Hospital,and Mater Hospital)实习,这3家医院都是综合性的教学医院,分别有各自的专科特色,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中Mater Hospital为一所教会医院.下面就将我在爱尔兰医院的所见所闻以自身的感受进行简单介绍.
作者:吴爱丽;车爱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压力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上海市4所综合性医院的404名护士,应用护士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应对职业压力主要采用问题解决和正面认识的方式,很少以回避与自责的方式应对压力;护士的应对存在科室、职称、职务和护龄上的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但学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主要以问题解决和正面认识的方式应对压力,很少采用回避与自责.建议护理管理者在引导护士以有效方式应对压力的同时,更多关注急诊科和低年资护士,给予必要社会支持,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
作者:郭瑛;吴晶琼;方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临床上对于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除术的病人术后出现出血,使膀胱内血块堆积,导致尿管堵塞,病人无法排尿,常采用在膀胱镜下通过艾利克冲洗器,给予膀胱镜导管内加压注入生理盐水后回抽的方法处理.但对于一些膀胱出血严重,伴大量血块形成的病人往往不能用此法得以解决,因为采用艾利克冲洗器冲洗时由于其产生的负压较小,故不能将体积较大的血凝块抽吸出.
作者:邓岚;周英;赵俐忠;谢世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施氏十二字养生功锻炼在提高颈椎病治疗效果中的作用.[方法]将因颈椎病治疗的60例病人随机(查表法)分成两组,均由医师进行辨证施治加专科护理,而实验组再由护士教授施氏十二字养生功进行锻炼.观察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实施1个疗程后,实验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施氏十二字养生功用于颈椎病病人的治疗,可以提高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黎敏;范燕萍;钱莉俊;任淑;胡志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鉴于批判性思维在护理专业中应用现状,从批判性思维在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性、定义、组成方面,对护理专业中批判性思维进行界定,并阐述了批判性思维在护理实践中的体现.
作者:赵海平;杨春红;郭瑞红;于春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病人并经常洗手,由于消毒液、手套滑石粉等因素的刺激,导致医护人员的手易干燥、角质化、皲裂出血,皮肤屏障功能遭到破坏,极易发生职业暴露.用普通胶布或纸胶布封闭包扎创口,易过敏和出现水疱、痒感,由于不断洗手,胶布易脱落,导致伤口暴露,影响创口愈合,甚至感染.现介绍用3M透明通气胶布防治手皲裂效果较好.
作者:王小平;李汝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前,临床可以获得的引流装置大多使用比较复杂,体积较大,转运病人时难以放置和使用,而且难以做到持续吸引.尽管有些装置,如单向阀Heimilich阀可以使用,但它们依靠重力或胸腔内压力的增高,而不能进行吸引来促进血凝块的排出,不能促使肺复张[1].
作者:王维平;邹秋平;毛艳君;陈锡林;刘江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脑血管病(卒中)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75%~85%,国内每年新增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约150万人[1].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脑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但是,由于脑血管迂曲、复杂,在介入治疗术后可出现各种并发症[2].充分认识引起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积极做好预防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病人痛苦,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刘亚红;徐格林;许亮;刘新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浅静脉留置针因其留置时间长,可避免反复穿刺,保护血管,输液方便快捷,尤其是重危病人并发症多、输液时间长,常需静脉用药抢救,效果更明显.现已普遍应用于临床,但封管后由于穿刺部位选择不佳、肢体活动、体位变化、关闭夹夹闭不紧、留置时间过长等原因,易使少量静脉血逆流到留置针内发生堵管.多数病人由于处理不当,导致重新穿刺,增加了病人的负担.现将临床工作中处理堵管的技巧介绍如下.
作者:刘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季德胜蛇药加1∶5 000呋喃西林溶液治疗甘露醇外渗的疗效.[方法]将50例因静脉输注甘露醇所致皮肤损伤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50%硫酸镁溶液湿敷,观察组用季德胜蛇药加1∶5 000呋喃西林溶液外敷,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显著高于对照组(60%,P<0.01),且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季德胜蛇药加1∶5 000呋喃西林溶液治疗甘露醇外渗所致的皮肤损伤效果明显优于50%硫酸镁外敷法.
作者:黄钿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进行综述,提出应重视护患交流基础上的社会心理干预.
作者:王佳;蒋晓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鲜红斑痣是一种先天性微静脉畸形,好发于头面颈等暴露部位,它不仅影响病人的外观,而且也极大地影响病人的心理健康[1],容易使病人产生自卑、消极情绪.我科应用铜蒸气激光治疗鲜红斑痣50例,取得了显著效果,认为在治疗过程中如护理措施得当,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或消除治疗后的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娅利;韩克强;鲁元刚;伍津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职业紧张度水平,探讨临床护士紧张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职业紧张度量表(OSI-R)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24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龄、工龄、学历、职称、科室、婚姻及子女情况的临床护士之间OSI-R各项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神经衰弱的护士与未患护士得分差异显著(P<0.01);护士个体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工作环境、角色界限不清、休闲、社会支持、任务模糊、任务过重.[结论]临床护士的职业紧张度水平处于中等,在不同年龄、层次、家庭情况的护士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患有神经衰弱的护士职业紧张度水平高于未患护士;改善护士工作环境,明确护士职责及护士角色,鼓励适当的休闲,增强社会支持是缓解护士职业紧张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熙瑶;汪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脏介入治疗已成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1],且接受治疗人数迅速增长,但该项技术为创伤性治疗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甚至可导致病人死亡[2].严密的监测和积极的预防护理对病人的顺利康复非常重要.我科于2005年3月成功治愈1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出血并麻痹性肠梗阻的病人.现将其治疗过程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沈英;黄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