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性颅内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

刘荣花;刘文英;马林

关键词:高血压性, 颅内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术后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内外科治疗, 治疗方法, 微创理念, 手术方法, 死残率, 神经科, 多发病, 常见病, 病死率, 应用, 病人
摘要: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起病急、变化快,死残率高,传统的内外科治疗,病死率达50%~60%[1].近年来,微创理念的提出,新手术方法的应用,较好地改善了预后.我院2004年1月-2006年6月对2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方法,现总结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2006年太原市学生患传染病流行病学的特征分析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学校公共卫生的日益重视,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为了解太原市学生儿童传染病流行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从而达到保护学生健康的目的,现将2006年太原市学生患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作如下分析.

    作者:郝福华;王新丽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术后护理

    重症肌无力症(MG)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主要由其抗体介导、细胞免疫和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与胸腺的关系密切,采用胸腺切除术治疗已得到公认[2],但MG病人难以承受手术的打击,术后近期容易出现肌无力症状加重,甚至发生肌无力危象和死亡,因而胸腺切除术后全面的护理是保证手术安全性,提高疗效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现总结我院2003年-2007年28例胸腺切除治疗MG的资料,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燕霞;郭俊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微量注射泵静脉推注注射用生长抑素首剂负荷量的体会

    静脉注射注射用生长抑素,药物说明书上明确规定:对于连续输注给药,须用1支3 mg的注射用生长抑素配制足够使用12 h的药液,溶剂是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

    作者:崔英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肝素在透析病人中心静脉置管封管中的应用研究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各种血液净化治疗中建立临时血管通路的主要方法,导管堵塞是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中发生率高的,并且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重新留置导管既增加病人的治疗费用又增加置管的痛苦,所以预防导管堵塞、保持导管通常是保证透析病人血液净化顺利进行的关键.透析间期的封管护理是该技术的重要环节,封管液的剂量和方法直接影响到导管的使用时间,从而影响到透析质量.我科护士采用纯肝素封管法,并发症明显少于稀释法,具有使用时间长,感染发生率低,封管次数少等优点.现介绍如下.

    作者:程丽娟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干预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rgina pectoris,UAP)、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on,STEMI)、冠心病猝死(sudden cororlary death,SCD)等.

    作者:马桂秋;冯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护理科研管理的任务与措施

    护理学的发展需要护理科研的支持和推动.护理科研的目的是从护理实践中研究探索护理理论、护理方法和先进的护理手段,以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工作强度,改善护理工作环境,为病人提供高质量服务,降低医疗经费开支,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1].但是,与医学科研相比,护理科研由于起步晚、水平低、经费不足等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一个弱项,阻碍着护理学的发展.为此,如何按照护理学自身的特点,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开展科学化创新化的科研管理.是管理者们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

    作者:孙耀忠;朱瑞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护理探讨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指新生儿出生2周后至婴儿期因缺乏维生素K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起病急骤,常突然发生颅内出血致颅内高压征象(烦躁、惊厥、呕吐、前囟饱满、意识不清),同时伴有急速进展的皮肤、黏膜出血、贫血或体内各器官出血.该症以颅内出血较为常见,病死率高,且后遗症严重,对小儿健康危害极大[1].而早期诊断和及时救治以及正确的护理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我院2005年1月-2007年5月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合并颅内出血患儿40例,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永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外伤完全脱位牙再植术围手术期护理

    牙齿外伤脱位在口腔急诊中较为常见.近年来我科收治了21例病人,30颗完全脱位牙,对其实行再植术,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师雪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1例巴曲亭不良反应的抢救与护理

    巴曲亭又名注射用蛇毒血凝酶,它是从巴西矛头腹蛇蛇毒中提取的注射用蛇毒凝血酶,对血液具有凝血和止血的双重作用,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止血的酶性药物,可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及外用[1].我科近期收治因静脉滴注巴曲亭致不良反应1例,经积极抢救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娟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中的实施

    人类生存健康护理观强调:人与环境的联系和人的行为准则与价值观念通过适应达到健康,强调在这一健康过程发生改变时,护士应给予个人或家庭以指导,帮助他们选择可能的方式,并进行照顾和治疗[1].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缺乏康复设施,加之病人经济有限,使骨科病人很难在恢复肢体功能的情况下出院,而康复护理只能在家中进行,因此使得骨科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时间紧、难度大、任务重.针对以上问题,我院护理人员应用护理程序对住院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晶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联合雾化吸入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从而产生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相关症状,尤其多发于夜间及凌晨.我科自2005年6月开始采用特布他林、异丙托溴胺、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哮喘急性发作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春梅;赵元红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农村人口乳腺保健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

    乳腺癌是常见的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1].在我国许多地方乳腺癌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死因的首位[2].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积极的康复是提高生命质量、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环节[3,4].乳腺肿瘤疾病的普查、乳腺肿瘤相关知识的普及以及妇女定期进行正确乳腺自我检查是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先决条件,能明显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本调查以农村女性为对象,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农村女性对乳腺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现就其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何玉梅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行为护理与环境净化对放射性肺炎发病率影响的研究

    据国内学者研究报告,放射性肺炎发病率分别为14.8%、29.6%[1,2],直接给病人带来了痛苦,甚至影响了病人生存质量,且增加经济负担.以往护士对放射治疗中的肺癌病人.多以医嘱或药物治疗为中心的任务护理,忽略了从提高病人自身免疫功能与减少环境污染等预防为主来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为此,我科2006年开始将行为护理加环境净化引入放疗护理过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新平;吴小华;陈江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不同挤水手法对骨科急诊石膏固定折断率的影响

    石膏技术是骨科急诊的主要治疗手段,也是骨科急诊护士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保证石膏固定效果已成为骨科急诊护士高度重视的问题[1].我院是骨科医院,至2006年12月底,年急诊量28888例,其中行石膏固定后回家休养的病人6336例,占年急诊病人总数的21.93%.从2003年起,我院急诊护士对行石膏固定后回家休养病人的高发石膏折断现象密切关注,在深入挖掘原因后,2004年4月,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纳入正常护理工作内容,初见成效,使骨科急诊石膏固定折断率从2003年的54.13%下降至2004年的40.04%;2005年3月,分别对浸泡石膏的水温、水量以及石膏固定术后关节处垫枕对降低骨科急诊石膏固定折端率进行研究,至2006年12月,使石膏固定折断率下降至14.23%.2007年1月进一步改进捞取浸泡石膏的挤水手法,对降低骨科急诊石膏固定折断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冬梅;王琳;张静玉;常溆娟;高宇清;杜雪梅;安娜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浅析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近年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职业危害也被广泛关注.手术室工作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作为高危群体,更易发生职业损伤.现将自己在手术室工作多年来的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郭桂珠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要求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内科急症,其原因较多,主要是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肝硬化等疾病引起,而以门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严重和凶险.如一次出血量达到1 000mL~1 200 mL,病死率可达40%~60%.因此,如何将病人的危险性降到低,对护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护理要求按急性失血期及病情稳定期后介绍如下.

    作者:李银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慢性肝炎病人的舒适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病人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针对慢性肝炎病人的护理特点,对其进行心理、生理的全方位舒适护理,井与未进行舒适护理的病人进行比较.[结果]实施舒适护理的慢性肝炎病人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舒适护理可提高临床慢性肝炎病人的满意度,从而使其身心处于佳状态.

    作者:黄穗芳;魏道儒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老年抑郁症病人的防治与护理

    经临床研究发现,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发现的仅是少量的病例,大部分病人尚未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在思维、行为、情感等方面出现紊乱,是一种以精神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这种疾病影响一个人的情绪、行为、思维和身体状况,主要以抑郁心境、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为主,多数病例还存在各种躯体症状.老年抑郁症起病大多缓慢,少数病人在躯体、精神因素作用下起病较急.起病前可有失眠、无力、食欲不振、适应能力下降及各种自感不适等症状.

    作者:李阳;曲淑娟;冷菲菲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日本护理研修见闻

    2006年9月-12006年11月,我在日本崎玉县太阳会医院进行为期3个月的护理研修,太阳会医院环境幽雅.设施先进,其临床诊疗科室有脑外伤科、整形外科、骨科、内科、皮肤科、小儿科、功能训练科、在宅访问护理科等,住院病区6个,床位300张.住院病人中有很多是气管切开和意识丧失的病人,而且全部病人是没有家属陪护的,护士不仅要负责治疗还要进行所有的基础护理,工作是紧张忙碌的.但无论何时他们都会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对待每位病人,尽心尽力做好每件事情,让病人得到细致周到的人文护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刘亚妮;樊田莉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25G经结膜无缝线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配合

    标准的20G玻璃体手术,极大地改善了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治疗预后,但由于手术本身的一些特点,手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并发症,特别是许多并发症直接与巩膜切口密切相关.25G经结膜无缝线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近几年开展的新技术,具有微创性和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等特点[1],自2001年投入临床应用以来,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已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2,3],但手术采用特殊精细器械,对术前准备和术中操作的配合要求较高.现将我院应用25G经结膜无缝线玻璃体切割系统(transconjunctival sutureless vitrectomy system,25G TSV 系统)开展100例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病人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邵瑛;贺明珍;李勇 刊期: 2007年第36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