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住院病人失眠原因及护理

郭秀红

关键词:住院病人, 失眠, 原因, 护理
摘要:介绍了国内住院病人睡眠质量调查结果,并对失眠的常见原因及护理进展进行了综述.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早期监测与护理

    [目的]探讨创伤后多发骨折引起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监测与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0例创伤引起脂肪栓塞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早期给予症状观察、体征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给予分期护理.[结果]经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抢救成功率100%.[结论]对创伤后多发骨折引起脂肪栓塞综合征病人进行早期监测和综合护理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

    作者:魏化冰;何满红;张云芳;翁菊珍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手术室护士进修教育与管理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迅速发展,外科护理学水平也在不断发展.手术室作为外科系统一个重要科室,护理水平要与外科医疗技术水平相适应.要求手术室护士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更新知识,提高护理质量.手术室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能尽快更新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

    作者:任燕群;李瑞玲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减少腹膜透析病人低钾血症的发生

    [目的]探讨减少腹膜透析病人低钾血症发生率的方法.[方法]通过持续监测病人血钾、饮食摄入钾、透析液和尿液排钾,帮助病人调整饮食结构,维持血钾平衡.[结果]腹膜透析病人低血钾发生率由21.7%降为9.8%.[讨论]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以降低腹膜透析病人的低血钾发生率.

    作者:鲁新红;孙玲华;汪涛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复方七叶皂苷凝胶在防治化疗性静脉炎中的应用

    化学疗法所致液体外渗情况较多,自从2001年7月-2005年12月我科使用复方七叶皂苷凝胶防治药物外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敏;卜君媛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铜针栓塞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病人的护理

    铜针栓塞术是一种简单、有效、创伤相对较小的治疗血管瘤及血管疾病的方法[1].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疾病,我科自2003年起采用铜针留置栓塞治疗海绵状血管瘤29例,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焕巧;张崇菊;刘丽君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小儿股静脉采血的研究进展

    从小儿股静脉的解剖特点、采血前准备、穿刺点定位、进针角度、持针方法、注意事项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雷明;索金兰;陶喜燕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病区麻醉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生理依赖性、能成瘾的药品,是临床应用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药品[1].病区因病人需要可备少量麻醉药品,但因其有潜在的成瘾性,容易滥用,因此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尤其重要,其管理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作者:耿艳莉;陈水仙;杨海香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慢性移植肾肾病病人服用西罗莫司的护理干预

    慢性移植肾肾病是指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数月,特别是1年或数年后移植肾功能逐渐减退,临床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穿刺活检可见病理性改变,间质淋巴细胞炎症反应,肾小管萎缩,肾小球硬化,血管内膜增生以及肾血管萎缩等,终移植肾衰竭恢复透析.我科2005年1月开始应用口服西罗莫司(雷帕霉素)替代普乐可复或环孢霉素作为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

    作者:徐凤梅;张军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危重新生儿转运护理

    新生儿转运系统(newborn emergency transport service,NETS)的建立是新生儿急救工作中重要一环,是将危重新生儿从基层医院转往三级医院的MCU做进一步监护、诊断和治疗的过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转运过程,而是一个连续的监护治疗过程.成功转运能降低危重新生儿的病死率及伤残率.我院于2003年12月-2005年12月转运危重新生儿82例,现将转运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王雅苹;陈鲜威;余波;周小坚;谢微微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介绍一种塑料瓶装液体减量方法

    近年来,塑料瓶装液体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在实践中发现,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如需用300 mL液体时,以往用玻璃瓶装液体时,只需将瓶盖启开,按无菌操作原则将液体倒出200 mL即可.塑料瓶装液体因其瓶盖与瓶身密闭为一体,护士通常是用20 mL注射器分10次从塑料瓶中抽取200 mL液体.

    作者:田红英;付淑平;郝梦然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一次性塑料袋在各种医用仪器脚踏养护中使用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各种医用仪器广泛应用于临床(如电刀、电凝、电锯、磨钻、显微镜等),以上仪器使用基本上都是以脚踏来控制其使用频率,因为脚踏暴露在外,易被血渍、污物污染,不易清洗和保养,容易生锈,线路老化,缩短了仪器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耗材.我科护士取一次性透明塑料袋一个套在仪器脚踏上用胶布妥善固定,待仪器使用完毕取下塑料袋.保持脚踏清洁,且不易生锈,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该方法取材方便,简单易行.

    作者:李久凡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中枢性高热头部降温病人体温测量方法

    介绍了中枢性高热的特点、头部物理降温的意义及监测体温的部位和方法.认为耳温测量是中枢性高热头部降温病人理想的测温方法,测温快速、准确、安全、省时.

    作者:刘风青;杨海新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密封瓶药液抽取方法介绍

    近年来,临床上使用各种密封瓶包装的药品不断增多.护理人员采用传统方法自密封瓶内抽取药液,往往不能将其抽吸干净,不但造成药液浪费,而且会因剂量不足影响疗效.经临床实践发现,改变抽吸药液时密封瓶的方向,可以将药液完全抽吸干净.

    作者:杨雁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反思性教学实践在儿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对近5年来护理专业、医疗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学生进行反思性教学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教师的反思习惯,使儿科带教工作趋向模式化、路径化、规范化.

    作者:汪军英;赵艳萍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病人剖宫产术中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病人剖宫产手术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990年3月-2005年12月20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病人手术中的治疗及护理.[结果]20例病人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106.7 min±10.3 min,胎儿娩出时间为8.0 min±2.1 min,出血量1 133.3 mL±242.2 mL.除1例病人死于DIC外,其余病人及20例胎儿均正常出院.[结论]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快且并发症多,手术中的护理对手术的成败、母婴的生命安危以及术后的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者:刘慧;黄素琼;刘雪燕;陈燕玲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激光免疫疗法治疗痹证疼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激光免疫疗法治疗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痹证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激光免疫疗法.[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40.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激光免疫疗法能明显减轻痹证病人的疼痛.

    作者:王莉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呼吸机使用中的护理流程

    [目的]探讨呼吸机使用中的护理流程.[方法]按照护理流程对216例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实施急救护理.[结果]病人呼吸通畅,减少了并发症,血气恢复正常.[结论]科学合理地使用呼吸机,为病人赢得了抢救时机,提高了创伤救治的整体水平.

    作者:刘喜文;杨瑞;郎红娟;郝璐;张艳妮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肾移植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及护理

    介绍了身体因素、社会家庭支持系统、肾源、经济因素、文化程度、年龄、文化背景、社会回归等因素对肾移植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作者:刘春霞;付燕;刘亚丽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口腔正畸科器械消毒灭菌的管理

    口腔科器械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病人的唾液、血液,若消毒不彻底,则成为传播多种疾病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1],手机等器械使用后应用0.1%苯扎溴铵或75%乙醇消毒后,发现器械中表面抗原阳性率为7.2%、e抗原阳性率为0.9%.如果口腔科器械消毒或灭菌不彻底,极易造成医源性感染,甚至会感染乙型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

    作者:沈璇;王海雪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台州市中老年村民对糖尿病防治知识了解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台州市中老年村民对糖尿病防治知识了解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 219名台州市椒江区大于50岁的村民进行糖尿病相关防治知识的调查,并测空腹毛细血管血糖.[结果]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0.1%;村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测试得分不合格率高达87.5%;59.0%村民确信糖尿病会传染.[结论]台州市椒江区村民糖尿病发病率高,普遍缺乏糖尿病防治知识,需加大力度进行农村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作者:洪丽珍;应素芬;何斐;鲍艳芳;潘瑛瑛;潘大富 刊期: 2006年第35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