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密封瓶药液抽取方法介绍

杨雁

关键词:密封瓶, 药液浪费, 抽取, 临床实践, 护理人员, 抽吸药液, 药品, 疗效, 剂量, 方法, 包装
摘要:近年来,临床上使用各种密封瓶包装的药品不断增多.护理人员采用传统方法自密封瓶内抽取药液,往往不能将其抽吸干净,不但造成药液浪费,而且会因剂量不足影响疗效.经临床实践发现,改变抽吸药液时密封瓶的方向,可以将药液完全抽吸干净.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女性尿道内翻移位的导尿处理

    随着卫生保健和社会养老制度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全,在医院住院病人中,高龄老人越来越多.在诊疗工作中,发现少数未生育或只生育1次的高龄女性,当因手术、外伤、骨折等各种因素发生尿潴留行导尿处理时,外阴无尿道开口,尿道开口位于阴道的侧壁或前壁内,深浅不等.

    作者:杨秀荣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口腔正畸科器械消毒灭菌的管理

    口腔科器械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病人的唾液、血液,若消毒不彻底,则成为传播多种疾病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1],手机等器械使用后应用0.1%苯扎溴铵或75%乙醇消毒后,发现器械中表面抗原阳性率为7.2%、e抗原阳性率为0.9%.如果口腔科器械消毒或灭菌不彻底,极易造成医源性感染,甚至会感染乙型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

    作者:沈璇;王海雪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灾难救援中护士的角色和职责

    各种自然和人为灾难严重威胁人类社会,完善灾难医疗系统是当务之急.作为急救医疗体系的中坚力量,护士在灾难救援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灾难救援的3个阶段阐述了护士在救援工作中的角色和职责.

    作者:林琳;何国平;李祝英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新生儿听力筛查研究及其评价

    我国每年有两千万新生儿出生,约有2万~6万新生儿患有听力障碍,远高于目前已开展的两病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1:7 000,苯丙酮尿症1:16 500)[1].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一项社会意义重大的优生工程.本院已将新生儿听力筛查作为重点工作,由专职听力筛查的儿科医生和主管护师共同承担此项工作,并对患儿进行追踪随访,为早诊断、早干预提供帮助,同时调查家长对筛查结果的评价.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润红;陈丽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2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病人的心理护理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APD)是人格障碍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病人的特点:对人冷酷无情、漠不关心,行为具有攻击性,冲动、易激惹,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侵犯他人的权益却毫无罪恶感、内疚感,不能维持长久的人际关系.因其对社会有着巨大的危害而受到关注.现将2004年在我院精神二科住院的2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徐枝楼;黄桂香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子宫作为女性生殖器中一个重要器官,被许多妇女视为女性的特征[1],在妇女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子宫切除术不仅对女性生理上造成创伤,而且给女性心理上也造成了负面影响.这种生理上的创伤和心理上忧虑直接影响着子宫切除病人的术后恢复和家庭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通过有效护理于预向病人及家属灌输健康知识,使其对疾病形成正确认知,减轻心理压力,建立并有效利用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郑秀萍;董西莲;陈淑琴;黄秀娟;仝桂琴;李淑萍;李晓霞;张洁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慢性移植肾肾病病人服用西罗莫司的护理干预

    慢性移植肾肾病是指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数月,特别是1年或数年后移植肾功能逐渐减退,临床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穿刺活检可见病理性改变,间质淋巴细胞炎症反应,肾小管萎缩,肾小球硬化,血管内膜增生以及肾血管萎缩等,终移植肾衰竭恢复透析.我科2005年1月开始应用口服西罗莫司(雷帕霉素)替代普乐可复或环孢霉素作为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

    作者:徐凤梅;张军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应用引发过敏性休克1例

    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是由Arrow公司提供的一种含有氯已定醋酸盐与磺胺嘧啶银的导管(简称抗感染导管).有关文献[1]报道,导管加抗生素可显著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我科近几年使用抗感染导管逐渐增多,主要用于各种化疗及免疫低下的病人.抗感染导管发生过敏性休克极其罕见,至今国内未见报告.2004年5月我科1例病人在应用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后引发过敏性休克,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丽芳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不同治疗方式对肿瘤病人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了解肿瘤病人采取手术治疗与化疗对日常活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癌症病人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住院治疗的肿瘤手术治疗(96例)与化疗(86例)后1周病人进行调查.[结果]两组病人ADL障碍发生率、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疲倦、恶心呕吐、失眠、疼痛及食欲丧失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应根据治疗方式选择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妙君;辛丽华;袁云;朱素娟;黄华兰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终端吸氧接头的消毒处理方法

    近年来,临床上加强了吸氧湿化瓶及导管的消毒,但对于固定于墙上的终端吸氧接头却有所忽略.我院自1998年开始对终端吸氧接头进行消毒后明显减少了院内感染,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赵美华;耿喜娥;陈月新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铜针栓塞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病人的护理

    铜针栓塞术是一种简单、有效、创伤相对较小的治疗血管瘤及血管疾病的方法[1].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疾病,我科自2003年起采用铜针留置栓塞治疗海绵状血管瘤29例,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焕巧;张崇菊;刘丽君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介绍一种塑料瓶装液体减量方法

    近年来,塑料瓶装液体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在实践中发现,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如需用300 mL液体时,以往用玻璃瓶装液体时,只需将瓶盖启开,按无菌操作原则将液体倒出200 mL即可.塑料瓶装液体因其瓶盖与瓶身密闭为一体,护士通常是用20 mL注射器分10次从塑料瓶中抽取200 mL液体.

    作者:田红英;付淑平;郝梦然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手术室护士进修教育与管理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迅速发展,外科护理学水平也在不断发展.手术室作为外科系统一个重要科室,护理水平要与外科医疗技术水平相适应.要求手术室护士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更新知识,提高护理质量.手术室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能尽快更新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

    作者:任燕群;李瑞玲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社区卫生新使命——姑息护理

    姑息护理是随着临终关怀活动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护理方式.近年来,随着癌症等疾病的增加及人们对生命质量要求的提高,人类对姑息护理的需求日益增长.姑息护理由于时间跨度大等特点,使社区成为其实施的重要场所,并逐渐被纳入到社区卫生保健的范畴内.

    作者:何国平;于杨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自制翻身板在脊柱损伤病人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脊柱损伤往往合并下肢或四肢瘫痪,病人自己多不能活动,护理人员需要为病人正确翻身以预防压疮的发生.为病人翻身时要使病人保持躯干轴式翻动,防止脊柱弯曲或扭转,以免造成脊髓再损伤,增加病人痛苦.为了方便临床护理工作,我们自制翻身板协助病人翻身,达到安全、有效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许艳春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气管切开术后两种吸痰方法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吸痰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血压的影响、呼吸道的刺激及吸痰效果.[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分别采用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两种吸痰方法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由外向内吸痰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压的影响、呼吸道的刺激及吸痰效果明显优于由内向外吸痰方法,且吸痰间隔时间长,两种方法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将吸痰管以负压插入气管套管由外向内边吸引边顺时针旋转吸痰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的血压影响小,对呼吸道的刺激小,吸痰效果更好,间隔时间长.

    作者:骆雪英;邬勋莲;李利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量化管理在服务中心人力资源配备中的研究与应用

    [目的]通过工时测定法来测定医疗服务中心不同班次在不同时间段的工作总量,依照工作量来计算人员编制,以节省人力资源,合理排班.[方法]①测定工时,计算平均工时;②统计工作总量;③比较不同时段工作量.④结合具体的情况确定各班次合理的人数.[结果]平均工时测定结果:导医组(6.68±1.55)min,护送组步行(9.60±3.66)min,轮椅(12.72±5.88)min,平车(19.21±9.33)min;病人就诊高峰期在08:30~10:30时段,16:30之后病人少.[结论]合理进行资源整合,弹性排班保证了工作质量,节约了人力资源.

    作者:李芬;吴美琼;孙新;黄娟娟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质量控制手册对规范护士长质控行为的作用

    [目的]规范化管理病区,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将各项护理质量标准要求制定成册,对全院护理管理人员进行素质培训,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结果]通过质量控制手册管理使管理控制目标化、质量考核标准化、质量控制专人化.[结论]质控思路明确,要求清晰,护理工作得到持续改进.

    作者:陈湘玉;王毅;徐国梅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输液巡视卡的改进与应用

    长期以来,临床护士常将计算机打印的静脉输液卡悬挂在静脉输液架上,以便在输液过程中进行查对并签写每组药液的执行时间和执行者姓名[1].我院从2005年开始,改进静脉输液巡视卡的项目和内容,并将输液挂卡和输液巡视卡合二为一,严格落实输液巡视制度,有效监控输液全过程,提高了护理质量,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喜娟;周晓兰;李寅颖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密封瓶药液抽取方法介绍

    近年来,临床上使用各种密封瓶包装的药品不断增多.护理人员采用传统方法自密封瓶内抽取药液,往往不能将其抽吸干净,不但造成药液浪费,而且会因剂量不足影响疗效.经临床实践发现,改变抽吸药液时密封瓶的方向,可以将药液完全抽吸干净.

    作者:杨雁 刊期: 2006年第35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