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平;于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胰腺炎患儿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3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胰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16例)和观察组(17例).对照组依据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和隔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出院后跟踪观察.[结果]两组患儿腹痛缓解时间、健康知识了解情况、平均住院日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胰腺炎患儿的腹痛,普及健康知识,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韩明芳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减少腹膜透析病人低钾血症发生率的方法.[方法]通过持续监测病人血钾、饮食摄入钾、透析液和尿液排钾,帮助病人调整饮食结构,维持血钾平衡.[结果]腹膜透析病人低血钾发生率由21.7%降为9.8%.[讨论]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以降低腹膜透析病人的低血钾发生率.
作者:鲁新红;孙玲华;汪涛 刊期: 2006年第35期
在手术多而急,手术台又紧张的情况下,为了使病人能及时手术,在同一手术间,手术连台现象是常见的.而手术室环境的洁净度直接影响病人的创口愈合和康复.我科于2004年5月对手术室连台手术物体表面消毒前后做监测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芬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目的]调查未来5年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管理技能及培训需求,为护理管理者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管理技能问卷对1 004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护理管理者上岗前未经过培训;平衡工作与家庭的能力对于护士长为重要,决策能力、工作有计划、合理使用人才对于护理部主任为重要;且不同层次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要求不同.[结论]未来5年护理管理者有必要进行岗前培训,且培训应分层次进行.
作者:李晓波;王爱萍;苏兰若;郑瑾 刊期: 2006年第35期
近年来,为防治静脉输液渗漏,临床护理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就使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造影剂引起药液渗漏报道甚少.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药液的特点为团注,速度快.根据病人的体重情况注入90mL~100mL造影剂,一般以2.5 mL/s~3.0 mL/s的速度将造影剂注入体内[1],如果出现药液渗漏,将会给病人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现将药液渗漏对机体损伤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郭敏;庄薇;刘小倩 刊期: 2006年第35期
新生儿转运系统(newborn emergency transport service,NETS)的建立是新生儿急救工作中重要一环,是将危重新生儿从基层医院转往三级医院的MCU做进一步监护、诊断和治疗的过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转运过程,而是一个连续的监护治疗过程.成功转运能降低危重新生儿的病死率及伤残率.我院于2003年12月-2005年12月转运危重新生儿82例,现将转运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王雅苹;陈鲜威;余波;周小坚;谢微微 刊期: 2006年第35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律制度的健全,病人维权意识的增强,以及现代护理的不断发展,输液卡的作用日渐增强.尤其在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方面,作为举证倒置的依据,输液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年护理实践表明,护士必须重视对输液卡的回收、保存与管理.现介绍如下.
作者:满弟兰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创伤后多发骨折引起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监测与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0例创伤引起脂肪栓塞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早期给予症状观察、体征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给予分期护理.[结果]经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抢救成功率100%.[结论]对创伤后多发骨折引起脂肪栓塞综合征病人进行早期监测和综合护理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
作者:魏化冰;何满红;张云芳;翁菊珍 刊期: 2006年第35期
姑息护理是随着临终关怀活动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护理方式.近年来,随着癌症等疾病的增加及人们对生命质量要求的提高,人类对姑息护理的需求日益增长.姑息护理由于时间跨度大等特点,使社区成为其实施的重要场所,并逐渐被纳入到社区卫生保健的范畴内.
作者:何国平;于杨 刊期: 2006年第35期
食物过敏(FA)是婴儿期常见的过敏性疾病,由于发病机制不清,治疗方法有限,病因研究仍是目前的重点.随着卫生学假说的提出,国外研究显示肠道菌群的改变可能与过敏性疾病有关[1].本文分析了食物过敏婴儿和健康婴儿的肠道菌群差别,为肠道菌群与FA的关系研究提供一定的线索,并给予食物过敏婴儿以正确的饮食指导和相关知识宜教.
作者:陆秀美;车惠琴 刊期: 2006年第35期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迅速发展,外科护理学水平也在不断发展.手术室作为外科系统一个重要科室,护理水平要与外科医疗技术水平相适应.要求手术室护士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更新知识,提高护理质量.手术室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能尽快更新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
作者:任燕群;李瑞玲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目的]研究人文护理对康复期肿瘤病人生存质量(QOL)改善的意义.[方法]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对118例肿瘤康复期的病人进行调查,分析实施人文护理前后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肿瘤康复病人在住院期间QLQ-C30多项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人文护理有助于改善康复期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清馨;郑丽君;杨文琴;张俊梅 刊期: 2006年第35期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生理依赖性、能成瘾的药品,是临床应用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药品[1].病区因病人需要可备少量麻醉药品,但因其有潜在的成瘾性,容易滥用,因此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尤其重要,其管理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作者:耿艳莉;陈水仙;杨海香 刊期: 2006年第35期
麻醉学专业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国外的麻醉护理工作及其教育已自成体系,形成独立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麻醉医学的发展,并成为临床麻醉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国内麻醉护理工作还未形成规模,仅在个别三级甲等医院设置麻醉专科护士或护理小组,从事事务性的配合工作,其工作内涵、范畴均存在较大差距,与之同步发展的麻醉护理教学也仅仅是起步阶段.
作者:马涛洪;刘保江;王肇云 刊期: 2006年第35期
临床常用的吸氧方法是鼻导管吸氧,但对于鼻腔疾患、不能耐受经鼻吸氧以及婴幼儿则不宜采用此法.鉴此,笔者特制一种简易氧气吸入面罩,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书红;李爱花;于海燕;席翠芳 刊期: 2006年第35期
小儿静脉用药多选用头皮针静脉穿刺,由于患儿哭闹、出汗等原因,常需用很多胶布才能固定好,不但浪费胶布,而且胶布粘在头发上拔针时不易揭取,增加了患儿的痛苦.故自行设计制作一种头皮针固定带,使头皮针固定变得简便易行.现介绍如下.
作者:韩兴花 刊期: 2006年第35期
介绍了国内住院病人睡眠质量调查结果,并对失眠的常见原因及护理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郭秀红 刊期: 2006年第35期
长期以来,临床护士常将计算机打印的静脉输液卡悬挂在静脉输液架上,以便在输液过程中进行查对并签写每组药液的执行时间和执行者姓名[1].我院从2005年开始,改进静脉输液巡视卡的项目和内容,并将输液挂卡和输液巡视卡合二为一,严格落实输液巡视制度,有效监控输液全过程,提高了护理质量,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喜娟;周晓兰;李寅颖 刊期: 2006年第35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各种医用仪器广泛应用于临床(如电刀、电凝、电锯、磨钻、显微镜等),以上仪器使用基本上都是以脚踏来控制其使用频率,因为脚踏暴露在外,易被血渍、污物污染,不易清洗和保养,容易生锈,线路老化,缩短了仪器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耗材.我科护士取一次性透明塑料袋一个套在仪器脚踏上用胶布妥善固定,待仪器使用完毕取下塑料袋.保持脚踏清洁,且不易生锈,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该方法取材方便,简单易行.
作者:李久凡 刊期: 2006年第35期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以胼胝体、脑干等中线部位局灶性病变及脑白质广泛性轴索损伤为主,以原发昏迷时间长而又缺乏神经定位体征为其临床特征的一组原发性弥散性脑损伤.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占20%,病死率高达42%~62%.常见于车祸颅脑损伤病人,也可见于高处坠落伤者[1].
作者:戴慧芳;王莹莹 刊期: 2006年第35期